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002594)披露了2月產銷快報。公告顯示,今年2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8.8萬輛,較去年同期的1.04萬輛同比暴漲753%。1-2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18.15萬輛,同比增長494.28%。
值得關注的是,2月,蔚來、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哪吒汽車等多家新造車企業的銷量出現滑落,個別企業的交付量甚至出現了環比腰斬。
一邊交付量集體回落,一邊是銷量暴增,在2022年的開局之際,新造車企業與傳統車企之間進行了一場激烈的交鋒。
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時報表示,關注比亞迪2月的銷量表現,不僅要看同比的數據,還要關注環比。在他看來,與造車新勢力們相比,比亞迪的銷量走勢更能反映出其在供應鏈層面的優勢。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比亞迪A股股東戶數超過36萬,最新股價為245.21元/股,市值6504億元。
月銷量同比暴漲753%
供應鏈優勢明顯
3月3日,比亞迪披露了2月產銷快報。公告顯示,今年2月,比亞迪合計銷量9.1萬輛,環比下滑0.05%。1-2月,比亞迪累計銷量18.65萬輛,同比增長194.50%。
新能源汽車無疑是拉動比亞迪月銷量暴漲的核心。公告顯示,2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8.8萬輛,同比大增753%。1-2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18.14萬輛,同比增長494.28%。這其中,2月比亞迪純電動汽車銷量為4.32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銷量4.43萬輛。
據了解,比亞迪的新能源旗艦車型漢EV 2月銷量9290輛,同比增長118.1%;比亞迪宋EV 2月銷量2.45萬輛,同比增長5866.1%。
在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暴漲的同時,2月,多家新造車企業的交付量出現了環比大幅下跌。其中,小鵬汽車2月交付量為6225輛,同比增長180%,環比下滑51.5%;理想汽車2月交付量達8414輛,同比增長265.8%,環比下滑45.8%;蔚來2月交付量6131輛,同比增幅僅為9.91%,環比下滑57.42%。
此外,哪吒汽車、零跑汽車等新造車企業的2月交付量也出現一定程度上的環比下滑。
據了解,新造車企業銷量的集體滑落,與春節假期、芯片短缺、零部件供應、工廠改建等因素均有關。其中零部件供應短缺的問題最為嚴峻。
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表示,部分零部件供應短缺已導致公司生產受到影響,目前理想汽車正在采取更多措施,以確保零部件的供應,盡可能地確保生產,縮短用戶提車等待周期。
有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與新造車企業相比,比亞迪在供應鏈層面的優勢更為明顯,當面臨多重壓力時,其零部件供應更為穩定,確保了其產品的銷售和交付。
日前,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發布審議結果:比亞迪半導體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這意味著,若成功IPO,比亞迪半導體有望成為國內資本市場“車規級芯片第一股”。
上述人士認為,比亞迪在動力電池和車規級芯片上的布局,將在很大程度上確保其供應鏈的安全。
不過也有券商認為,目前汽車芯片的短缺只是暫時的。東吳證券分析稱,汽車芯片的短缺有望在今年第二季度得到緩解,再加上國內新能源汽車剛性需求的不斷釋放,預計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繼續提升。
補貼退坡、原材料漲價
新能源汽車迎來“漲價潮”
近期,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以及上游原材料的上漲,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演了一波“漲價潮”。特斯拉、比亞迪、小鵬汽車、哪吒汽車、一汽-大眾、上汽大眾、沃爾沃、福特等一系列車企,均對旗下的新能源汽車進行了價格上調。
其中,比亞迪官宣對旗下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1000-7000元不等。據悉,此次價格調整已于2月1日起生效。
對此,比亞迪方面解釋稱,主要是因為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以及新能源購車補貼退坡等影響。
據了解,近一個月,電池材料中的碳酸鋰、氫氧化鋰、磷酸鐵鋰等正極材料價格漲幅較大。其中,碳酸鋰價格已達46.80萬元/噸,氫氧化鋰達41.95萬元/噸,硫酸鈷達11.15萬元/噸。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目前上游原材料的漲價已逐步傳導至下游,比亞迪、特斯拉等車企在業內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定價權,有一定的標桿作用,比亞迪、特斯拉漲價,其他車企也會進行跟進。
東吳證券分析稱,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提價帶來的需求觀望市場反應已充分,預計不會影響到新能源汽車的銷量。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6984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