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四化的推動下,近幾年汽車行業發展極其迅速,尤其是智能化和電氣化領域,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新能源車產業也是持續變化,整個產業鏈逐漸成熟,資源也在往頭部車企集中等。
這種時代背景下,對于有實力的車企來說,自研三電技術尤為重要,因為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打造有韌性、可持續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車市場中占有主動權。
對此,長安汽車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在第二十一屆廣州車展發布電池品牌——長安“金鐘罩”,正式進軍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對于長安汽車而言,這是繼發布新能源香格里拉計劃、智能化北斗天樞計劃、全球化海納百川計劃之后的又一個大動作,也是長安汽車打造世界一流汽車品牌邁出的關鍵一步。
自研動力電池具有重大意義
眾所周知,近些年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等產業成果正在快速普及,同時整個產業的發展也呈現出三個新特征,分別是新能源產品供給規模將超過需求總和,供給側已不再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短板;我國已培育形成一大批優質的“大三電”和“小三電”零部件企業,新能源產業鏈基本成型;新能源銷量TOP10的車企占據了接近80%的市場份額,優勢企業的集中度不斷提升。
由此可見,伴隨著新能源車產業的發展愈發成熟,未來也將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鑒于此,長安汽車高度關注產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關注技術迭代,尤其是“電池系統”技術的發展、關注供應鏈的韌性及可持續性、關注產業生態可預期的規則秩序構建。
確實,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車的核心部件,也是車輛的成本大頭,誰掌握了核心技術,誰就能掌握定價的話語權,誰就能在廝殺激烈的新能源車市場擁有更多生存的底氣,以獲得可持續發展。基于此背景,長安汽車帶著“金鐘罩”品牌,自研制造動力電池,補齊新能源供應鏈拼圖。
從品牌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來看,長安汽車自研動力電池也具有很大意義,畢竟在新能源香格里拉計劃推進下,長安汽車已經布局了長安啟源、深藍汽車、阿維塔三大電動品牌,打造出大、中、小三大純電專屬平臺,累計上市阿維塔11、深藍S7、長安啟源A07近30款新能源產品,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也是相當巨大,所以從自身需求角度來考慮,長安汽車親自下場布局動力電池產業也是十分有必要。因此,長安汽車發布自研電池品牌“金鐘罩”,既是行業趨勢,也是長安汽車長線布局的重要體現。
金鐘罩全方位解決用戶焦慮
電池品牌“金鐘罩”的發布,能夠為長安汽車打通整車與電池之間的融合,補齊長安汽車在新能源供應鏈的拼圖。據了解,“金鐘罩”擁有長壽命、真安全、超高效、快補能等特點,可以全方位解決用戶在能量密度、充放電效率、循環壽命、低溫性能等方面的焦慮。
長安汽車的電池規劃是聚焦解決補能效率、本質安全、全溫域全場景應用、人工智能及大模型的應用等問題,不斷帶來領先的技術方案。具體來看,長安汽車會升級液態電池,提升補能速度,在超充趨勢下快走一步,應用3C、普及5C、預研7C是大方向,實現充電7分鐘,續航400公里,加速進入充電和加油一樣的時代。
同時,長安汽車還會深耕半固態、固態電池,目前已經基于整車需求,正向開發固態電池,從源頭的環節解決用戶的需求焦慮。而針對安全性能的痛點,長安汽車將應用包括軍工標準的新型隔熱材料、微核高頻脈沖加熱技術在內的尖端技術。此外,電池的云端大數據還可以實時計算,實現毫秒級安全風險感知,全方位守護電池全生命周期安全。
新型電池方面,長安汽車也正在開展鋰硫電池、金屬電池等新型電池的原型電芯設計,預計能量密度將突破1300-1500Wh/kg,力爭在2035年實現搭載應用。作為對比,根據業內機構近日發布的《202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2年我國國產純電動乘用車搭載的動力電池平均能量密度是142.6 Wh/kg。這意味著,一旦長安汽車實現了其設定的能量密度目標,則其電動汽車續航將較目前市面上的車型有翻倍甚至多倍增長,屆時可極大緩解甚至消除用戶的里程焦慮。
除此之外,長安汽車還基于用戶思維,對新能源汽車的“性價重體比”進行了大數據分析,建立了一套模型,并開發形成了“新能源消費者獲得價值指數(CVI)”。按照這個模型的數據統計方法,目前市場上某主流純電SUV標桿車型的CVI約為52,某主流插電標桿轎車的CVI值約為23。而長安汽車相對應的新能源產品,到2025年CVI值將分別達到95和40,后續每2年提升5%-10%。相當于用戶的滿意度將會逐步提升。
總的來說,長安汽車的電池規劃就是全方位守護電池全生命周期,一系列先進技術加身,既能有效解決新能源車的續航和補能焦慮,同時出色的安全設計還能讓人感到安心。
將打造可再生能源生態圈
一切成就并非偶然,長安汽車在電池領域多項硬核技術也不是一蹴而就。早在2017年發布新能源香格里拉計劃后,長安汽車已經開始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并持續鍛造三電技術長板。
目前,長安汽車已經掌握核心技術180余項,累計申請580項專利,并推出七合一超集電驅、七合一智能整車域控制器、新一代電池集成、新型高效熱管理等硬核技術。可以說,現在長安汽車已構建成熟完備的研發管理、產能管理、供應及營銷管理體系,這能為“金鐘罩”品牌的動力電池技術賦能。
此外,體系力強大的長安汽車還組建了先進電池研究院,擁有電池研發人員1200余人,未來還計劃將投入100億來壯大研發團隊實力,并計劃到2024年團隊人員增加至3000人,從而為市場持續帶來性能更好的動力電池。
在動力電池產品布局方面,長安汽車也發布了一系列規劃,計劃在2030年推出液態、半固態、固態等8款自研電芯,形成不低于150GWh的電池產能,其中首款標準電芯會在長安汽車與寧德時代合資的全球領先工廠投產下線,以及首款CTV技術將于2024年開始量產,實現成組效率≥86%。
需要一說的是,長安汽車的目光并不只是停留在電池層面,還打算通過技術、產品、商業模式的拓展,以“能源”為主線,打造有競爭力的可再生能源生態圈,形成能源生產、存儲與利用的產業閉環,實現全產業鏈價值的最大化。
結語:
作為新能源車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的表現與車輛的性能和成本直接掛鉤。因此很多車企都下場研發制造電池,只可惜在自研電池賽道上,多數車企只是叫口號,僅有少數車企下場真干,顯然,長安汽車屬于后者。已經進入第三次創業的長安汽車,其憑借過硬的品牌體系力,再次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如今“金鐘罩”發布后,長安汽車也將靠著雄厚的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在動力電池領域持續深耕,將新能源車的三電核心技術充分掌握在自己手里,進一步提升品牌競爭力和市場話語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阿喵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1394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