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波折之后,圖森未來終于迎來了大動作。
在經歷董事局內斗和外部融資遇冷后,圖森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發布了新產品——域控集中式感知大盒子(以下簡稱 TS-Box)。
據了解,TS-Box 既可用于乘用車亦可用于商務車,是面向車企的 L2+自動駕駛全棧解決方案。
相較于傳統方案,TS-Box 成本下降了25%。
此次,圖森推出 L2 級域控制器產品,既是順勢而為,也是無奈之舉。
由于 L4 級自動駕駛卡車規模化落地難,即使貴為「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圖森也不得不考慮如何實現技術變現。
但問題是,時至今日,國內早已經有眾多自動駕駛玩家涌入這一領域,域控制器還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結合與圖森的溝通信息來看,圖森 S-Box 或將主要瞄準國際市場。
在汽車之心看來,這已是現階段內,圖森實現技術變現的最佳途徑。
01、車企不配合造車,自動駕駛卡車商業化落地難
2021 年 4 月,頭頂「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的光環,圖森未來成功敲鐘納斯達克,股價曾一度高達79 美元/股,市值最高時曾達178.54 億美元。
但在資本加持之下,圖森的自動駕駛卡車仍無法實現大規模商業化。
自動駕駛卡車為何落地難?
圖森創始人&董事長陳默認為,主要是由于和車企缺少緊密合作。
他表示,目前圖森的軟件已經積累到可以規模商業化的程度,但雙方存在核心利益沖突,導致圖森自動駕駛重卡商業化落地難。
「沒有一個 OEM 會為了一個地區而真正裝一臺無人駕駛卡車」,陳默說到。
他進一步解釋稱,在 OEM 看來,雙方合作考慮的是自動駕駛車能否在全國乃至全球運行暢通,這樣車型才能夠實現一定的產銷量,足以支撐企業的盈利。
而在自動駕駛公司看來,自動駕駛卡車只需要在一個地區,一個洲能夠成功運行,便足以實現商業化落地。
「如果有主機廠的緊密配合,我們會在 2025 年開始批量商業化,」陳默說到。
不過,若是圖森深陷「沒有 OEM 緊密配合」的困境,那么自動駕駛卡車落地難度或遠超市場預期。
2020 年,大眾商務車集團旗下的 Navistar 收購了圖森的少數股權,并宣布將在 2024 年前與圖森共同開發自動駕駛重卡。
不過,在去年年底,雙方對外宣布合作終止。
雙方有股權投資,利益捆綁之下,「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的 L4 級自動駕駛卡車落地尚難,何況行業內的其他參與者?
在 L4 級自動駕駛重卡難以短期規模化落地的情況下,圖森又該如何實現自我造血?
域控制器——成為圖森實現商業變現的新選擇。
02、圖森進軍域控制器市場:2024 年量產,希望做感知和定位的供應商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全球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的市場規模預計在 2026 年將達到1154 億元,復合年化增長率為 62.6%。
基于自我造血需求和市場前景的判斷,作為 L4 級自動駕駛卡車頭部企業,圖森開始進入域控制器市場。
在域控集中式大感知盒子發布會上,圖森中國工程高級副總裁李海泉李海泉介紹到:
在傳統的智駕方案當中,域控制器和其他傳感器都采用單獨采購的模式,每一個傳感器都有自己配備的數據處理芯片。
基于這樣一個傳感器和域控制器、算法集中箱把這樣一些傳感器的原始數據進行集成,輸入最終的信號給到車輛。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導致了傳統方案有著兩大短板:
每個傳感器的芯片存在冗余,推高了車企的造車成本;整車廠無法獲得傳感器的原始數據,在做域控制器的算法架構時,無法發揮傳感器的最大潛能。
圖森此次發布的新品 TS-Box,整合了圖森自研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TDC)、集中式 4D 雷達解決方案、集中式 RTK-GNSS/INS 定位模塊和感知與定位融合算法,能夠有效改善和彌補傳統方案的不足。
在硬件方面,圖森自研 TDC 基于英偉達 Orin 芯片進行定制化開發,同時,信號處理任務集中到 SoC 芯片,進一步降低整體成本,相比于獨立采購毫米波雷達、GNSS/INS、ISP 等,TS-Box 整體成本能夠下降約25%。
軟件方面,圖森自研組合導航融合算法能夠利用多種數據源與 GNSS/INS 系統的定位信息進行融合,提高定位的準確性,降低了對 GNSS/INS 系統的依賴程度,從而進一步降低軟件的開發和更新成本。
同時,圖森自研的稀疏 BEV(Bird's Eye View) 算法可實現高效精準的動態和靜態環境感知,助力 OEM 客戶開發后續的規劃和控制模塊。
為了適配市場 OEM 不同產品對成本的需求,TS-Box 將推出OrinX和 OrinN 兩個版本,預計 2024 年量產。
其中,Orin X 版本支持 12 顆 800 萬相機的接入,3 顆激光雷達和 5 顆毫米波雷達,在算力方面,提供 12 顆 ARMA78 核,32G 的內存和 254Tops 的 GPU 算力。
而主打性價比的 Orin N 芯片則可以支持 12 個相機,1 顆激光雷達和 5 顆毫米波雷達,算力方面提供了 8 顆 ARM A78 的核,16G 的內存和 84Tops 的 GPU 算力。
據圖森介紹,TS-Box 還具備強大的產品兼容性,可選配兼容激光雷達等其他傳感器,進一步提升系統可靠性和精確感知能力,實現更加豐富的場景應用。
在 TS-Box 周邊支持上,圖森還將提供自動駕駛系統研發的核心工具鏈,包括數據記錄,可視化和模擬器系統,幫助 OEM 客戶快速開發自己的規劃和控制算法。
「我們想做感知和定位的供應商,供應軟硬件一體的解決方案,通過 SDK 給車企服務」,圖森創始人、董事長陳默表示。
03、推 TS-Box 或將主攻海外域控制器市場
除了新品發布之外,這也是自內部動蕩,監管調查等一系列風波后,圖森新一屆領導層首次進入公眾視野。
此前,圖森內部管理層曾因「內部動蕩」而備受外界關注。而這場「內斗」的結局是,兩名聯合創始人分道揚鑣,前董事長侯曉迪「出局」。
在圖森前董事長侯曉迪看來,雙方的核心分歧在于公司業務發展重心上。侯曉迪此前曾公開表示,「推出 L2 級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是「背離了技術發展方向」,并對公司戰略方向調整表示擔憂。
這一觀點遭到了陳默和呂程的否認。
對于技術重心之爭,圖森 CEO 呂程表示,圖森仍將以 L4 級自動駕駛重卡為業務重心。他認為,推出 L2 級域控制器,對公司的布局并沒有什么太大變化,圖森仍舊主打 L4 及自動駕駛重卡。
「沒有特別的傾向性,只是既然做了感知盒子這件事情,我們肯定瞄準乘用車這個更大的市場」,陳默對汽車之心說到。
同時,他表示,L2 級域控制器業務和 L4 級自動駕駛卡車是兩個獨立的業務,而為了作區分,后續還將為大感知盒子單獨成立一個部門。
據圖森透露,目前 TS-Box 業務研發人員約有200 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發布新品之余,圖森還同國內的三家公司達成了深度合作簽約,分別為光學產品制造企業舜宇智領,激光雷達供應商圖達通、專注于汽車整車設計研發的龍創設計。
顯然,圖森和上述三家企業的合作均是為了推動 TS-Box 業務的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圖森域控制器 TS-Box 或將主要針對海外市場。陳默也向汽車之心證實了這一點:「將主要側重海外」,并表示「國內太卷了。」
據了解,2022 年,龍創設計的海外市場訂單已經超過了40%,而 2023 年,預計海外訂單占比將達到60% 甚至更高。
「希望后續圖森新的域控解決方案,在龍創海外商用車和乘用車市場也進行大力的推廣。」在發布會上,龍創設計董事長王珣對媒體說到。
此前,龍創設計曾獲得越南新能源汽車品牌 Vin Fast 的整車交鑰匙研發訂單。
其中,VF1 車型是越南國產的第一臺純電動車型,于 2021 年上市銷售,并于上市之初便取得了4 萬多臺訂單的成績。
龍創設計業務更側重于海外市場,而這也正和圖森相契合。
作為「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比起國內市場而言,圖森在國際市場的優勢更為明顯。
同時,在發布會上,圖森 CEO 呂程還透露稱,「后續,龍創設計也將致力于將高階自動駕駛集成于整體設計交付」。
域控制器海外市場對圖森而言,或許是商業變現的最佳賽道。
目前,國內市場中,域控制器「玩家」主要有四類,包括:
傳統外資 Tier 1,如博世、大陸、采埃孚等;
本土 Tier 1,如德賽西威,東軟集團等;
自動駕駛公司,如小馬智行,知行科技等;
整車企業,如特斯拉全棧式自研,蔚小理則和 Tier 1 開展深度合作。
國內域控制器賽道參與者眾多,作為后來者,圖森要在一眾舊主新王手中攻略市場,難度頗高。
同時,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車企對域控制器降本需求強烈,而這也意味著賽道的盈利空間受到壓縮。
一方面,作為后來者,市場攻略難度高;
另一方面,賽道內盈利空間壓縮,若無法實現規模化,則營收貢獻有限。
在這樣的情況下,側重于國際市場或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實際上,淘汰賽階段,避開國內市場繞道海外取得商業成功的案例此前也不少見。
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賽道也頗有此前智能手機百家爭鳴的味道。
而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白熱化競爭時,傳音手機便逐步轉變業務重心,開始轉戰海外,最終也取得了不俗的市場成績,避免了被淘汰和吞并的結局。
國際能源署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從 2020 年的 4% 增長至 2022 年 14%,同時預計今年將增長至 18%。新能源汽車全球市場呈現穩步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市場新能源滲透率仍然和國內有著較大差距。泰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約只有 2.6%,歐洲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較高,達 21.3%,但仍遠低于國內 34.2% 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
對于本身具備國際化優勢的圖森而言,走出去,廣闊天地,或大有可為。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0211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