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并標星電動星球News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理解汽車產業變革
————————
出品:電動星球 News
作者:毓肥、胖飛同學
今天凌晨的 WWDC 2022,蘋果用 3 分鐘引爆了汽車圈。
伴隨 iOS16 等全新操作系統問世的,還有全新一代CarPlay。這一代 CarPlay 的革新幅度之大,甚至已經相當于一個完整的智能座艙:
打通儀表盤,顯示速度、油耗、油量、轉速;
占領中控屏,甚至可以調節空調溫度、座椅加熱/通風;
聯動地圖,用 CarPlay 實現儀表盤 AR 導航;
綁定手機,同步 iOS 的桌面組件…
而且,蘋果還保證,「無論你車子屏幕有多奇怪,只要它支持新 CarPlay,就一定能完美顯示」。
這相當于什么?相當于買一臺 iPhone,你就自帶了一個智能座艙!
除此以外,蘋果還第一次公布了自己的「車企朋友圈」,大半個豪華車企陣營都站在了 CarPlay 身邊,甚至還有 Android Automotive OS 的首批合作車企——沃爾沃和 Polestar…
從凌晨到現在,我們的朋友圈一直刷著全新 CarPlay 的消息。朋友們對蘋果這次主動出擊充滿期待,但又保留著幾分謹慎。
抱著類似的態度,我們采-訪了 7 家不同企業的員工,從新造車到主機廠,甚至包括芯片企業,希望聽聽業內人士,如何看待蘋果落地的半只靴子。
今天,我們一起把新一代 CarPlay 的秘密撕開。
一、新造車怕不怕?
這是我們確立選題時,想到的第一個章節標題。
為什么又要說新造車?因為新造車沒有 CarPlay,更沒有 Android Automotive、carlife,只有 NIO OS、Xmart OS、「Tesla OS」…
為什么?「因為新勢力還是希望自己打造一套操作系統」。
引號里面這句話,來自新造車智能座艙產品經理劉宇(化名),他跟我們說,早上看到新 CarPlay 的時候,震驚、贊嘆是他們的第一反應。
贊嘆指的是對于CarPlay 這樣一套「外部系統」,能做到控制與安全不相關的車輛功能、展示車輛數據,「已經很了不起了」。
甚至于,他認為這是蘋果造車的「里程碑」。
我們問他,你們新造車會覺得是威脅嗎?劉宇表示肯定,因為「我們的系統還在一個前進的階段」。
和新造車們的各式 OS 相比,CarPlay 有一個天然壁壘:iPhone 龐大的用戶群體。
2021 年,蘋果手機出貨量占據全球約22%份額——這是任何一家車企都沒有在汽車市場實現過的成績。另一個數字,則是 2021 年蘋果在 600 美元(4000 元人民幣)以上的高端市場,獲得了 60% 的份額——同樣沒有一家豪華車企在汽車市場實現過類似的成績。
iPhone 用戶對蘋果生態的認同感,是 CarPlay 的最大「底氣」。
劉宇認為,iPhone 用戶的習慣,或者說粘性,其實是新造車自研 OS 最大的威脅。
「想用嗶哩嗶哩就用嗶哩嗶哩,想用網易云就用網易云」,劉宇表示iOS用戶可以通過 CarPlay,把大部分的使用習慣,從手機很順滑地牽引到車上。
「但我們又不希望用戶在我們的車上用 CarPlay,只是我們還沒達到 CarPlay 這么好的體驗」。
如果體驗追不上,劉宇認為最終結果可能是「用戶直接就不再使用車機系統,大部分時間都會用 CarPlay」。
然后就是震驚的部分——「最終車企的數據主導權就丟掉了」。
丟給誰?當然是蘋果。誰丟給蘋果?起碼是大半個豪車陣營,以及大半個日系陣營。
劉宇給我們舉了個例子:按照 WWDC 公布的 DEMO,CarPlay 會知道這些車企用戶去過哪里、用了什么 APP、每天開車多遠、能耗多少、出行習慣如何。甚至包括還不能獲取的剎車、轉向數據,其實也可以通過 GPS 間接獲得。
按照劉宇的描述,我們認為這更像是在「眾測」iCar。
鏈條是這樣的:初代 CarPlay 獲得 iPhone 用戶好感和車企支持→新一代尋求深度定制→獲取基本數據→為 iCar 的智能座艙積累不同細分市場的數據。
這也是劉宇另一個震驚的點:車企愿意給數據,以及蘋果能吃下不同車型平臺的權限。
僅以第一批合作車企為例,14 家車企一共有近百款車型,超過 30 個平臺——如果每一個平臺都支持新一代 CarPlay,蘋果為了「眾測」付出的努力,以及談判本身的意義,都是巨大且「恐怖」的。
「真不知道怎么談下來的」,劉宇總結稱。
但同時,我們也收到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比如另一位來自新造車的 PM 馮力(化名)。
他承認新 CarPlay 影響面非常廣,但現在還不是談誰革誰命的時候,「新勢力沒有很快革傳統車廠的命。CarPlay 也不會瞬間干掉對手,但任何人都不應該輕視 Apple」。
另外馮力認為,不一定所有車型都支持新 CarPlay,甚至新 CarPlay 在奧迪、保時捷車型上,可能會作為「蘋果稅」的形式出現。
二、傳統車企真的無所謂?
很有意思的是,WWDC 全程,都沒有一家車企負責人、沒有一款具體的車型露臉「站臺」。
如果你覺得這是蘋果的習慣——2020 年 WWDC 上,寶馬全新一代 5 系成為第一款支持 iOS14 carkey 功能的車型,可是賺足了流量。
更有意思的是,今年 WWDC 上,寶馬沒有成為第一批新 CarPlay 的合作商。同樣耐人尋味地缺席的,還有奧迪和保時捷的母公司大眾。
「作為主機廠,肯定不想把整個車機生態命脈都讓別人掌握的」,來自自主車企的智能座艙工程師王龍(化名)這樣跟我們說。
持有同樣觀點的,是某智能座艙團隊負責人姜全(化名),「CarPlay 在中國行不通, 各主機廠不會同意把智能化的大腦交給蘋果的,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這句話并不難理解。
從新版 CarPlay 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如果不告訴你手機的存在,新 CarPlay 就像一個完整的車機系統,幾乎接管了中控所有的功能,這就說明車廠需要向蘋果開放大批的底層接口。
另一家車機系統公司向我們表達了類似上述的觀點:「蘋果的 HMI 有著非常強的蘋果基因,這個會讓很多前裝車廠受不了?!?/strong>
該公司負責人趙關(化名)則從整車安全的思路,向我們透露了兩個細節:
一是目前從 demo 看,接入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儀表信號,有一些 tt 圖標(tell-tale)需要功能安全,這一塊 CarPlay 肯定搞不定的,需要單獨的硬件電路和系統;
二是沒有看到智駕域的接入,這一塊應該也是非常復雜的,每一家的 apa 方案以及 mr 方案都不一樣,如何接入,以及數據傳輸的延時性都是問題。
按照相關人士的解釋,「從汽車安全的角度來說,這還不是一套完整的儀表顯示結果?!?/strong>
姜全則對我們補充說明道:「全家桶模式,等于腦子和臉都都給了蘋果,這樣的話,各主機廠的智能汽車的定位、調性、差異化統統都沒了,不符合一般主機廠的訴求?!?/span>
王龍也大方承認,新 CarPlay 出來之后,他們感受到了危機感。但他相信最終還是看能不能解決用戶需求,「國內主機廠這塊自主能力強,更傾向于自己搞(車機 OS)」。
王龍還向我們吐槽國際車企的車機難用,「搞個車機系統都搞不明白的,Taycan 的空調調節界面能放在四級菜單里」。
正因如此,他認為國際車企用新 CarPlay 反而可能是件好事,雖然這相當于「他們直接把這塊拱手讓人了」。
哪塊?上面提到過的用戶數據,「我們自己都覺得,用戶的這些使用習慣數據,才是核心」。
我們進一步問王龍,作為 iPhone 用戶,會不會對新 CarPlay 動心,他表示肯定,因為他是豐田車主。
「像豐田這種,要是能用上這個 CarPlay,謝天謝地了。但是我覺得像我們自己的車,還有國內其他新勢力,意義不大?!?/span>
三、華為高通蘋果,換個擂臺再戰?
老朋友@電池王給我們分享了一個觀點:蘋果的芯片如果進入智能汽車,將會是「降維打擊」。
他甚至認為,蘋果有概率已經在搭售車規級的 A 系列芯片,甚至是 M 系列芯片,「不然它(新 CarPlay)的適配性不會這么強,不排除(軟硬一體)這個可能」。
電池王的觀點很有意思,但同時還有一定道理。
我們來看下 A15 芯片的結構:6 核心 CPU、15.8TOPS 算力的 NPU、5 核心 GPU、視頻解碼器、圖像處理器……
是不是很熟悉?其實如今智能手機的 SOC,結構跟自動駕駛芯片很像,比如特斯拉的 FSD Chip,結構上和 A15 沒有太多差別。
甚至于用在筆記本電腦上的 M 系列,本質上也跟英偉達的 Drive 系列 SOC 組成部分一樣——CPU、CPU、內存控制器…等等。
劉宇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不然的話,它沒有辦法一投屏直接把儀表和大屏全給投了」。
但馮力認為可能性幾乎為零,「蘋果應該不會給其他車企供芯片的,從來沒有(外供)」。
提起芯片,另外兩個最近在汽車圈的熱詞,是鴻蒙和驍龍,背后則是華為和高通。
新 CarPlay 出來之后,我們聽到的聲音里面,占比很大的一種就是「鴻蒙勁敵來了」——一方面是蘋果的軟件能力有目共睹,另一方面,則是蘋果交朋友的方式也很像華為。
「蘋果不造車,蘋果幫助伙伴造好車」,似乎也并不違和?
劉宇表示,如果拿華為與蘋果比,對于傳統車企來說鴻蒙的適應性不太強(指的是和 CarPlay 相比的適配成本),相對新 CarPlay 會更難打開市場。
AITO 問界 M5
姜全的意見則是,鴻蒙現在是提供基礎能力和基礎應用,主機廠可以做自己的應用,「那是另外一個打法」。至于蘋果的生態玩法,具體得等 CarPlay 釋放技術資料后才能判斷。
如果說華為是在軟硬一體方案層面直面蘋果,那么高通則是在通用芯片領域,再次遭遇老對手。
新 CarPlay 將在 2023 年底登場,屆時高通全新的車規級芯片 8295 也會上車。iOS 和 Android 陣營的戰火從移動端蔓延至汽車領域,高通有什么表態?
我們帶著問題聯系了高通,得到的回應是「友商相關的話題我們不方便做評價,這個話題適合主機廠來評估」。
四、iCar 正式進入倒計時?
明年的新 CarPlay,可能是「iCar 的第一次眾測」。
換句話說,2024 年之前我們應該看不到真正的 iCar 了——但到了 2024 年,每一輛支持新 CarPlay 的車,都是各位車主定制的「iCar」。
面對野心昭然若揭的蘋果,各家車企的態度不一,有果斷選擇合作的日系、歐系廠商,還有耐人尋味的「老朋友」寶馬,以及亞歷山大但堅決要走自己道路的中國新造車。
作為觀察者,我們鼓勵包羅萬象,更希望看到百舸爭流。起碼過了今天,我們無比渴望看到智能座艙的 2023。
P.S. 除非特別指明,受訪對象均作化名處理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7690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