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之前,由于本文用照片全部為筆者原創拍攝,時間跨度達2年。部分照片拍攝環境復雜導致畫質不均,敬請見諒。
2014年北京車展期間量產版騰勢外觀1
自2008年北京車展上比亞迪第一代混動車F3DM驚艷亮相后,因其出色的性能和低廉的價格吸引了包括大眾、博世在內的德國車廠的注意,戴姆勒也包括其中。2010年早些時候經過幾輪談判后兩家車廠決定設立合資公司,由比亞迪提供電池組件和電動機以及大部分電器備件,戴姆勒則負責車身制造、分系統總裝以及整車質量審定等工作。2012年北京車展期間,比亞隊戴姆勒合資公司將騰勢的概念車公開展示。2013年騰勢的測試車諜照開始充斥于網絡。2014年北京車展,騰勢商品車公布售價,這預示著這款中國造的德國電動車正式進入市場銷售。
2014年北京車展期間量產版騰勢外觀2
騰勢的上市意味著中國電動車市場甚至世界范圍的電動車市場,將進入更加慘烈的競爭階段。從個人角度來看,騰勢的外觀采用兩廂半結構,與國內競爭車型相比,并不是令國人容易接受的造型。
精致的內飾,恐怕是具有比亞迪血統的騰勢必須具備的賣點之一。深色儀表臺上蓋搭配仿桃木飾板以及米色下飾板,似乎這才是奔馳的一貫作風。配合“高大上”的范兒必須還要鑲嵌鍍鉻裝飾亮條才算功德圓滿。
采用全觸摸屏控制中央顯示系統,將自動空調、音響設定、地圖導航、車載設定集于一體,既可通過獨立鈕也可直接在屏幕上觸摸操作。話說這套系統真心好用,無論是按鈕還是觸摸屏的敏感度都較比亞迪現有類似產品更勝一籌。
四幅面多功能方向盤為全系騰勢車型標配。左側控制音響選擇、右側調節藍牙耳機,用起來人性化不說各按鍵阻尼柔和。
全液晶組合儀表,藍色顯示風格與整車色系搭配相得益彰。組合儀表可顯示剩余電量、里程時速和功率輸出等主要信息,而對于車門開啟未關閉、續航里程、室內外溫度、時間日期和車輛故障代碼等綜合信息,則見縫插針的布置在主儀表顯示區域周邊。
騰勢的細節驚喜1:
全景組合儀表顯示的細節很精致,在夜間駕駛時冷色調的藍黑色系不易產生視覺疲勞,有助于駕駛員在極短時間內讀取更多數據。
與比亞迪e6電動車的換擋相似,騰勢的換擋桿只具有D(前進)擋、N(空)擋、R(倒)擋和P(駐車)擋。各檔位在切換時均會自動回落至原始位置。P擋按下,指示燈長亮意味著車輛進入駐車狀態。
騰勢的細節驚喜2:
被鍍鉻亮條包裹的空調出風口,無論是關閉按鈕還是風向調節按鈕,都體現出的優異的質感和奔馳的品牌實力。
左前部綜合開關(反向盤左側儀表板)分別控制霧燈、后尾門開啟和外后視鏡角度調節/關閉等功能(繼續被鍍鉻亮條裝飾)。
騰勢的細節驚喜3:
就好像只要懸掛奔馳LOGO的車型,即便是20萬的C180,他的養護費用都要參照200萬的S350一樣昂貴。騰勢的儀表臺與奔馳家族其他車型一樣都要使用軟材質覆蓋。
安裝在與儀表臺相同配色風格門內飾板上的左前門開關,四門玻璃均具備一鍵起降防夾功能。
騰勢的細節驚喜4:
車頂開關,不僅僅有兩組室內燈,還集成了安全帶警示燈和眼鏡盒。
如上圖所示,當乘客做進副駕駛座椅且未系安全帶時,車頂開關總成上就會顯示紅色警告燈。
4642*1850*1642(毫米)的長寬高以及2880(毫米)的軸距,讓騰勢在空間上擁有極大的殺傷力,這對于喜好大空間的國人來說,2880(毫米)的軸距就意味著第二排座椅的腿部空間優勢成為騰勢的亮點之一。
上圖是1850(毫米)身高的俄羅斯作者,坐在駕駛座椅上微拍騰勢的組合儀表特寫。從其腿部伸展的姿態來看前排座椅空間是OK的。
騰勢后排座椅空間也是各種OK。
對國人來說后備箱已經不再是車輛配置的一部分,更多的是私密空間的代表。騰勢的460升后備箱容量可以收納更多精英車主們的內存、硬盤和主板。
2013年晚些時候,筆者在比亞迪深圳基地拍攝到的騰勢重度偽裝測試車特寫。無論是車輛外觀還是造型,幾乎都與量產版相差無幾。
雖然粘貼了偽裝飾條,但兩廂版的尾部特征表露無遺。
同為測試版騰勢多功能方向盤裝的是比亞迪S6的配件。
正在比亞迪15事業部測試的騰勢中央多媒體系統的倒車影像功能。
騰勢的發動機艙被鋁合金輕質護板所覆蓋,原本的防塵功能被弱化,更主要的是體現出“高大上”的身份,以迎合潛在客戶的口味。
騰勢的細節驚喜4:
電動機控制總成的傳感器線束包裹精良密封完整,地線接頭異常精細。
盡管騰勢宣稱整車所有子系統為全球優質供應商采購,但從比亞迪方面了解到,騰勢的動力總成以及電池組件全部由他們生產提供。當然在做工和細節上為了滿足戴姆勒的苛刻要求達到了精益求精、前所未有的標準。
比亞迪生產的制動總泵帶真空助力器填充DOT4級別制動液,更換周期或為4萬公里。騰勢的動力總成是電動機和電池組件,但制動系統采用與傳統車相同的油壓傳遞制動輔助系統。
上圖是騰勢發動機艙內減速機的左懸置支架特寫。鋁合金材質支架鋼性固定于減速機上并用橡膠緩沖。輕量化的鋁合金可以減少來自分系統對整車重量的影響,并減少在減速機工作時對車身震動的反作用。而橡膠緩沖的設定會進一步隔離震動傳遞之駕駛艙,影響載員的舒適感。
騰勢的發動機艙內保險盒,看似做工一般但是在用料上卻體現出一股濃厚的“德”味兒。
全部采用海拉提供的保險小組件和繼電器,這在成本和質量上絕對超過了國內合資車普遍使用的“滬工”和“松下”一級的備品。
上圖是來自于官方宣傳資料的騰勢動力總成特寫。可以看到全鋁合金的電動機總成。究其根本這臺來自比亞迪e6的電動機最大功率或為86千瓦,最大輸出電壓460伏。
騰勢的充電接口隱藏在車頭的發動機艙前格柵的LOGO標牌下。
按下車內控制按鈕,即可向上開啟充電接口蓋板。
騰勢的充電系統由ABB提供,即可在自己的快速充電樁1.5小時內充滿電,又可使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的標準充電系統。
由ABB提供的騰勢壁掛式充電樁,在標準上和協議上與比亞迪電動車相兼容。來自騰勢官網的信息表明,在2020年之前將會在全國范圍內安裝ABB制造的各型充電設施。
以上是騰勢給出的幾項充電方案,可以看到最具誘惑的ABB超級充電系統,可以在小于1小時時間內充滿電,而使用家用電的充電周期為32小時。
被兩段式護板包裹的騰勢前懸架和前副車架,看不到裙下的任何端倪。
這是筆者2013年10月在比亞迪深圳基地拍攝到的騰勢測試車的前懸架特寫。帶有前副車架并采用麥弗遜式結構。
騰勢的后部懸架采用與北汽E150 EV電動車相同的扭力梁式半獨立架構。
螺旋彈簧與減震器分離設定。
騰勢的電池組件布置在駕駛艙底下。與比亞迪e6、北汽E150EV、江淮iEV電動車的布局相同。
騰勢的電池容量為47.5度。從上圖可以看到整套電池組件被鋁合金材質保護套包裹。
額外的保護系統,更是騰勢電動車特別設定的。在材質和結構上加強抗異物沖擊,防泥沙雨水侵蝕的能力。
無論是對騰勢的研判還是在車展上漢斯們反復強調的話術,從中不難看出騰勢在安全性上尤其是整車結構以及電池保護上都煞費苦心。在比亞迪e6以往發生的幾次事故中,或是競爭對手或是某些無良媒體,借此魚目混珠的質疑電動車的安全性。而騰勢無論是動力總成還是電池組件都是來源于比亞迪e6的相關配件。那么嚴謹的德國人在對e6做出了幾輪全面評測后,欣然取其精華似的接受了e6的優勢。
根據某位車圈大拿的分析,未來3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期。廠商、社會以及終端客戶對電動車的熱情或將趕超歐美日等市場,但駕駛這些電動車的人們似乎并不能真正懂得電動車與傳統車的區別,在他們看來只是需要按時充電即可享受低廉的用車費用。唯獨對電動車的操控方法以及維護的特殊性不容易建立起一個安全的完整概念。那么就需要廠商在電動車日常使用和維修養護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以便應對特殊的中國消費者。
騰勢的300公里續航里程、1.5小時的充電周期,精致的內飾和崇尚實用的外觀,都是其難得的驚喜。比亞迪制造的騰勢,或許這么說并不確切,但其近乎于技術牽引(使用目前掌握技術和成熟的配件體系,堆徹的新車型)的設計思路,使用了源于三菱COLT的廂式車身理念(大空間、簡便的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懸架系統)。動力總成和電池組件以及傳動系統都是移植自比亞迪e6成熟配套系統。車載電器等子系統由比亞迪根據騰勢設計團隊制定的技術框架提供。內飾和車輛安全系統由騰勢或自行制造或授權其他供應商生產。這樣的研發體系,可以在較短周期內采用成熟的子系統研發出一臺技術可靠質量過硬的新車型。準確的描述,騰勢由比亞迪生產的動力總成、全球供應商提供的備件,戴姆勒負責成本核算和質量管控,最終合作完成。當然在比亞迪與戴姆勒的合作中,戴姆勒一直嘗試獲得更多的電池技術,比亞迪更期望通過合作獲得戴姆勒在質量管控制造工藝上的寶貴經驗。從騰勢的車輛技術來看,騰勢的前后懸架較為落后,與e6的前后帶有副車架的多連桿懸架不在同一技術層面上。
無論如何騰勢與e6有著理不清的淵源。從研發理念上看,騰勢采用的技術牽引設計形式,e6則是屬于費時費力的型號牽引的技術范疇(采用先設立車輛參數,然后再去研發相關技術,通過較長周期進行技術驗證和試車測試研發的新車型)。從技術層面上看,騰勢在動力上依然采用12伏蓄電池作為建立啟動工況的動力源,e6則是完全擯棄了低壓蓄電池完全使用鐵電池通過電壓轉換成為啟動與行駛動力源。
從筆者的角度看騰勢:
驚的是:36.9-39.9萬元售價(全國各地區補貼不均,最高可達11.7萬元),目標直指那些中國精英人群。奔馳(戴姆勒)的品牌號召力,良好的售后服務系統,精致的做工和出色的車輛參數,成為年銷量目標過5000臺的堅強保障。
喜的是:全車大量使用比亞迪自行研發的配件,尤其是磷酸鐵電池、電動機以及管控系統。這說明來自e6平臺的技術與經驗被戴姆勒充分認可并加以應用。反向證明了比亞迪的電池技術在一定前提下擁有的無比競爭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列寧格勒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31299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