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信號燈、路標指示等交通標識也在趨向于更高的精細化和復雜化,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在實際駕駛過程中也很難離開導航軟件的輔助。
而細數市面上的導航軟件,要論哪家使用頻率最高、場景最多、適用性最廣,無外乎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的“唯二”選擇。
巧合的是,前不久百度地圖剛剛發布全新版本,上線“自動駕駛級”導航,而后沒多久,高德地圖也新發布了導航引擎“視界”和下一代導航產品v12。作為導航軟件市場的老對手,兩個新版本自宣發伊始,就已經充斥著針鋒相對的火藥味。
在此,不妨就讓我們結合公開資料,從技術應用和功能延伸兩個層面來一場理論上的PK,預測誰能夠更勝一籌吧。
一、同款功能的差異化對比,基礎服務應用哪家強?
導航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常用的基礎服務訴求,主要是車道級導航、車位級導航、綠燈暢行導航等服務。能否在這些服務中,實現更為智能、精準的出行體驗,是導航軟件最直觀的價值窗口。
以此為基準,我們可以通過對比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在各個具體領域所表現的實力,來衡量二者之間的差異。
紅綠燈暢行導航。
綠燈暢行導航,是自動駕駛、智能交通技術加持下的“黑科技”導航功能,針對的是日常行駛過程中通過紅綠燈路口的場景,緩解“等紅燈”焦慮。
在6月份,高德地圖就以內測更新的方式上線了紅綠燈倒計時,并在8月份正式發布,一度引發網絡熱議。
而早在4月份,百度地圖基于智能交通示范區,在亦莊、黃埔、永川、保定、株洲、煙臺等6區率先上線了相關功能,現如今已覆蓋全國1200多個智能路口。同時不斷擴大覆蓋范圍,依托完善的智能交通場景落地感知,百度地圖綠燈暢行導航的功能更全面,綠波速度、紅燈讀秒、綠燈讀秒等信息盡在掌握。
車道級導航。
具體而言,車道級導航功能主要應用于日常公路行駛中變道選擇的場景,解決頻繁變道、緊急變道難題。
百度地圖的車道級導航,是通過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的相關技術,為用戶提供更有感知力的地圖服務。主要表現在智能推薦最優車道,并進行危險場景護航提示,最大限度保障駕駛安全。
而高德地圖的車道級導航,相對而言更注重渲染。實際應用過程中,側重于以炫酷的渲染技術重塑整個導航畫面,盡可能還原道路細節。
兩相對比,注重技術和價值,用極致精準的高精度車道級導航服務,為用戶帶來更直觀、易懂、人性化導航體驗的百度地圖,似乎更令人安心一些。
在實際應用方面,盡管兩者都已應用到城市級別,但高德地圖目前在北京市開展試點,而百度地圖車道級導航已經陸續落地全國13個城市,功能已在廣州、無錫、常州、青島、濟南、昆明、合肥、西安、鄭州、蘇州,以及亦莊、保定、株洲等示范區上線。
不可否認的是,兩款導航軟件在未來都將有更廣泛的落地場景,可在現階段,百度地圖的完成度或許要更高一些。
車位級導航。
車位級導航,應用于停車場景,助力解決“停車難、通行速度慢、找車難、離場慢”等突出問題。
百度地圖所推出的車位級導航,是以商場為中心,向交通樞紐、城市拓展應用場景。
在大型商圈的停車場里,百度地圖車位級導航基于Apollo交通智能化感知能力,綜合運用高精室內地圖等領先AI技術,在即將進入停車場時,會自動從室外導航無縫切換成停車場內導航,直至抵達自動分配好的空閑停車位,實現快速停車,“自動記錄車位”及“反向尋車導航”功能,也保障了尋車不迷茫,實現停車、找車雙向智能化。
而綜合網絡資料,現階段并沒有發現高德地圖有關“車位級導航”的功能和服務。新上線的“停車導航”功能,也只是簡單列出目的地周圍停車場位置,以及籠統的車位數字。
希望在未來,高德地圖也能夠實現車位級導航,和百度地圖相互“卷”起來,守護用戶的停車幸福感。
簡單總結一下,在技術應用方面,作為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圖,百度地圖無愧于深耕多年的“智能化”探索,其技術積累,已經足以開啟導航領域的全新競爭方向。
再加上百度地圖的車道級導航、車位級導航、綠燈暢行導航等功能,是基于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核心能力賦能的硬核導航功能,也是互聯網位置服務平臺自身能力的不斷迭代更新。相信在未來自動駕駛功能成為市場主流后,有望提升地圖APP服務用戶的效率和導航體驗感。
二、截然不同的功能延伸選擇,最終贏家仍難定論
考慮到現如今的導航軟件,已經逐漸從純粹的工具,轉向更具深度的綜合型服務平臺,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之間的比較,還需要考慮到更多生活相關層面的功能延伸。
在這一領域,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的側重點各不相同。
參考高德地圖近日發布的導航引擎“視界”,以及推出下一代導航產品——高德地圖 v12。其主要宣傳的新功能,包含了沉浸導航、3D 視界、數字領航員等,更多圍繞用戶視覺、聽覺方面的使用體驗。
同時,基于從“導航用高德”到“生活用高德”的宣傳口號變更,可以看出高德地圖正在著力打造出門好生活開放服務平臺。全新品牌的“高德地圖,哪兒都熟”主張,也是其為生活服務拓展導航功能的印證,以提升用戶“我去哪”“吃什么”“玩什么”的整體體驗。
或者可以簡單歸納為,高德地圖更在意的,是用戶“吃喝玩樂”的消費痛點。
而百度地圖的更新,則更加注重于駕駛本身。
例如,百度地圖對車道級導航的重大更新,推出面向全國高、快速路的首發上線“車道級事故預警”功能,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適的駕車體驗;
百度地圖的室內外一體化車位級導航,也已覆蓋全國各地大型商業中心和交通樞紐的2.5萬個車位。在近日,隨著新版本面世,更是再度拓展落地場景,落地“亞洲最大地下停車場”吉尼斯紀錄的北京薈聚購物中心,以及有“亞洲最大綜合鐵路客運樞紐”之稱的北京豐臺站;
同時,百度地圖紅綠燈倒計時讀秒,已累計服務北京亦莊用戶超1000萬次,每天提供超4萬次服務。
也許從地圖導航走向免費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地圖之爭已變成巨頭間的對壘。未來,地圖商業化,依然需要巨頭們有更多對消費者需求和市場趨勢的洞見。
除了更多的耐心,也需要巨頭們真正回歸地圖導航最初的、定位導航的使命,以及解決用戶真正痛點的初衷。畢竟,只要真正解決了用戶及社會的痛點,解決的痛點足夠多,即使用戶不掏錢,也是有人愿意買單的。
至于短時間內,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誰能拔得頭籌,取得暫時的領先,都不能過于驕傲自滿。站在整個經濟市場的大棋盤中,地圖導航的棋局或許才剛剛開始,還遠遠不到“勝負手”登場絕殺的時刻。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信息社會研究所所長王俊秀表示,移動互聯網到智能科技是個不小的跨越。智能科技無論對業界還是對大眾,還是有門檻的。今后五年最大的問題可能是領先的智能科技公司如何解決“可得性”問題,讓合作伙伴和社會方便的體驗到神秘的智能技術。
在這方面,作為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圖,自2005年上線以來,百度地圖不斷向“智能化”方向優化,開啟導航領域的全新競爭方向。
作為百度地圖的用戶之一,“車道級導航“功能可以推薦最優車道,還可以在高快速路上提供事故預警,非常便利,也相信這樣智能、精準的服務可以逐步真正的解決更多用戶及社會的痛點。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智駕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8577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