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豐田北美新車發布會上,豐田發布了一系列改款和全新車型,其中就包括這一款剛剛在上海車展全球首次亮相,全新純電動車BZ4X,新車將于2022年年中正式上市。
在發布這款基于e-TNGA平臺架構打造的全新中型純電SUV之時,豐田依舊大談純電動汽車使用上的各種不便以及可能面臨的問題,也并沒有提出超級快充、固態電池等動力電池新技術。
在面對媒體問到的關于豐田純電動汽車的優勢之時,豐田的回答依舊只有品牌和品質,而這樣的回答在一輛全新開發的純電動汽車身上,顯然誠意不足,甚至是有點敷衍。
這輛BZ4X從一開始就將規模量級放在首位,與斯巴魯共同開發,將以雙車戰略導入中國市場,拋開可能缺失的主流智能功能,或許我們應該期待,這輛純電動汽車會是一款極具競爭力和性價比的車型。
回到豐田純電動汽車最優先的中國市場,從全新工廠的生產線到汽車零部件,豐田都引入了全新的國產或者第三方供應商,一切都是為了在成本上獲得競爭優勢。
在發布自家的新電動車還不忘抱怨純電動汽車的劣勢,在當下新能源汽車成為潮流之時,還有哪一家車企敢公開說純電動汽車的不是,也只有豐田一家了。
從挽救燃油車的油電混合混合動力技術,到面向未來零排放的氫燃料燃料電池車,豐田誠然擁有對插電混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說不的實力和勇氣,但固執如此、直白如此,也讓人感到驚訝。
在特斯拉貢獻了電動智能汽車完美的解決方案以及美好的前景之下,作為特斯拉曾經的投資者之一,而且還把一家工廠拱手相讓,豐田對于純電動汽車的規劃,一直都停留在類似于長城歐拉、奇瑞小螞蟻等這樣的微型、短途使用的場景。
在最強的競爭對手——大眾汽車全面轉型純電動汽車,中國自主品牌也同樣信心滿滿要實現彎道超車之際,豐田終于發布了C-HR EV和雷克薩斯UX e300等三款全新的“油改電”純電動汽車,售價的高企和銷量的慘淡我們就不再多說了。
在油耗和排放最為嚴格、純電動汽車風行的歐洲市場,豐田已經幾乎將旗下的乘用車都換上了油電混合動力,從入門級的1.5L、1.8L到中大型的2.5L等混動系統全數導入,匯集了豐田全球最為豐富的油電混動和新能源汽車產品。
在發展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的同時,豐田優先在全球大規模普及油電混動技術,我們將會看到旗下的燃油車將陸續導入油電混動技術和插電混動技術。
我們應該還對豐田其中一個廣告印象深刻,那就是搭載油電混動技術的車型,經過一輛停在原地等待充電的純電動汽車,嘲笑的意味非常明顯了。
對于豐田來說,綠色能源和零排放是未來,甚至是當下的發展目標,但一輛綠色能源汽車,只有讓更多用戶購買和使用,這個目標才有實現的可能。要實現這個前提,汽車的安全性、性價比以及使用便利性,都是一個個需要體系性解決的難題。
豐田對于零排放綠色能源汽車的理解,或許并沒有其他所有車企那么狹隘,也就是說并不是只有純電動汽車這一條路子,比如已經發展到第二代的氫燃料電池車Mirai未來,還有剛剛才發布的氫動力燃氣發動機等等。
在最新搭載氫動力的卡羅拉兩廂車為24小時耐力賽做測試時,豐田章男再次談到碳中和的話題,對于全球車企認定只有純電動汽車這條道路,豐田表示要撥亂反正“get the order right”。
豐田最新的觀點是,要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并不是簡單的銷售純電動汽車、銷售氫燃料電池,甚至是禁止燃油車。歐洲市場選擇純電動汽車作為其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但日本汽車產業應該有自己的發展路徑。
在2050年碳中和最終時間到來之前,還有將近30年的時間可以擁有更多的發展可能和機會,畢竟30年前也并沒有油電混動技術和氫燃料電池技術。
作為日本汽車工業會會長的豐田章男,在四月召開了一次網上記 者招待會,談到日本政府2030年CO2減排的看法,其中一點最為重要的內容,那就是要保證日本汽車工業在全球汽車市場的優勢。
假如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從一開始是禁止汽油車和柴油車,將會阻礙了面向未來的更多技術可能,從而讓日本汽車產業失去競爭優勢。
在面向未來的汽車發展上,豐田的眼中并不是只有市場,而是從日本汽車工業的整體發展和競爭優勢來考慮。
現實是日本擁有油電混合動力和氫動力等領先優勢,而在歐洲和中國力推的純電動汽車發展上,日本已經落后很多,以致于豐田頻頻對純電動汽車說不。
對于想要實現彎道超車的中國汽車而言,純電動汽車,或者說電動智能汽車是目前最接近和最可能的方法,但這就是最好或者唯一的方法嗎?
我們擁有比亞迪、寧德時代和華為,但再想想特斯拉還遙遙領先的市場地位,再想想近在眼前的芯片危機,或許我們應該做得更多,想得更加長遠。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4825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