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6 號,零跑汽車官方微博發了一張長圖,宣布其 4 月份上險總數 2940 輛——這個數字排在新造車陣營第四,僅次于「御三家」。
同樣讓人驚訝的,是零跑的小車 T03,也以 2876 輛的 4 月上險數,排在新造車車型上險量第四——占據零跑 4 月上險量的 97.8%。
主打中高端市場的蔚來小鵬理想,一直把持著新造車銷量、聲量,以及流量的前三,代表著新造車「第一梯隊」應該有的成色。
也正因如此,我們對零跑沖到第四位非常好奇——因為零跑的品牌、三電、智能、自動駕駛,相比 TOP3 的討論度都要更低,聲名不顯。
4 月份的零跑沖到了最接近 TOP3 的位置,這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擴大之后的必然結果?
更深刻的議題是,10 萬元以內的小車,會不會是智能電動汽車主流玩家們忽略了的重要市場?
我們今天聊聊這個。
新的 TOP4
說起 TOP3 以外的車企,零跑似乎是更低調的那個,威馬或者哪吒,才擁有更多的輿論熱度。
零跑是一家很有意思的車企,他們家的流量擔當是 16-20 萬級別的 C11,但交付重擔目前卻全壓在了 T03 身上。
當然也可以換句話說,零跑 4 月份的交付成績,幾乎全部得益于 T03。
環顧 4 月份新勢力成績單,零跑首先是在新勢力陣營內,以 2940 輛沖到 TOP4。
除了「御三家」,新造車陣營中熱度更高的是零跑、哪吒、威馬,它們的上險量在 2000-3000 輛。其中哪吒 2919 輛排在第五,威馬 2223 輛第 6,而第 7 的云度僅為 219 輛。
除了總上險數,T03 單車型上險數也排在新勢力陣營第四,為 2876 輛,領先哪吒 V 的 2800 輛,以及威馬 EX5 的 1963 輛。
如果我們把眼光擴大到整個 A00 級純電市場,將傳統車企納入計算范圍,T03 依舊能排到比較前的位置。
根據中保研的數據,4 月份 A00 級 C 端純電車型上險量排行中,零跑 T03 的成績是 2496 輛,可以排在整個榜單的第 5 位,排在宏光MINI EV、歐拉黑貓、小螞蟻 eQ1,以及奔奔 E-Star 的后面,領先歐拉白貓/好貓、比亞迪 e2 等大廠車型。
而 2021 年至今的 A00 級 C 端純電車型上險量統計里面,T03 也以 6282 輛的成績排到第 7 位。
縱觀 T03 今年前 4 個月的上險數變化,除了 2 月份上險 560 輛以外,其余三個月均處于上升態勢:1 月 1508 輛、3 月 1995 輛、4 月 2876 輛。
這三個數字分別排在當月新能源汽車上險數的第 25、第 21、第 13位。
但 4 月會不會是 T03 積壓訂單釋放,帶來的高峰?
根據零跑官方的消息,4 月份新訂單 3614 輛,環比增長 12%——4 月份的成績很可能還有繼續提升的空間。
小聲量≠小市場
包括零跑在內,新造車 TOP10 的后幾名全體,都無法在流量池翻出什么水花。和頂流相比,他們的聲量也許只占新造車話題里的 5%,甚至不到。
同樣的現象,還出現在 T03 所處的電動小車細分市場。
和已經追逐上千公里續航、今年 L3 明年 L4 的自動駕駛、瘋狂堆料智能座艙的高端市場相比,純電小車似乎只有宏光被限牌了,才會登上熱搜。
但是是真的如此嗎?5% 聲量的「弱勢群體」,真的只擁有 5% 的「市場空間」嗎?
有一個現象非常有趣:今年 1-4 月,歐洲 10 個主要國家銷量前 20 的新能源車型中,有超過一半是 A 級或以下的小型/微型車,準確地說是 12 款。
圖片來源 cleantechnica.com
另外,1-4 月歐洲 10 國新能源銷量 TOP5 里面,有 4 款小車。
這里面當然有歐洲市場對小車天生的親和力,但純電小車可以占據歐洲新能源的大半壁江山,本身就能說明很多問題。
不僅是歐洲市場,自從歐拉貓家族崛起、宏光 MINI EV 以超低價格出道以來,10 萬元以內,甚至 8 萬元以內純電小車的國內熱度就在步步攀升。
統計一下中保研 1-4 月 A00 級純電小車累計上險數,僅計算前十名,就已經達到了 185639 輛。這個數字比 2018 年全年,乘聯會公布的整個純電 A00 市場不到 16 萬輛的銷量還要高。
有意思的是,2018 年補貼政策開始退潮之后,第一批被證明「裸泳」的,正好是 2017 年曾經拿下 30 萬+銷量的純電 A00 小車市場——僅一年之隔,2018 年 A00 純電銷量縮水接近一半。
僅僅 3 年之后,純電小車市場被再次激活,而且是在補貼持續退坡的背景下。我們認為這更應該是總量延伸之后的理所當然,更像是流量分配不均勻的現實下,被遺忘的「領地」。
「紅米」神話
盡管我們不贊成凡事都類比手機市場,但同樣的增長神話,已經在智能手機世界證明過一次。
2016 年 7 月,小米宣布截止到當年上半年,紅米系列手機的銷量已經突破了 1.1 億臺,平均月銷量 324 萬臺。
另一個事實:根據 Omdia 的數據,2020 年上半年智能手機出貨量 TOP10 里面,起步價在千元人民幣以下的機型有 4 款。
更高智能、更長續航、更高性能,這當然是智能電動汽車的進化方向。另一邊,智能手機的科技競賽,也是近十年里最激動人心的消費技術進步。
但當蘋果三星華為在高端市場打得不可開交時,紅米,乃至 OPPO、VIVO、魅藍等入門手機品牌,也開啟了征服「沉默的大多數」的征程。
銷量密碼
和入門智能手機的爆發一樣,入門級純電市場,也隨著電動汽車的成熟,正式走上了取代汽油代步小車的征程。
正如開頭所言的,正在被打開的市場,是「智能電動」,而不只是「電動」。
回到 T03,它過去幾個月的連續增長,在我們看來正符合這樣的趨勢。
去年年底長測 T03 的時候,我們對它的總結是:「幾萬塊有智能座艙有 ACC,還想要什么?」
因此它的銷量增長,跟紅米的邏輯更像,不只因為更低門檻,還因為更智能。
零跑 T03 是 8 萬元以內,甚至 10 萬元以內首批實現 FOTA 的車型。目前我們這輛 T03 經歷了兩次 FOTA,第一次提供了 Beta 版的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輔助功能,以及藍牙鑰匙;第二次則更像是優化升級。
T03 的輔助駕駛功能在更低價格的基礎上,更高智能,會成為電動小車市場,乃至主流價位電動車市場的主旋律,甚至勝負手?
紅米和魅藍,當年就是這樣打敗尼采手機和小辣椒的。
「低價格」無法成為標簽,因為永遠有人可以做得更低;「低價格高智能」才是標簽,因為智能是汽車行業變革的主旋律。
新故事永遠有人聽,普通人永遠是大多數,這才是智能電動小車的銷量密碼。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4714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