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到目前為止,從數據上來看,毫無疑問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地表最強”年。1-5月就有4個月的單月上險量突破了10萬輛,這是從未有過的情況。而根據中汽協的數據,5月新能源乘用車的滲透率也沖到了12.4%的高位。
具體單月數據來看,5月相對4月環比上升了6.7%,略微回升。從3月開始,上險量開始“橫盤”,6月能否繼續創同期新高目前不好判斷,畢竟2019年6月為了趕上補貼末班車出現了大量集中上牌情況,單月上險數直接飆升到19萬輛。當然,隨著北京2021年新能源牌照的發放,一向是新能源市場主力的京城也將正式發力,越過這個“脈沖”也不是全無可能。
5月國產純電動車上險14.8萬輛,占比為85.2%,插混車型上險1.4萬輛,占比14.8%。當月還有9輛燃料電池電池乘用車上險,均為廣汽埃安AION LX車型且全是運營車輛。
出租租賃市場5月上險量占比為12.1%,沒有太大變動。
總體情況來看,宏光MINIEV繼續著自己連冠道路,短期內很難有其他單車型能超越它的單月成績,有潛力與之一戰的便是比亞迪秦PLUS DM-i。
據了解,待產能釋放后,秦PLUS DM-i月銷量會快速爬升到3萬臺以上,我們可以期待一下今年這款插混市場的奇兵能否將“神車”拉下神壇。
從上險地區分布來看,宏光MINIEV的受眾分布依然十分廣泛,沒有一枝獨秀的情況,TOP10上險城市在5月中的上險占比僅有14.9%。值得一提的是,受到上海新能源車新政的影響,宏光MINIEV在上海的上險呈現出斷崖式下跌,5月僅有18輛上險。不過在宏光MINIEV強大的用戶網絡中,上海只是及小的一部分,對于大盤并不會帶來波動性影響。
排名第二、三的兩款特斯拉車型可以一起聊聊。對于很多吃瓜群眾,一直在等著特斯拉銷量翻車的劇本上演,畢竟從上海車展維權事件之后,特斯拉的負面就沒有停息。但從上險量來看,這些“瓜”似乎并沒有影響特斯拉自己的節奏,依然是按季度為單位、前低后高的走向,與去年同期非常相似。
但這其中依然有一些小細節值得玩味。
兵長此前在媒體一直長期研究數據,對中汽協、乘聯會以及上險數的走勢變化一直有跟蹤。
去年特斯拉剛開始本土化上量時,并沒有如其他車企一般,按時給中汽協上報當月的產銷情況,中汽協的發言人甚至在公開場合喊話“個別企業”要積極配合工作。
但在這次5月乘聯會公布的數據中,特斯拉不僅很配合工作,甚至給出了兩組數據——批發和零售。所謂的批發銷量統計口徑包含了出口銷量,在兵長的印象中,乘聯會以往給出的數據從未有過這樣的描述,想來靠名爵出口在國外也算打出一片天的上汽心里或許并不平衡。
當然,對于乘聯會,由于其數據經常變動,每月的數據文章質量也著實堪憂,在兵長心中的公信力一直在逐漸走低,此次給特斯拉專門多費的筆墨在此也不多做揣測。不過從最初不積極配合工作到如今給出多口徑數據,對于特斯拉,或許很多事情的發展已經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這也再次顯示出,從2021年開始,特斯拉的路將不再如此順遂。
它的困難并非起于那位站上車頂的女車主,也不是來自于頻頻爆出的與剎車有關的驚險視頻。在經過10年累積到爆發式發展后,我們看到,特斯拉的創新速度已經很難承托其價值。隨著今年各方面都有不錯的自主代表產品出現,曾經在神壇上的特斯拉在科技創新、用戶數據理解運用、制造、甚至成本層面都不再具有優勢,甚至已經開始被后來者超越。而這些對特斯拉而言才是真正危險的信號,近期的諸多口碑事件不過是將它的問題暴露得更加明顯。
OK,回到榜單本身。
在目前市場走勢越來越向兩端集中的當下,作為曾經的主流,10-20萬區間車型的空間現在并不多。在此情況下,埃安Aion S依然能取得第四名著實不易,當然,這離不開To B市場的支撐。但在兵長看來還是那句話,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有了量,就有了土壤,就還存在能生長的空間。近期,Aion S Plus的推出,想來是埃安向C端發起的又一次沖擊,目前來看,誠意還不錯,就看最終價格如何了。
回到純電個人上險市場,我根據車輛的價格進行了區分,并且只取了對私上險的數作為排序依據。
可以看到,在10萬元以下區間,王者毫無疑問是宏光MINIEV。雖然有不少后來者希望在這一巨大的市場中分得“流量”,但顯然與王者之間存在著斷層的人氣差距。對車企而言,“復制”一輛自己的“宏光MINI”推入市場是極其容易的事,但如何能如宏光MINI般跳出“老年代步車”的圈子,打通不同年齡層甚至階層的用戶,讓A00級車不再是“low”反而是“時髦”的象征卻是十分困難,對于后來者來說,要做的功課還有很多。
如前文所述,不同于燃油車市場,純電動的私人市場上,10-20萬區間已不是最大的流量帶,即便是排名TOP10的車型,表現也乏善可陳。
作為該細分市場曾經人氣較高的車型,歐拉好貓雖然一度在市場上很熱,但量上一直沒有取得很好的突破。據了解,官方的說法是受電池和芯片供應影響,產能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提升,目前歐拉方面也在積極尋找解決辦法。但遺憾的是,歐拉好貓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間,畢竟前期的熱度不會一直持續,后續的新車來勢洶洶,一旦沒有趁熱上量,后續要再提升的難度和成本都將增加。
作為廣汽埃安今年的重點車型,埃安Y也在一系列高調熱鬧的宣傳之后迎來了市場的檢驗,首月拿下了2000輛的批發銷量成績還算不錯,5月私人上險也突破了千輛,后續該車能否持續走高做到單月過5000輛甚至破萬、成功完成自己替代燃油車的flag還需要再觀察觀察,但相信看到結果的時間不會太久。
20萬及以上區間一直被特斯拉Model3牢牢掌控,即便向下“兼容”其銷量依然能打。不過5月Model Y無論是從總上險還是私人上險上都開始超過Model 3,相信下半年會成為特斯拉的主力產品。
寶馬iX3自去年年底開始有數據錄入,今年1-5月個人月均上險量還未能突破800輛水平。雖然這款車不能簡單地認為是寶馬X3的油改電車型,但在面對消費者時,依然會面臨與寶馬X3的比較,目前來看,該車型并沒有在消費者中留下特別的差異化標簽,因此目前的中庸表現也是意料之中。
插混個人市場的結構也十分清晰——理想ONE與比亞迪一眾DM車型是絕對的頭部,寶馬5系已逐漸離開了第一梯隊,今年的月均上險只有1400輛左右水平。
對于理想ONE,其冠軍位置相信很快也會易主,比亞迪秦PLUS DM-i已然在后虎視眈眈。從目前的走勢來看,這款車型的上量很快,目前限制其銷量提升的主因就是產能。5月17日亞迪汽車官方也發表了關于DM-i訂單交付的說明,稱日前新增訂單的交付仍需等待3.5個月時間。這款有望讓比亞迪挺近百萬俱樂部的車型今年能拿下怎樣的成績兵長也將持續關注。
從車企來看,前三名的車企并沒有太大意外,三家也是在5月個人市場的上險中數量過萬的三家車企。
從結構來看,出租租賃市場以廣汽、北汽和吉利三家為主,上汽也出租租賃占比也開始有所提升,對于傳統車企來說,這是其優勢之一,鞏固優勢沒毛病。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兵長的碎碎念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4979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