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車企與供應商的關注重點已從電動化向智能化轉移,從“堆硬件”卷到“拼成本”,希望占領新的高地。
2024年1-6月L2及以上車型整體滲透率為53.06%,進度神速,先于電動化50%的滲透率。其中,20-30萬元價位區間智駕滲透率最高,該價格區間內L2及以上的滲透率超過80%;但在30萬以上市場,智駕滲透率僅有70%,原因是合資豪華品牌仍占據市場份額,但其智駕滲透率相對較低,未來新勢力、自主品牌等挑戰者份額上升,及合資品牌提高智駕水平,將有效提升這一細分滲透率;而作為汽車主要消費市場的10~20萬車型中,L2及以上的智能駕駛的滲透率僅51.73%,由于這一細分市場競爭激烈,在智駕技術提供的消費者體驗無明顯提升的情況下,OEM主動提升這一細分滲透率的可能性較低。
目前來看,僅具備高速NOA功能、不具備城市NOA功能的車型滲透率較低,而在日常的用車情境下,高速場景的使用率遠低于城市低速場景,因此未來車企可能會逐步摒棄只具備高速NOA的車型方案,而通過更高階的城市NOA方案覆蓋高配/高端車型甚至所有車型。從車企成本端看,區分高速NOA、城市NOA等不利于車企分攤自研智駕的開發成本。
傳感器層面,目前低階智駕傳感器方案變化不大,以1R1V的方案為主,其次為3R1V和1V的方案,但NE判斷,隨著攝像頭感知能力的提升和中高階智駕的快速滲透,未來通過單攝像頭、無需前向毫米波雷達輔助即可完成ACC+LKA功能的傳感器方案比例會有所提升。中階智駕傳感器方案中,使用雙目或者兩顆單目作為前視感知主傳感器的比例上升較快,通過5R2V的行車方案來完成ACC+LKA+ALC/HWA的比例提升明顯。
高階智駕方案使用雙目及三目的多顆前視攝像頭的趨勢與中低階方案趨勢一致,其中攝像頭感知采用6V(雙目前視+4顆側前后)與7V(雙目前視+4顆側前后+1顆后視)的比例較高。目前高速NOA基本上通過多顆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的組合方案即可實現,激光雷達的參與度較低。而目前來看,除了特斯拉采用純視覺的方案外,其他車企的城市NOA對激光雷達還是必選項。根據NE判斷,隨著國內車企與智駕方案商視覺感知算法能力的增強,疊加降本訴求,未來一段時間內帶激光雷達的多傳感器融合方案與純視覺方案會并存。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NE時代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444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