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特約作者 楠木)我是北京200多萬搖號大軍成員之一,如果搖上號,本打算買一輛節油效果不錯并且質量有保障的小排量汽車(比如長安奔奔1.0L),用于市內上下班代步。關注新能源汽車,始于2013年12月比亞迪秦的上市,看了該車的性能,確實為國產汽車制造技術的進步高興了很久。百公里加速5.9秒幾乎秒殺70萬以下的汽車,對于坐滿人將近兩噸重的汽車百公里油耗卻僅為1.6升,也很吸引眼球。于是,興奮之余我逐漸開始了解新能源汽車在北京的具體購買問題。
今年2月份,北京單獨設立新能源汽車搖號池,我毫不猶豫地把小客車指標切換到新能源指標。當月中簽后,我開始關注目錄里的汽車,試駕過比亞迪E6、江淮IEV4,北汽E150EV和騰勢,總體感覺,從汽車性能看,以上品牌的純電動汽車都已經具備了良好的操控性和安全性,使用起來也比較方便,補貼后的價格很實惠,唯一的不足是充電問題。但困惑的是,北京有關新能源汽車的配套政策和中央政策經常不一致,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沒有進入目錄也沒有補貼,但中央卻明確該車屬于新能源車,這導致我無法斷定較好的購買時機,所以,我對目前的新能源汽車購買事宜持觀望態度。但不會太久,年底前我肯定會出手,傾向于能把購買風險成本控制的較小而又具有多年生產經驗的產品,如江淮和悅IEV4,但由于某些“你懂的”原因,去北理工充電,江淮和悅IEV4不能享受北汽電動的免停車費待遇,這類人為制造的“保護”現象還很多,相信會逐漸消除。
我對目前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個別政策有些不理解,為了吃透政策,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討,提高認識。
第一,“必須有車位,一車一樁,樁隨車走”的原則是否合理?
通過對50個具備北京市新能源汽車購買指標的人進行網絡抽樣調查,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人有空余車位人占總人數的2%,有車位但目前正在使用的占總人數的10%,沒有車位的占總人數的82%,其他情況占6%,這就是說“必須有車位”這個條件對于推廣純電動汽車可能會造成新的障礙。
另外,“一車一樁,樁隨車走”這樣的原則讓我想起了美國紐約,富人有錢都搬到郊區有自家院子,窮人擠在市區住公寓鴿子籠,而北京剛好相反,富人大多數在市區住鴿子籠,窮人大多數在郊區還是住鴿子籠,“一車一樁”看來美國較為合適,在中國簡直就是災難,這必然造成新的矛盾,進一步阻礙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為此,我們是否可以考慮加大住宅小區充電樁的建設力度,讓老百姓一出家門就看見能用的充電樁,本身就是一種務實的推廣和有效的宣傳,也許這比補貼效果更好,當然,這更需要政府和有關部門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克服困難,不怕麻煩,有時候有效的手段也許會增加公共機構的工作量,但想省事必然會降低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對于減少大氣污染,現有保有量汽油車置換成新能源汽車見效快,還是新能源車費半天勁推廣見效快?
目前北京保有量約560萬輛機動車,其中新能源汽車不到千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公交車、出租車和環衛車等特種車輛。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改善大氣環境、減少污染,然而增加的新能源汽車并沒有減少大氣污染,因為燃油車保有量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政府如果將更多的補貼到燃油車置換成新能源車項目上,將會逐漸減少從燃油汽車增量,甚至減少保有量,真正的做到減少大氣污染。
第三,財政經費用在補貼上見效快,還是用在充電樁建設上見效快?
目前,新能源補貼基本上都用在了新車購置上,我不想再爭論那個古老的命題“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先建充電樁還是先推廣新能源汽車”。我的想法是雞生蛋是對的,蛋生雞也沒錯;推廣新能源車是對的,積極建樁也沒錯。
推廣新能源汽車和建樁相互促進,不是相互矛盾的,顯然目前賣車做的有些過于積極,過于在乎賣出去多少車,建樁這類基礎設施軟環境做的卻滯后很多,為什么呢?也許賣車能夠讓政企都得到好處,但建樁工作屬于基礎設施建設,目前賺不到錢,此事公益性大于商業性,長遠利益大于眼前利益,但建樁這件事能得到利益最多的是響應政府號召積極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老百姓,老百姓給車充電的軟環境主要靠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和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打起精神來,將推廣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平衡一下,即新能源補貼更多的向充電樁建設傾斜,這部分納稅人的錢更多的用在充電樁建設上,也許公益性含金量更高。
第四,懲罰物業,扣分見效快?還是獎勵物業加分見效快?
物業公司作為營利性機構,必然權衡商業利益,北京市政府希望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讓住建委對不配合安裝充電樁的物業公司進行懲罰。物業當然怕懲罰,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物業公司作為營利性機構更喜歡追逐利益,那么為什么不變懲罰為獎勵呢?這樣更能利用市場這個無形的指揮棒,讓無利不起早的物業公司提高建樁積極性,而且不易造成矛盾,一句話,此事“宜疏不宜堵”。
另外,我想做一個不太成熟的邏輯推理,結束我對新能源汽車的雜感。
什么時候新能源汽車算是推廣成功?也許補貼沒了,稅不免了,新能源車照樣銷量和汽油車差不多的時候算是成功吧;什么時候新能源車銷量能和汽油車差不多?那要看公共充電樁個數比加油站的加油槍個數還多,畢竟目前充電比加油慢;什么時候公共充電樁會比加油槍多?那要看公共機構的引導力度、智慧和創新;什么時候公共機構能做好這件事?那要看公共機構的領導和工作人員自己家是否買新能源車;什么時候他們自己家買新能源車?那要看他上班的院子里有充電樁(必須是自己掏錢給私家車充電),畢竟他們也住在鴿子籠里;什么時候他們院子里有這種充電樁?別急,再給他們點時間,畢竟人家要仔細認真的研究一下,就像我們也要研究一下買不買新能源車,他們決定了,我們也就不觀望了。
最后,我想說一下自己小時候的夢想,擁有一輛能開上馬路的電動小汽車,如今快實現了,心情還是很不錯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楠木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3440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