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新勢力已經不算新了,但仍然有很多人不敢買新勢力的車,尤其是在威馬落敗之后。
除了擔心廠家倒閉售后無門之外,他們還同樣擔心用車體驗的問題。
這樣的擔憂并非毫無依據。《電動汽車用戶聯盟》最近調研了某一新勢力的車,智能駕駛水準一流,但做工粗糙,尤其座椅舒適性太差,滿意率只有47.9%,車主們叫苦不迭。另有某新勢力的車,夜間行車大燈像螢火蟲,車主們還得自費改大燈。
所以,始終有一部分人在等傳統巨頭發力新能源。而剛在11月22日開啟預售的一汽-大眾 ID.7 VIZZION,我想一定可以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
一汽-大眾ID.7 VIZZION 首發版車型預售價是237,777元,續航642km,定位是中型車,擁有B級車的尺寸C級車的空間,新車將會在大眾MEB平臺生產。現在預定,還能享受首發版車型限時6,000元保險補貼、有機會參加上市活動、限量ID.專屬交付禮盒以及正式上市后的其他權益。
前段時間,我們在廣州車展上看過實車,也獲取到了一些有關這輛車的不少有價值的信息,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01
始終保持微笑的大眾,再造經典
從20世紀中期的甲殼蟲,到現在的帕薩特、CC、Golf、邁騰等,在過去近100年的歷史中,大眾品牌為世界汽車工業貢獻了很多經典車型。
進入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大眾依然在外觀設計上追求經典,要能“常看常新”,具有“超越時間”的能力。
我們先來看幾張 ID.7 VIZZION 的外觀圖片:
怎么樣?是不是還挺好看?
在細節上,ID.7 VIZZION 最打動我的是它的微笑前臉,從第一眼看上去就,就非常平易近人。
后來,我們跟大眾產品團隊相關人員交流后才得知,原來這是他們有意為之的結果。“大眾的每一代設計師都認為,拉近人與人關系的最好方式,就是笑容。因此在大眾的諸多車型中,設計師都對車的前臉做了‘微笑處理’,讓車的前臉‘笑起來’,達到親近用戶的效果。”
除了前臉之外,ID.7 VIZZION還有兩處特別的設計:
其一,A柱底端前移,增加了駕駛員的前方視野;
其二,C柱位置略微靠后,避開了后排乘客頭部和掀背造型低點的重合,讓后排乘客擁有了更多的頭部空間;
其三,半隱藏式門把手,美觀又實用。
隱藏式門把手是現在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的主流設計,但也給很多用戶造成了很多困擾。
每年冬天,我們都會看到不少北方電車用戶因下雪導致門把手無法彈出的情況。
而ID.7 VIZZION 采用的是半隱藏式門把手,則不會有這樣的麻煩。
而且,半隱藏式門把手還解決了極端情況下打不開車門的問題,比如在小電瓶虧電、車輛遇到緊急情況隱藏式門把手不能解鎖的情況下,半隱藏式門把手可以通過手部力量輕松解開車門。
02
不止是燈光技術,更是燈光藝術
而與微笑前臉呼應的是搭載IQ.Light技術的貫穿式燈帶,這一設計不僅為整車帶來了“低趴”的運動視覺效果,也能與用戶產生眼神上的情感互動。
從造型上看,IQ Light LED靈眸矩陣大燈采用簡約的鉆石切割造型,里面有110 顆獨立發光單元。這么多的發光單元,不但能擴大燈組的照射范圍,還能讓大燈更加明亮、傳神。
IQ Light LED靈眸矩陣大燈可通過與攝像頭、光傳感器、高度傳感器、速度傳感器的配合,根據場景需要進行不同燈源組合變換,能夠及時照顧駕駛員的視野盲區。
比如夜晚行車過程中遇到了彎道,傳統車燈的光亮是直接照射到車輛前方,只能提供小角度區域照明效果。
但是IQ. Light 靈眸矩陣大燈可實現動態輔助照明,當它識別到轉向燈打開或者車輛轉彎時,將點亮光線昏暗的彎道路口,照亮轉彎前進方向。
在尾燈方面,ID.7 VIZZION 采用的是Surface LED 3D 貫穿式尾燈,燈亮的時候,是層層點亮的,更加具有層次感和立體感。
尾燈關閉時,也采用漸變式熄暗的效果,使整車更加靈動,與前燈交相輝映,讓人車交互儀式感徹底拉滿。
03
不隨時間褪色的車漆,誰人不愛?
除了黑白色,ID.7 VIZZION 新增了云杉青、冰柏藍、 楓葉紅、煙雨灰等相對激進的配色,這也符合部分追求個性的用戶的需求。
讓我們驚喜的是,一汽-大眾ID.7 VIZZION 在車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能夠向用戶承諾“三年不生銹,十二年不繡穿”。
這個承諾的背后,是大眾付出的四年努力和不斷的技術創新。
我們從大眾方面了解到,首先要把配備此種車身顏色的整車在佛羅里達大沼澤地暴曬36個月,也就是三年。通過此項考驗之后,還需要三次循環自然老化試驗,每次長達1600個小時,相當于67天,兩個多月。
經過這些過程后,ID.7 VIZZION 的漆面顏色和光澤度都沒有出現任何顯著變化,也沒有發生起泡現象,也說明這個顏色通過測試了。
嚴苛的試驗,再加上擁有世界領先的涂裝體系,所以一汽-大眾才敢保證“三年不生銹,十二年不銹穿”。
04
告別寒冬酷暑,一年四季如春
新能源領域流行全景天幕,但由于隔熱率和防輻射問題難以解決,做不好就會出現“在車里打傘甚至戴草帽”的搞笑現象,讓人又愛又恨。
但一汽-大眾ID.7 VIZZION 上搭載的Sky view智能光感天幕給出了一套更好的解決方案,在設計之初就通過材料和技術解決了這一問題。
這是Sky view智能光感天幕關閉時的樣子:
這是Sky view智能光感天幕打開時的樣子:
Sky view 智能光感天幕是由七層隔膜組成的,而現階段其他品牌車型的天幕中一般僅使用2-4層涂層,不僅沒有可變色功能,隔熱率、紫外線隔絕率也無法與一汽-大眾 ID.7 VIZZION 相比。
除了Sky view智能光感天幕,大眾在傳統智能空調的使用痛點基礎上,也做足了文章,研發出了Smart Air 隱藏式智能空調科技,而 ID.7 VIZZION 是首款搭載這一技術的車型。
不同于傳統空調撥片,Smart Air 隱藏式智能空調從視覺上看更簡約美觀,它采用了兩組撥片自由控制空調的左右、上下擺動。
Smart Air 隱藏式智能空調也比傳統空調更智能,它內置了“氣候控制系統”,如濕度等氣候傳感系統,可自動識別車內光照環境,濕度環境、溫度環境,該空調系統可根據光照和溫度智能控制風量,根據濕度和溫度智能開啟防止起霧、起霜功能。
這套空調系統還具有記憶功能,可按照記憶設置,根據不同乘客身高調整出風口高低,系統還會對駕駛者的習慣進行記憶,以保證在下次用車時提供駕駛者最佳的溫度環境。
05
空間設計打破常規,拉風又實用
一汽-大眾 ID.7 VIZZION 在內部空間設計上使用了“貝倫斯式”的設計理念,簡單說就是“造型,為功能服務”。
在這種設計理念下,ID.7 VIZZION 的整個內部空間呈“網格式”,車內線條以直線和銳角為主,在沿襲大眾家族內飾設計語言的同時,對各功能區進行分體規劃,車內各元素工整、簡約地羅列其中。
對掀背車型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這種車型造型確實好看,但因為尾部的大溜背,后排頭部空間被壓縮了,所以后排乘員的乘坐體驗一般都不理想。
但一汽-大眾在保證掀背角度不變的情況下,通過調整車身以及后排座墊的仰抑角度解決了這個問題,使得后排頭部空間達到了959mm,腿部空間1041mm、肩部空間1413mm、臀部空間1368mm,車內凈值空間達1910mm(前排司機前腳掌到后排乘客坐姿中心的距離,反映真實的駕乘空間感),是同級優秀的水平。
與此同時,掀背的設計,也為一汽-大眾ID.7 VIZZION 帶來了同級更優的儲物空間。
它的后備箱容積為521L,開口達1036mm,在二排放倒的情況下,后備箱空間可拓展至1629L,露營需要的鍋碗瓢盆、帳篷支架、魚竿、嬰兒車等都能輕松放入其中。
06
看不見的,往往最重要
ID.7 VIZZION 的車內環境是按照母嬰級標準來的,從研發之初,就嚴格按照中汽中心 CA-HII 中國汽車健康指數五星標準進行研發。
在內飾選材方面,ID.7 VIZZION 采用了“MDI水性記憶海綿”、LASD 水性墊片和優質吸音棉等,打造出一個非常舒適的乘坐環境。
MDI 環保發泡化料、水性墊片都是行業最高級別,其中,MDI 水性記憶海綿材料擁有良好的親膚感,沒有對身體有害的成分,從根源上減少了有害氣體的產生。
通過采用頂級環保材料、實時空氣監測、雙層濾芯、配備負氧離子發生器等多項科技創新,ID.7 VIZZION 車內甲醛含量符合母嬰安全標準,達到國際標準值的十分之一,以及最嚴格芬蘭室內 S1 限值標準的四分之一。
為營造更安全健康的車內環境,ID.7 VIZZION 還采用了大眾第三代空氣監測系統 Clean air 3.0,可實時監測車內外空氣質量并自動切換內外循環,阻止污染物、PM2.5 顆粒進入到車內。
這些都是看不到的點,但卻和日常用車息息相關。
總結:它不刻意顯山露水,但實力無處不在
如果我們把 ID.4 和 ID.6 看作一汽-大眾發力新能源的 1.0 時代產品,那么如今的一汽-大眾 ID.7 VIZZION 則是 2.0 時代的誠意之作。
這車值得說道的地方還有很多,我們今天講的只是一輛車最基本的一些品質,但它已經足以動人了。就像看一個人的修養,我們要看TA舉手投足的細節,看一輛車的修養也當如此。
前面提到的很多細節,其實并不是普通的基本品質,而是廠家站在用戶角度,非常用心地打造出的產品點。也正是這些不經意間展示出來的細節,才彰顯出了這款車的厲害,它不刻意顯山露水,但實力無處不在。
無論作為消費者,還是行業觀察者,我們都樂見這樣的產品推出市場,期待它的后續市場表現。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用戶聯盟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1392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