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特約作者 無邊落木)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目前存在“質與量”兩方面的缺口,既存在充電設備功能不夠豐富的“質”的問題,也存在充電基礎設施數量不足的“量”的問題,不妨借鑒“互聯網思維”推進充電設備的智能化水平、緩解充電基礎設施不足的困局。
一、 充電設備智能化
2014年,家電智能化已走上高速發展的道路,各家電品牌先后發布智能產品或智能操控系統,一時間“智慧生活”、“智能家居”、“智能互聯”等詞匯成了家電行業發展的關鍵詞。雖然在過去的幾年內,包括冰箱、電視等智能電器在市場上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困境,甚至出現“理念深入人心,價格高高在上”的反差,但這也反映出消費者對生活智慧化的強烈需求。這也啟迪著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增加充電設備的智能化水平。
用同樣的視角來審視一下充電設備,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充電設備技術水平差距不大,但價格還是有一定差別的,區分其優劣的重要指標主要為可靠性和便捷性。可靠性主要取決于系統搭建的水平和經驗積累,換句話就是,設備實際使用數量越多、系統搭建越合理的廠家,充電設備的可靠性往往越高。便捷性主要是指用戶體驗,隨著全社會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消費者對各種設備的智能化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充電設備設計時融入更多人性化、智能化的元素,消費者的便捷性體驗就會越好。
華貿中心充電站交流樁
近期媒體密集報道了北京富電公司在華貿中心建設的智能充電站于2015年1月19日正式投入使用,雖然該站的充電設備在技術上并沒有新的亮點,甚至為了減小體積而采用了準確性稍差的芯片計費,但其著力宣傳的手機APP預約、掃描二維碼充電或非接觸式卡充電、銀聯或微信或支付寶結算等,無疑在充電設備的便捷性和科技性上做足了文章。
筆者預判,未來充電設備在預約充電、身份識別、遠程監控、在線支付或閃付、故障診斷、系統升級等方面的智能化需求會越來越強烈,這也是充電設備提高便捷性和科技性的必然要求。
二、 閑置充電設備共享
近年來,以“汽車共享”為理念的P2P租車模式在國內各大城市日臻火熱和成熟,涌現了PP租車、友友租車、cocar租車、凹凸租車等品牌。P2P租車模式可以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安全、經濟、便捷和個性化的租車服務,該模式還在嘗試建立保險機制、私家車車輛管理系統和道路救援等配套服務。P2P租車模式可以將私家車的閑置時間與租客的用車需求結合起來:車主在安全掌控自家愛車的基礎上,招租養車;租客在便捷用車的前提下,低價享受私家車的駕乘體驗。P2P租車模式正是“互聯網思維”的典范,既減少了城市新增車輛的需求,又滿足了消費者享受私家車駕乘體驗的需求,開拓了一種解決資源緊張與提升生活品質矛盾的途徑。
P2P租車
那么,能否借鑒P2P租車模式,實現“充電設備共享”呢?這首先需要提高充電設備的智能化水平,充電設備需要實現預約充電、身份識別、遠程監控、在線支付或閃付、故障診斷、系統升級等功能,因此筆者預計充電設備提高智能化水平勢在必行。
實現了智能化僅僅解決了閑置充電設備“外界可知”的一環,但需求方不知道哪里有、何時能用閑置的充電設備,而供給方不知道誰想用、何時用閑置的充電設備,缺乏將兩者有效結合的另一環,仍然無法實現“充電設備共享”這一終極目標。
當前的現實矛盾
那么,如何借鑒P2P租車模式,實現“充電設備共享”呢?還需要有一個能夠將充電設備所有者和充電需求者聯系起來的平臺,不妨暫且稱之為“P2P充電平臺”,需要能夠將充電設備的實時狀態上傳或通過充電設備所有者確認閑置時段,實現“需方”能夠通過“P2P充電平臺”實時看到距離自己最近的“供方”,做到閑置充電設備的共享。
閑置充電設備共享示意圖
三、 前景
2014年下半年起,政府已多次出臺文件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充電基礎設施,但目前尚停留在“曲高和寡”的階段。社會資本都在策劃相關投資,但真正為了解決“充電難”而投資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的資本少之又少,市場魚龍混雜,帶有投機目的的行為似乎更多。
根據官方數據,截止2014年底,北京市已安裝的自用充電樁數量已超過1600個,公共充電樁也已超過1400個,按說服務僅有的1萬輛純電動汽車應該不至于特別緊張,但事實卻并非如此。據了解,導致充電緊張的原因主要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很多公共充電樁車位經常被燃油汽車占據,二是部分公共充電樁被電動汽車租賃公司長期占用,三是公共充電樁由于資金短缺而普遍無人維護維修,四是部分公共充電樁位置偏遠不利于使用,五是公共充電樁的利用率普遍很低。由于是公共充電樁,因此這五個方面更多需政府牽頭解決,但提高充電設備利用率是可以通過商業化來運作的。
據悉,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從大力推廣電動汽車伊始就著力打造北京市電動汽車監控平臺,技術上應該不存在障礙,但為什么電動汽車消費者體會不到由此帶來的便利呢?簡單地說,一方面是該監控平臺“大而全”,另一方面協調能力有限、缺乏各方的配合。
因此,利用“P2P充電平臺”,將公共充電樁信息導入該平臺,在充分提高公共充電樁利用率的同時,也可以探索將自用充電樁信息導入該平臺,引入專業的投資管理方,專注于實現“充電設備共享”這一點,應該是解決當前充電難題的一個有效途徑。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無邊落木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37326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