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兩會于3月4日召開,新能源汽車產業如何高質量發展依舊是大家關注的熱門話題。汽車圈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就新能源汽車領域智能網聯、芯片、電池、信息安全等問題遞交了提案和建議。
一起關注——
曾慶洪 廣汽集團 黨委書記、董事長 中國汽車要強國應先“強芯”
近年來,我國汽車電子零部件產業取得長足進步,但在汽車半導體及關鍵汽車電子零部件等領域仍存在巨大差距。關鍵零部件受制于人、汽車芯片高度依賴進口等問題突出,供應鏈安全風險日益凸顯。汽車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而關鍵零部件則是汽車之本,強國之本。關鍵零部件不強,整車不強、汽車更不強。
今年開年以來,全球出現芯片供應短缺,已經嚴重影響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中國汽車要強國應先“強芯”,要集中人力、財力、物力解決芯片問題,加強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鏈建設,堅持自主創新和開放合作兩個不動搖。
王鳳英 長城汽車 首席執行官兼副董事長 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仍以國內布局為主,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產品在全球影響力較小,產業全球化發展受阻。為此,建議制定5-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規劃,扶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向全球發展等。
朱華榮 長安汽車 黨委書記、董事長 建立“積分池”管理機制
進一步優化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各地方政府與國家戰略規劃要保持一致;建議行業組織建立“積分池”管理機制,由第三方在保證公平公正和相對市場化的前提下,結合行業積分供需情況對積分進行收儲,同時允許企業從積分池借貸積分并按一定利率償還,以此調控市場供需結構,穩定價格預期,便于企業提前進行資源配置,降低經營風險。加強標準體系建設,探索新能源汽車與電網互動應用。
建議國家電力企業牽頭建立新能源汽車與電網互動的標準體系,統一V2G等相關技術標準,出臺政策支持開展新能源汽車波谷充電波峰放電,降低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成本。
曾毓群 寧德時代 董事長 關于加快電化學儲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就實踐情況來看,電化學儲能領域還存在些許問題。一是缺乏頂層設計和系統性研究,各方規劃統籌協調性不足;二是市場機制不成熟,影響投資熱情;三是政策滯后,市場陷入低價競爭,劣幣驅逐良幣。 針對上述問題,曾毓群提出了五點建議。一是加強頂層設計,避免資源無效配置;二是加快電力市場改革,形成“誰受益,誰付費”的市場化長效機制;三是制定和完善儲能標準體系,確保儲能高質量應用;四是出臺政策推動儲能云平臺建設,支撐電化學儲能的充分利用共享化和互聯網化;五是大力推廣新能源發電并配套建設大型儲能電站,促進東西部經濟平衡發展。
尹同躍 奇瑞汽車 董事長 統籌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測試準入互認
建議建立國家級測試示范區測試車輛上路準入結果互認機制;各國家級測試示范區使用統一的C-V2X通訊技術;國家層面推進車企上市新車具備嵌入式的蜂窩連接功能;建立芯片底層交互標準;鼓勵地方建立C-V2X應用示范區,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支持。
張興海 小康集團 創始人 確保國家數據安全,支持自主智能汽車發展
當前,信息孤立的傳統汽車正在向充分互聯的智能電動汽車演進。智能電動汽車正與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以及智慧能源系統融為一體,成為智慧出行服務生態中不可替代的主角之一。在此前景下,智能電動汽車具備了產生、采集和傳輸多源海量數據的能力。 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從確保國家數據安全的戰略高度,筑牢汽車移動互聯終端的數據安全防護墻,并支持自主品牌智能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
方運舟 哪吒汽車 董事長 攻克智能汽車安全實施車控操作系統技術難題
提議成立“國家隊”,制定中國汽車操作系統的發展綱領和行業標準,鼓勵和引導中國汽車操作系統的發展,合力攻克這個涉及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技術,避免被人卡脖子的情況出現。
* 本文內容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新京報、環球時報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4140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