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200,2014年12月16日上市,到2015年補貼減少了5000才提到車,我得承認,我的公里數應該是偏多的。其實我正常上下班每天也就80公里以內足夠了。但是只要有時間,春節、周末,我就必然要做一些遠行,一是體驗樂趣,二就是為了能夠洋洋灑灑地為廣大朋友交上這些文字,以盡新能源使用者先行者的義務吧。
實際上我用一個記事本每天記錄的信息如下:起始公里數,當天天氣和溫度范圍,途徑路段,駕駛程度自我評級,軌跡記錄等。但是最后,當我把厚厚的一本記事本放在一旁并決定不要用它的時候,我先是覺得有些悲哀,為自己一個月來的詳細記載覺得不值,后又覺得釋然,因為我畢竟不是專業的,又何必拘泥在每天的自己菜鳥般的各種數字里呢。
先給大家Show下我的小白,黑色貼膜是京東99活動送的,沒的選,質量不知道,烏漆墨黑的反正能抵擋點陽光。
充電中的小白:
不是專業玩車的,所以,只用文字少用數字,這樣,更客觀些吧。但是無論如何,也是帶了我私人的一些看法在內,給到有獨立思維的朋友做參考吧。
(不是處女座,但是仍然強迫癥一樣從90邁飛騰中降速然后靠邊停車拍下3000公里整數里程圖)
此時我正在德賢路北向南距離5環還有2公里不到的地方,看看我的拍照誠意吧。
關于續航:是的,作為新能源汽車,尤其純電汽車,痛點就在續航上。索性,我就先從續航開始吧。先說結論,基本上我認為,EV200在城市正常使用,北京冬季,可以達到180-200的續航。過夜沒有掉電情況,起碼過一兩夜是不會掉電的。不說具體數據了,我的測試方法就是兩部手機,一個百度地圖,一個專門的軌跡記錄軟件(個人隱私哈,就不分享給各位了,有些地方去了連老婆也不能告訴的,哈哈),早上出門記錄里程開始,晚上結束記錄里程結束,比對兩個手機里的軟件的軌跡測距。我個人的駕駛風格是中度吧,怎么說中度呢,就是我該快的時候就要超越別人(高速或者環線),該慢的時候絕不搶道。但是為了做測試,我分別也用了龜速前進以及激烈的駕駛測試(頻繁變線,啟停,急加速)。我個人得出的結論就是。一個在北京正常上下班的人,假如平時不怎么開暖風和空調,ev200新車頭一年,我覺得怎么也都可以安全的拿它當一個續航180公里的家用電器使用。但是如果您是一個喜歡超車,頻繁啟停急加速的朋友,那么這個誤差還是有的,我個人的感覺如果激烈的駕駛,續航會縮水5%-15%,也就是說,你只能續航在170公里上下,多數是170公里以內。低速,溫柔的駕駛我個人覺得不會帶來太多續航的增加(號稱續航240公里的那種開法鄙人真的無法像路障一樣測試)只能說低速溫柔駕駛會確保你可以足量當180-200公里續航的車去開。我在限行日和次日,分別忍受了兩天不駕駛,記錄顯示續航有輕微3公里上下的縮減,可以接受。并且我在兩天之后對剩余里程的駕駛和兩部手機的軌跡測距說明,EV200在擱置三天兩天的情況下,剩余續航基本可以保障。看到很多E150EV的朋友說E150EV次日早上開機就縮水30公里的情況目前第一年使用中還未發現。
[page]
關于充電:因為每個人充電方式和充電線路等都不一樣,這個沒什么可對比的。我安裝的充電樁,可以做到像北汽說的6-8小時充滿,但是這里是按照剩余幾十公里的情況說的(畢竟一般人剩余三四十公里心就怕了就趕緊充電了),我做過最極限的測試剩余里程5公里,這時候充電大概需要9個小時以上。不玩這么變態的基本上3-7小時都能充滿。這里有計算電費的朋友,呵呵,我個人在這個北京的冬天,偶爾開下暖風的人,百公里需要19度電,參考吧,也沒什么意義,只是希望那些聽了百公里耗電15度電宣傳的朋友明白一點,那說的是EV200電池的使用情況,論到銀子花錢的時候,你充電樁和線路有電耗,您開車時候得暖風吹玻璃的。有個使用小貼士給大家分享下,就是家用慢充口(加油口)那里,那個黑色彈片,金屬疲勞度有些問題,使用一個月左右,需要用手向外掰一下,否則,充電時候,你拉下加油口彈片開關,它也不能有效彈開。
關于充電樁:比較幸運,我的車和樁基本上前后腳到手完畢,沒影響使用,并且小區物業也比較配合,安裝過程也很順利。雖然很多朋友知道了,但是還是再科普下流程吧。確定好買車之前,需要先有固定停車位(買的或者租的)的證明蓋章,要獲得小區物業或者居委會蓋章同意安裝充電樁的文件。倆必須的文件。如果飛線不方便的兄弟,建議先搞定這倆文件,否則買完成不能安樁,飛線不方便……涉及到電路鋪設需要有有資質的施工單位行施工,華商三優是國家電網下屬公司(嗯嗯,今天不討論政治問題),它有資質。首次勘察確定基本線路和電纜長度等,二次勘察是確認圖紙,三次就施工了。前后22天。
給大家上個我的充電樁的圖:
是的,細心的兄弟會發現,我的充電樁和4s店里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據說是二代產品,比較一代產品形狀漂亮很多,而且而且,體積也輕巧輕薄很多(555~我按照第一代的充電樁尺寸訂做了一個巨厚無比的配電箱)。4s店里一般看到的家用樁是這個四四方方的綠箱子。
我訂做的傻大黑粗的配電箱:
所以,如果以后的兄弟也是三優施工安裝的,請在首次勘察的時候就問清楚到底安裝哪一款充電樁哦,好自己設計好配電箱尺寸,個人覺得配電箱的防水防盜還是有些用處的,并且,不幸中的萬幸哈,就因為配電箱做大了,當我行駛了半個多月之后,我發現,200公里的續航里程我是足足夠用的,也就是說,我根本不用在外充電,也就根本不用拔下我的充電搶,我就懶懶的變成……
哇咔咔,我平時的擦車抹布哇,喝一半不愿意帶上車的飲料啊……我的配電箱比較可憐,變成儲物箱了,當然,因為我續航夠用,連接充電樁這頭的充電搶我已經基本不拔了。小區地庫保安常年在,探頭也有,防盜的意義不大,對我來說,配電箱主要是存放充電搶和防止頑皮孩子觸電的的安全保障。建議有條件的兄弟最好也都自己訂做個配電箱。
PS配電箱下邊一定要留個洞洞哦,充電的時候配電箱還可以鎖上,充電搶簡單防盜哦。
[page]
關于導航和中控:北汽拿著個8寸的東西當個賣點。我來評價下吧。作為一個入門小車,這樣的配置真的有些奢侈,算是加分項吧。導航定位十分速度,基本秒定。但是精度和手機相比差一些,很多時候導航總是問你,你是在主路還是輔路,這一點,如果手機使用高精度定位的話,裝個百度地圖什么的,出現概率比較低,不過這也可以理解,畢竟GPS芯片外加GSM發射塔定位多重修復,肯定比汽車單一的GPS定位精度要好一些。最后吐槽下,那個中控如果打開了,如果你FM收音機了,是無法關閉的,我對這樣的設計比較無語。你如果只是想打開中控不想聽FM,那你只有用手機藍牙連接上點個歌然后再停止播放能實現。
關于駕駛:這個部分我可以重點說一下。200的提速真的讓我很感動。對比150汽油原型車,我花近一倍的錢,先不說麻煩是幾倍,就假設我每天不超過200公里續航足夠用吧,在買車之前,真想知道它強在哪里。但是在紅綠燈路口,當我左邊是個馬自達3,我的右邊是個索納塔的時候,我終于雄起一小次了。加速確實很快,當然,也許旁邊車根本就沒拿你當做對手,但是,就是快。但是的但是…….僅限70邁之前,過了70的加速,暴露了它是一款入門低端車的本質,加速性能好畢竟是電車的共有特性。而且,3000公里下來,總共我電費就3張多點兒毛爺爺,這一刻,內心多少平復了一些。但是,當你速度在80以上越來越高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有一些飄。
關于舒適度:這對于我之前開過飛度和伊蘭特的人來說,200的駕駛舒適度表現略差一些,但是可以接受。但是但是,200的后排乘用空間,真的是差,這個大家多次詬病,不重復多說了。我個人比較了一下,實際上單純比較舒適度,200可能還不如150來的好。
關于后備箱:?200有后備箱么?哦,我經常忘記它的存在。報告大家個好消息,兩個充電搶外加延長電纜30米,哇塞,后備箱還可以放幾個西瓜進去的。但是但是,如果你想學警匪片里把人塞進去……嗯,侏儒和12歲以下小朋友是可以的。
關于做工:這個大家如果內心里總是把200看成是一個14萬的車,那心里就不舒服了。我的自我心理調節是這樣的,我買了一個8萬的車,提前交了5年汽油錢。這么一想。8萬的車,再看200,就豁然開朗了。詬病:那四個車門,不認真關真的關不上,這年頭還要狠狠摔車門關門……亮點:電動折疊耳朵,真心喜歡,每次鎖車和開車門,享受的就是那一聲折疊電動聲,很有治療效果。
關于暖風和空調:先說暖風吧,畢竟冬天買的車,放熱比較慢,按照最高功率和最高風加熱,你也休想和汽油車一樣,但是可以保證北京的冬天了。對腳吹暖風那里,很差,你能感覺到暖風,但是腳不會因為你吹了20分鐘(最高功率最大風量20分鐘暖風,我他媽瘋了,呵呵,不要緊,家門口測試的20分鐘掉了9公里續航)后來想明白了,這個車的密封稍微一些也有關系。
空調制冷,沒錯,我是個瘋子,1月的北京。空調制冷可以和汽油車媲美,完畢了。但是200的廣告宣傳里那個PM2.5高級過濾的那個功能,實話,我沒太感受出來,內外循環切換的時候,會有莫名噪音響5秒以證明它有在工作切換。
關于底盤:提車一個月多,底盤有三次剮蹭,目測沒有太大問題。但是最低離地間距11厘米決定了大家要像開跑車一樣選擇出行路線,太爛的道路是危險的。如果一個坑,你覺得會刮底那一定就會刮,你覺得不好說,那我告訴你,多半會刮。
如果遇到下邊這個程度的路,兄弟們,尺寸我就不量了,自行判斷吧,請記得我的話,速度不要超過10公里每小時。
這種程度是安全的,但是也要慢哦。
[page]
關于那些廣告宣傳啊,評測里啊,賣點宣傳有,但是實際上沒有的功能:
那個能用手機遙控看充電狀態,打開空調和暖風的神奇功能是沒有的。現在大家能做的就是微信關注北汽公眾號查看充電進度和剩余時間,和之前一些文章里寫的裝個軟件能提前開空調等等那些有較大出入。有的人總是把這個功能和拿HDMI線接中控8寸導航電腦混淆,兩回事啊。但是買到手的200既然帶了這個物理按鈕,那想必就是后續應該下載個軟件就可以自然升級的吧。
那個給手機無線充電的功能,沒有的。石景山的銷售回答是說,輕享版有,輕秀版沒有。但是在別的店看到兩個版本的宣傳手冊,都不是這么表達的。最新的1月版不干膠貼紙的配置單里,是寫的“后裝”,是以后的兄弟才有的福利還是說新老用戶都給改呢?不知道,沒有答案。
我的200是這樣:
一些評測里,包括北汽的4s店里的MV的200手機無線充電是這樣的:
結語:作為新能源踐行的先行者,我們這些廣大電動車愛好者做出了犧牲做出了奉獻,國家也做出了很多優惠和扶植政策。作為北京的消費者,我們在不多的選擇中選擇了北汽200,這是一種信任,一種希望。廢話不多說,說回200,對比最近上市的逸動和iev5等車型,我個人覺得,200的競爭力還是有一些的。但是目前13.69的價格,仍然和廣大朋友的期望有一定出入。不過幸運的是,我們從競品的價格體系里可以看出,北汽這一次,沒有再玩之前的衛藍先鋒的變相降價策略,這本身是明智的,無論之后200的價格如何變化,我們驚喜它是一種正常的企業價格和競爭策略。作為產品,200在目前這個階段,我個人覺得還是比較值得入手的。但是作為市場營銷,北汽還有大幅度的上升空間。
作者何阿紋是北京EV200電動車主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HY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3779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