11月1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正式舉辦。在大會現場,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代表編制團隊正式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
這份文件詳細規劃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總體目標,即到2035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產業生態健全完善,整車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同時,“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核心技術需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有效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經濟重構和安全、高效、綠色的汽車社會文明形成,促進建設世界汽車強國的戰略目標實現。
據悉,上述目標將分三個階段實現,每一階段均涵蓋諸多具體目標。例如到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車輛首先在特定場景和限定區域實現商業化應用,并不斷擴大運行范圍。到2030年,PA、CA級智能網聯汽車的銷量需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比例超過70%,HA級車輛占比達20%,C-V2X終端新車裝配基本普及。
業內人士判斷,從規模上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設置清晰的目標,相當于給行業內的企業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更有利于相關企業明確路徑,有的放矢地投入。
實際上,2016年,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的組織下,就曾編制過1.0版本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以指導產業發展方向。李克強表示,在頂層設計的指導下,近年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更新速度較快,涌現了大量的新技術、新特征、新趨勢,這些變化驅動了產業發展技術路線圖的更新修訂。
證券時報·車資本記 者通過對比1.0版本的文件后發現,2.0版本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從5個方面進行了更新。
其一是將發展目標擴展到2035年,并設置階段性目標;
其二是增加了評估篇章;
其三是將整車研究范圍細化為乘用車、貨運車輛和客運車輛;
其四是對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架構和體系進行全面梳理和修訂;
其五是對跨產業融合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共識。
近期,多家券商發布研究報告強調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風口價值。據華泰證券的一項預測顯示,2020全年,在車內裝備中,前后裝聯網設備的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10億元。申港證券則認為,今年多項與智能網聯相關的政策推出,給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政策窗口,尤其是在新基建建設不斷提速的背景下,智能網聯汽車有望真正走向融合發展。
證券時報·車資本記 者注意到,此版智能網聯技術路線圖的發布,除了旨在推動行業技術創新、加速產業緊抓機遇轉型升級、引導社會資源集聚、增強產業融合性外,更加強調了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本土性,即要擁有具備特色的“中國方案”。
據了解,之所以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的“中國方案”,主要是因為中國擁有獨特的交通環境,中國的汽車產業發展也具備自己的特點,產業融合的趨勢漸強。同時,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也需要更加滿足中國基礎設施的標準和實際情況。
基于上述原因,李克強教授在多次演講中均強調了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的“中國方案”的重要性,而2.0版本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則很好地結合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現狀、道路交通環境的實際情況等,進一步詮釋了中國方案的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模式,也更能有效應對國際發展的態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3185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