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曾經(jīng)在 2021 年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達了「如無必要,絕不參會」的想法,但剛結(jié)束的 2022 年四季度財報會議里,這個男人又回來了。這是否意味著,特斯拉今年會有大動作。價格戰(zhàn)初顯成效
在 2022 年第四季度里,特斯拉把超過 40.5 萬輛汽車送到了消費者手中。將時間線拉長至整個 2022 年,這家汽車制造商總共交付了 131 萬輛汽車(Model 3/Y 約占 95%),同比增長40%,產(chǎn)量更是增長了 47%,達到了 137 萬輛。只是,盡管在交付上有著頗為亮眼的表現(xiàn),但特斯拉并沒有實現(xiàn)馬斯克設(shè)定「交付量每年增長 50%」的目標,同時也未能達到華爾街的預期。
事實上,從 2022 年三季度起,特斯拉的產(chǎn)銷平衡就已經(jīng)被打破,該季度的產(chǎn)銷差來到了 2.2 萬輛。來到 2022 年第四季度,產(chǎn)銷差更是進一步擴大至 3.4 萬輛。
特斯拉 CFO 扎克·基爾科恩(Zachary Kirkhorn)將這一現(xiàn)象歸結(jié)于「在途車輛數(shù)量增加」,但也有觀點認為,特斯拉正面臨需求下降,交付疲軟的局面。
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顯示,2022 年,在我國銷售的新能源乘用車中,特斯拉只占了 7.8%,在其之上,是銷量同比大增 208.2% 的比亞迪,所占份額達到了驚人的 31.7%。
我認為特斯拉第一次有了一個真正的挑戰(zhàn)者,它的名字叫比亞迪。特斯拉前董事會成員、威斯利集團創(chuàng)始人史蒂夫·威斯利(Steve Westly)在接受 CNBC 采 訪時直言道。而且要注意的是,比亞迪并非一匹孤狼,在它身邊還圍著一圈誕生于中國本土的品牌。威斯利認為,目前的中國市場中,除了中國車企,沒有任何一家汽車制造商的增長速度能夠接近特斯拉,特斯拉這邊,應(yīng)對方法也十分有限,那就是降價。以中國市場為例,繼 10 月底將部分車型降價 1.4 萬元-3.7 萬元后,特斯拉又在 11 月 8 日推出了保險補貼方案,對前來提車的消費者減免部分尾款。好消息是,目前這一舉措對于毛利的影響,似乎仍未顯現(xiàn)。財報電話會中,特斯拉證實,在第四季度交付的汽車中,約有 51% 是在 12 月交付的,享受了特斯拉當時提供的一些大幅折扣。
盡管如此,特斯拉在第四季度的毛利率只下降了兩個百分點——從上季度的 27.9% 下降到 25.9%。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特斯拉在去年 12 月和今年 1 月提供了更大的價格優(yōu)惠,因此,降價對于毛利的影響可能會更多地在今年一季度的財報中體現(xiàn)。但無論如何,領(lǐng)先行業(yè)的毛利率,無疑是馬斯克發(fā)起價格戰(zhàn)的有力武器。
馬斯克分享了目前的最新「戰(zhàn)果」,他稱特斯拉在今年 1 月份獲得的訂單量是產(chǎn)量的兩倍有余。不過特斯拉似乎并沒有持續(xù)打價格戰(zhàn)的打算。CFO 基爾科恩表示,2023 年特斯拉的平均價格大概率會超過此前分析師預測的 4.7 萬美元(約合 31.88 萬元),毛利率也會維持在 20% 以上。
此外特斯拉表示,面對疲軟的全球經(jīng)濟,成本控制和產(chǎn)能提升仍然是今年的主要課題。在這個宏觀經(jīng)濟不確定、高利率、車輛價格通縮的時期,我們尤其在意車輛的制造成本和效益。同時,也會在功能和可靠性上進行改進。
不為股市的瘋狂所困擾
比起交付量,更讓股東們頭疼的是特斯拉的股價。2022 年,特斯拉的股價累計下跌近七成,縮水超過 7100 億美元,約合 4.95 萬億元人民幣。如果要把這些錢換成我們熟悉的百元大鈔,它們摞起來的高度足以突破外氣層,其重量相當于 3.2 萬輛 Model 3。盡管如此,資本市場對特斯拉的熱情仍未退卻,去年 12 月,馬斯克曾在內(nèi)部信中敦促員工抓住 2022 年的最后幾天,全力提升交付量:別為股市的瘋狂所困擾,只要我們保持優(yōu)異的表現(xiàn),市場終將給予肯定。目前來看,也確實如此,特斯拉本季度凈利潤為 36.9 億美元,或每股 1.07 美元,而去年同期為 23.2 億美元。調(diào)整后每股收益為 1.19 美元,高于華爾街 1.13 美元的預期。要問特斯拉在去年一年的時間里賺了多少錢,答案是 126 億美元,約合 855 億元人民幣。華爾街普遍認為,特斯拉的營收能在 2023 年增長近 40%,更樂觀的分析甚至認為特斯拉能取得 50% 的營收增長,而且能持續(xù)多年保持高增長。在 42 名將特斯拉納入研究范圍的分析師中,有 25 名給予特斯拉「買入」或更高評級,12 名給予「持有」評級,給予「賣出」或更低評級的分析師僅有 5 名。在財報電話會前收集的股東問題里可以發(fā)現(xiàn),特斯拉的股東們最為關(guān)心的大致有兩件事,一個是價格調(diào)整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是馬斯克本人給特斯拉帶來的影響。
根據(jù)英國市場研究公司 YouGov 的數(shù)據(jù),在馬斯克接手 Twitter 一個月后,美國市場首次出現(xiàn)了特斯拉的負面看法多于正面看法的情況,這是 YouGov 追蹤特斯拉 6 年以來從未遇到的。美國咨詢公司 Morning Consult 的數(shù)據(jù)則顯示,去年同期,有 38% 的受訪者對特斯拉持有正面看法,低于年初的 43%。基于此,有超過 3000 名特斯拉投資者提出了這么一個問題:馬斯克帶來的品牌損傷無疑會影響市場需求,特斯拉是否有品牌好感度方面的調(diào)查,另外準備如何減輕這樣的品牌損傷?經(jīng)過一番思索,馬斯克掏出手機,打開 Twitter,然后給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回答:我目前有 1.27 億粉絲,而且還在快速增長,這表明我相當受歡迎。我可能擁有世界上互動最多的 Twitter 賬戶。馬斯克聲稱,他相信 Twitter 是一個能夠為特斯拉帶來市場需求的、不可思議的工具,但他并沒有直接回答股東們提出的問題——沒人問他擁有多少粉絲。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馬斯克還在特斯拉的財報會議上順帶給 Twitter 打了一波廣告:「我覺得所有汽車公司都應(yīng)該來使用 Twitter。」好吧,粉絲多的說了算。
新廠、新車、新平臺
也許是突然醒悟了,特斯拉今年的交付目標并沒有定得太離譜——180 萬輛,同比增長 35%。看起來比之前的「每年增長 50%」合理了很多。
馬斯克進一步解釋說,實際上,特斯拉目前的年產(chǎn)能已經(jīng)達到了 200 萬輛,但考慮到種種不可抗力,最終還是將目標定在了 180 萬輛。「最終的交付數(shù)量應(yīng)該會更接近 200 萬輛。」馬斯克補充道。生產(chǎn)制造方面,特斯拉還公布了一項對 Giga Nevada 的高達 36 億美元的新投資。大家對內(nèi)華達工廠或許會感到有點陌生,這是特斯拉在 2014 與松下共同建立的電池工廠。迄今為止,該工廠已經(jīng)生產(chǎn)了 70 億個電池、150 萬個電池組、360 萬個驅(qū)動單元,以及 100 萬個儲能模塊。特斯拉計劃在現(xiàn)有基礎(chǔ)上,新建一個占地 400 萬平方英尺的制造基地,包括一家 4680 電池工廠,以及首個大批量生產(chǎn) Semi 電動卡車的工廠。
另一方面,特斯拉表示 Cybertruck 電動皮卡將會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生產(chǎn)。有意思的是,馬斯克透露 HW 4.0 硬件將在 Cybertruck 上進行首發(fā)。該車型的生產(chǎn)工作將由得州工廠負責。目前,用于生產(chǎn) Cybertruck 的 9000 噸級 IDRA 壓鑄機已運抵該工廠。幾個月前,馬斯克向外界透露,特斯拉正在研發(fā)成本更低的新一代平臺,可將單車成本壓縮至 Model 3 和 Model Y 的一半。在今天的電話會上,馬斯克并沒有透露有關(guān)該平臺的更多信息,但他表示,將會在 3 月份舉辦的特斯拉投資者日中展示該平臺的細節(jié)。所以,我們 3 月再見。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envato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9502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