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我在上海參加了韓國車企起亞的 EV Day ——起亞中國新能源戰略發布會。
從出席人員來看,這是一場級別很高的大會。起亞全球 CEO 宋虎聲,悅達集團董事長、江蘇悅達起亞董事長張乃文,江蘇悅達起亞總經理金京鉉等等都來到了現場。
宋虎聲重申起亞扎根中國、重塑全新格局的決心,并宣講了針對中國市場的 EV 中長期藍圖:
「到 2027 年,共計將推出 6 款 EV 車型;到 2030 年,實現 EV 車型年銷量 18 萬輛的目標,銷量占比達到 40%。」
與這樣宣揚相匹配的,則是先行的三款車:全新電動車概念車 EV5 與 EV9, 以及起亞 E-GMP 平臺打造的首款電動車 EV6 GT。
首先在國內發售的,會是以進口方式引入的 EV6 GT,時間點是 8 月;EV5 則會在今年 11 月在中國首發;至于 EV9 ,則要等到 2024 年。
很認真地在現場看完聽完后,我在想:中國的市場能等起亞,或者韓系車幾年?
為什么這樣說,我們一點點來說。
印象深刻的設計
這一次決定參加起亞的發布會,完全是因為 EV9 給我留下的好印象。
作為一款概念車,在起亞 EV DAY 發布之前,在和業內朋友溝通時,我們對 EV9 的外形設計贊不絕口。甚至認為這臺車,是這幾年以來,最有特色和美感的中大型 SUV。
起亞官方對 EV9 概念車的設計描述,是明朗、純正、和原始狂野。
從目前披露的實車來看,好的設計主要集中在幾點。
首先是側面,前后輪轂位置配置的三角形擋泥板,與上中下腰線形成了一個內凹,將現代建筑的硬朗體現得非常充分。
其次是前后燈。
前大燈,官方說法是應用了垂直前大燈,同時還集成了星圖狀標志性照燈,同樣也強調了這一系列的虎嘯式設計。
我喜歡大燈的線條,亮燈時是一個變形的 Z,簡潔、直接、辨識度極高。至于尾燈,則隱約可以看成是一個 Y。
我覺得, EV9 這款車將英文字母玩得明明白白,有繼承,更有突破和新意,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好設計。
至于它的整體造型,我會用「方」來形容;更好的「方」、令人印象深刻和有好感的「方」。
至于有爭議的「方正」,國內也有一款。大家可以在評論區說說是哪款車?
至于首先以進口方式進入國內的 EV6 GT,在我看來則較為大眾,不是那么出彩。
我好奇的是,這款車在美國賣到大約 36 萬人民幣,中國有多少人會買單?至于 EV5 概念車,還不錯,但整體上還是輸給了 EV9 。
起亞之慢
聊完印象深刻的設計,來聊聊起亞中國的「慢」。夸張點表述,頗有點令人瞠目結舌。
為什么這樣說。
首先是車型進入慢。
EV6 GT 早在去年就在歐洲發售。根據韓聯社的今年 1 月披露的數據,EV6 去年累計在歐洲售出了 3.4304 萬輛。但這款車,卻要遲到今年 8 月,才以進口方式在國內開售。
如果考慮到 EV5 (今年 11 月中國全球首發)、EV9 (2024 年國內發布),就中國市場而言,起亞的節奏只能說剛剛開始。考慮到國內如此卷的環境,整體上可以說慢了一年。
其次,是高階功能落地慢。
主要是兩項,800V 超快充和高階智能駕駛。
先說 800 V。
昨天,華為深圳坂田 800V 超快充首站的新聞,在國內社媒刷了屏。但不只是華為,在過去半年內,小鵬、理想,蔚來的 800V 的消息也多次刷榜。
可以預期的是,在接下來半年到一年內,中國的 800V 超充,也就是 480 KW 充電功率的超充網絡,將進入一個全面鋪開、全面競爭的時代。
預期到 2024 年年頭,各家的 800V 車型就將全面落地。
而從起亞前天披露的消息來看,今年 11 月首發的 EV5 是否搭載 800V 還不清楚,明確會搭載 800V 的 EV9,則要遲到 2024 年才發布。從節奏來看,大概率到 2024 年年底才能交車。
因而,就 800V 而言,起亞中國最好的結果是慢了半年,大概率要慢一年。起亞全球是否了解過中國如此內卷的競爭?我是要打個問號的。
如果說 800V 還好,那么高階的智能駕駛就更慢了。
前天在現場,當我看到大屏幕打出 EV9 會是起亞在中國首次搭載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系統(HDP)的車型時(而且是半自動車道變更),我驚呆了。
為什么?因為這一功能,早在 2021 年年頭,已經是中國新造車的標配了。
當下,中國市場的競爭早已進入純視覺、不依賴高精地圖的的算法之爭,進入點對點不分城區還是高速的高階領航輔助駕駛之爭。
甚至接下來半個月,隨著廣州、深圳等城市高精地圖的「開圖」,大家會看到精彩絕倫的「自動駕駛」遠征之爭。
最后,是智能互聯慢。
起亞前日在發布會上表示:
「為更好地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品牌理念,起亞將上線全新品牌 APP,作為數字化用戶體驗中心,并以“One touch service”的理念,打通品牌私域生態,覆蓋購車、用車、保養、服務、置換等全領域,全面升級用戶體驗。」
我不清楚起亞當下是否已經有 App 了。但現場看到這個表述時,我同樣驚呆了。或許,數字用戶體驗,包括小程序,對于歐美而言,依然不是一個現實概念吧。(考慮到起亞電動車目前主要在歐美銷售。)
必須要說的,還有 OTA。
起亞的表述是到 2025 年,全車型均可進行 OTA 升級。想問下,有開韓國車、起亞車的嗎?現在起亞哪款車可以支持 OTA 升級?
大型經銷商集團登場
如果說上一段落還是談論慢,那么這一段落談的是不理解。
起亞前晚的發布會有個特殊環節——在智能電動轉型的戰略發布會上,專門邀請合作的大型經銷商集團高層上臺發言。
官方表述是: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發布會上,森那美、錦龍、鑫漢馬、通立、百得利 5 家知名大經銷商集團與起亞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代表上臺發言的,則是森那美汽車集團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李森耀。
也就是說,起亞打造電動產品的商業渠道時,會選擇繼續與大型經銷商集團合作:「加速在一二線大城市的核心商圈建立和運營起亞 City Store,不斷擴大品牌渠道網絡。」
我很好奇,在肯定不是直營的情況下,起亞與這些大型經銷商集團的合作,能走通直銷嗎?
也就是一口價、不壓庫!
如果走不通,那就回到了燃油車時代的 4S 店模式。背后隱藏的,是起亞起碼沒有在中國建立數字化的新商業模式,所謂的「One touch service」新服務會是水中樓閣。
不止 EV
就全球而言,起亞已經被視為全球第三大車企。
尤其在歐洲,現代起亞合在一起,去年賣出了 106 萬臺。其中,現代汽車是51.8 萬臺;起亞是 54.23 萬臺。即使是電動領域,現代起亞的表現也很不錯,甚至一度排在歐洲前幾。
但到了國內,近幾年來,韓系車的市場份額逐步被蠶食。2022 年起亞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僅有 9.4 萬輛左右。
就 EV9 而言,我是充滿期待的。但從這次聲勢浩大的 EV Day 而言,當下所披露的消息,是無法實現「扎根中國市場并重塑全新格局」的。
歸根到底,電動汽車市場,其實遠不止 EV。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9813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