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新冠疫情與芯片短缺的雙重考驗下,全球的汽車產業均面臨著共同的挑戰和難題。然而在種種沖擊之下,中國汽車品牌卻呈現出逆勢增長的態勢,成為了2021年中國車市乃至全球車市的亮點。
2021年,在新冠疫情與芯片短缺的雙重考驗下,全球的汽車產業均面臨著共同的挑戰和難題。然而在種種沖擊之下,中國汽車品牌卻呈現出逆勢增長的態勢,成為了2021年中國車市乃至全球車市的亮點。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銷售954.3萬輛,同比增長23.1%,市場份額達44.4%,同比提升6個百分點。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曾表示,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的大幅提升是2021年中國車市的一大亮點,其市場份額已回到了歷史高點。
業內人士判斷,中國汽車品牌的崛起才是中國汽車市場穩健發展的核心動能。實際上,在百年一遇的大變革背景下,以長城汽車等為代表的中國車企,正在以勢如破竹的勢頭占據著產業競爭的戰略高地。
體系能力逐步釋放
連續六年銷量破百萬
日前,長城汽車披露了2021年全年產銷數據。數據顯示,2021年長城汽車銷售新車128.10萬輛,同比增長15.2%。值得關注的是,截止目前,長城汽車已連續六年銷量突破百萬輛。
東興證券分析稱,2021年長城汽車的銷量突破128萬輛,主要是得益于公司對底層架構進行的變革。
追溯長城汽車過去一年來的發展歷程,會發現其最直觀的變化體現在產品和品牌的重塑上。2021年,長城汽車以用戶為中心,在產品品類上進行了進一步細分,從哈弗赤兔、哈弗神獸、到魏派瑪奇朵、拿鐵、摩卡,再到坦克300、坦克500以及歐拉好貓等,每一款產品都對應了不同的用戶群體,更加立體、全面地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
在品牌方面,2021年,長城汽車力推了坦克品牌的成立,并成立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沙龍汽車,滿足了用戶差異化出行的需求。
截止目前,長城汽車已相繼布局了哈弗品牌、魏牌、長城皮卡、歐拉品牌、坦克品牌和沙龍品牌,六大品牌齊頭并進,可全面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購車需求。
據接近長城汽車的知情人士透露,雖然長城汽車近年來鋪陳的品牌較多,但每一個品牌都對應了相應的細分市場,將品牌及產品進行細分,有助于更好地服務于細分的用戶群體。同時,要特別關注的是,長城汽車的每個子品牌,在保持自身獨特定位的同時,還呈現出高度統一的行動力。而這些主要是得益于長城汽車強大的體系能力和靈活的體制機制。
2021年,長城汽車重構了公司的組織、機制和流程,形成了“強后臺、大中臺、小前臺”的3.0版本的組織架構,形成“一車一品牌一公司”的組織形態,針對市場的變化可以進行快速部署。
“在與長城汽車的對接過程中,能明顯地感受到,這家公司的每一個員工,每一個層級給出的反饋是非常一致且高效的。”一位來自互聯網公司、負責與長城汽車對接項目的業務經理向證券時報記 者透露道,通過與長城汽車的合作,他切身體會到這家中國車企靈活的體制機制和迅捷的市場反應速度。在他看來,這種從體系到機制上的內驅力,將給長城汽車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強的蓄力。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激發員工的士氣,提升效率,長城汽車實施了A股市場歷史上激勵范圍最廣、激勵人數最多的股權激勵計劃。從2020年到2021年,長城汽車實施的兩期股權激勵計劃,累計覆蓋超過1.2萬人次,覆蓋了50%的核心員工,實現了各職務層級、各業務領域、各關鍵崗位的全覆蓋,實現了由“打工者”向“合伙人”轉變。
全球化研產銷體系持續發力
“走出去”成發展主線
“2021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新能源汽車與汽車出口的‘雙驅動’。”在日前舉辦的“2022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上,付炳鋒曾作出上述判斷。
2021年,多家中國車企均將競爭的“主戰場”從國內轉向了全球。有業內人士判斷,成為全球化的汽車品牌已成為中國汽車品牌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根據中汽協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汽車整車出口201.5萬輛,同比增長1倍,創歷史新高。
作為中國汽車品牌的領跑者之一,長城汽車早在多年前就實現了全球化的研產銷體系,并在近年來加速了向海外市場的布局。
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長城汽車在全球化布局上動作頻頻,先是力推了泰國羅勇工廠的投產,又收購了巴西伊拉塞馬波利斯工廠,并成立了歐洲總部。全球化體系的逐步完善,為長城汽車在海外市場的拓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據悉,目前長城汽車已經在俄羅斯、澳大利亞、南非、沙特、智利等海外地區占據了市場領先地位,正在積極開拓泰國和歐洲市場,整車出口達到170多個國家,未來,長城汽車還將在埃及、尼泊爾、文萊、巴基斯坦、老撾等海外市場加速布局。
長期以來,長城汽車對于海外市場的布局策略始終是堅定且毫不動搖的。此前,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就曾在接受媒體采 訪時透露,對于汽車品牌而言,不進行國際化發展是沒有價值的,也是無法生存的。
“中國車企不出海,就是死路一條”,在魏建軍看來,中國車企一定要走出去,走出去才有活下去的機會。
實踐證明,經過過去多年的深耕,長城汽車在海外市場的布局已全面開花結果。根據長城汽車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2021年長城汽車海外銷量達14.28萬輛,同比增長103.7%,占總銷量的占比達11.1%。據悉,截至2021年,長城汽車海外累計銷量已超90萬輛。
去年8月,長城汽車在海外經銷商大會上鄭重提出,公司2025年實現全球產銷400萬輛的目標中,海外市場要實現100萬輛的戰略目標,這意味著屆時,長城汽車在海外市場的銷量占比要達成25%。
持續發力碳中和
2045年全面實現碳中和
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升溫無疑是全球汽車市場中的一大亮點,而對于長城汽車而言,2021年也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布局收獲期。
根據長城汽車披露的產銷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長城汽車新能源車銷售13.70萬輛,在總體銷量中占比達10.7%,創歷史新高。這其中,歐拉品牌的貢獻最為顯著,全年共銷售13.50萬輛,同比增長140%。
東興證券分析稱,長城汽車在推進電動化和智能化發展的同時,在核心技術上的布局卓有成效,相繼推出了高階動力總成3.0T+9AT/9HAT、檸檬混動DHT技術、大禹電池、咖啡智能2.0等。這些技術的落地與量產是長城汽車多年研發投入的有效輸出,將成為公司搶占未來發展新賽道的核心競爭力。
除了上述布局外,長城汽車在氫能源技術上的儲備也較為完善。從純電動到混動,再到氫能源,可以看出圍繞著新能源的發展路徑,長城汽車正在堅持著多條技術路線齊頭并進發展的路線。
華西證券判斷,目前長城汽車的新產品在國內外推廣進展順利,智能電動化新周期已經開啟,未來非車業務收入也有望加速釋放。
實際上,長城汽車對于新能源板塊的系統布局,不僅僅是為了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還旨在實現汽車全生命周期的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2021年,長城汽車鄭重提出了在2045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在長城方面看來,我國“雙碳”目標的提出,既為汽車與能源等相關產業開辟了一條全新賽道,也給企業提出了快速轉型的要求。正如長城汽車輪值總裁孟祥軍所言:“2045碳中和,不是被動達標的壓力,而是主動轉型的動力,因為要實現全球化,就必須打破綠色貿易壁壘,這是長城全球化事業成功的保障。”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6612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