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豐田電動車的當頭炮,bZ4X可謂出師不利。
今年4月份,bZ4X在北美正式上市,售價為4.20-4.87萬美元。即將引進bZ4X的一汽豐田、廣汽豐田,也在國內展開了預售活動。
中美兩開花,豐田的新能源板塊終于開始發力。但好景不長,今年5月份,豐田發現:bZ4X當溫度低于 0℃ 時,可能無法使用直流充電,這直接導致bZ4X在北美緊急召回并暫停上市。
6月份,豐田汽車又宣布:在全球范圍內再次召回bZ4X,起因是車輪存在脫落的風險。原定于6月舉辦的廣汽豐田bZ4X上市發布會,也被緊急“叫?!?。
直到10月份,豐田才給出了車輪脫落問題的解決方案,bZ4X開始恢復生產。隨后,在延期近4個月后,廣汽豐田終于宣布bZ4X在國內正式上市。
這一連串令人窒息的操作,不禁令人懷疑:玩電車,你豐田能行么?
價格下調,直面自主品牌
從價格上看,廣汽豐田bZ4X的正式售價為19.98-28.78萬元,較預售價整體下調了1-2萬元(預售價22-30萬元)。
近20萬元的起售價,讓廣汽豐田bZ4X成為了合資陣營之中,最便宜的純電中型SUV。而且在合資陣營之中,廣汽豐田bZ4X的對手并不多。
據公開資料顯示:在“純電中型SUV”這一細分市場中,合資品牌目前僅有6款車型在售;而廣汽豐田bZ4X與寶馬iX3(售價39.99-43.99萬元)、Model Y(售價31.69-41.79萬元)等同級合資車型相比,其定價明顯低了一個身位。
不過這樣的“低姿態”,也讓廣汽豐田bZ4X必須直面自主品牌。不過就算是與同類國產車型相比,廣汽豐田bZ4X的整體價位也更低一些,例如比亞迪唐EV(售價27.98-33.98萬元)、問界M5 EV(28.86-31.98萬元)。
看來在新能源車時代,“豐田”的品牌號召力不再是一劑靈藥。至于廣汽豐田bZ4X為何能在定價上實現“低姿態”?自然還是要回到產品力上。
核心賣點,搞錯了方向
那么從產品配置的角度出發,廣汽豐田bZ4X能否打動如今的消費者?情況恐怕不太樂觀。
首先,是售價最低19.98萬元的bZ4X入門車型,其CLTC純電續航僅400km。但如今大多數國產純電中型SUV,基礎續航已經從500km、600km起步了,這款入門車型存在的意義——僅僅是拉低售價。
舒適化配置上,入門版車型思路是“能開就行”。一輛售價近20萬元的車,卻減配了電動座椅、電尾門、甚至是倒車雷達——這就讓人難以接受了。
其次,就是“花瓶感”極強的2款四驅車型,其售價分別為26.88萬元、28.78萬元(CLTC續航里程500km、560km)。
雖然它們都配備了雙電機,但其系統總功率僅160kW,就比單電機車型就多了10kW。而比亞迪唐EV的前驅版車型,其系統總功率都有168kW……
舒適化配置方面, 2款四驅版車型與其他車型區別不大。但也不是沒有特色——比如說具備一定越野性能的X-MODE四驅系統,以及頂配車型的太陽能穹頂。
但bZ4X作為一款純電SUV,在充電以及續航方面還存在短板,城市通勤才是它的主戰場;而太陽能穹頂,以目前光伏技術對采光量的要求,實際應用中限制很多。
這么看下來,剩下的2款長續航車型,或許會靠譜一點(售價22.98萬元、24.98萬元,CLTC續航里程615km)。但這2款車的舒適配置,仍然達不到主流水平。比如說電尾門、后視鏡自動折疊等配置,依然需要加錢選購。
綜合看來,除了最高續航能達到主流水準之外,bZ4X全系的配置細節還有很多優化空間;而這款車主打的技術賣點,也很難產生用戶感知。
結語:在bZ4X這款車上,很難找到類似“刀片電池”“換電技術”——這樣能讓用戶獲得“新體驗”的技術爆點。而過于保守的設計思路,在競爭激烈的國內新能源市場中,顯得不合時宜。
比如說即將于10月24日亮相的純電轎車bZ3,因為引入了比亞迪的相關技術,市場的風評明顯更好。倘若今后bZ3的市場效果更好,那豐田bZ4X的定位只會更尷尬。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V情報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8737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