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wǎng)】(特約作者 九天塵埃)翻開北京風景年票的目錄,看著剩下為數(shù)不多的免費景點,位于密云的天門山和老象峰立刻躍入眼簾。這兩個景點相隔不遠,正好趁周末兩天去領略一下密云這兩個獨具特色的景點。初步?jīng)Q定先到天門山去看看當年二郎神挑扁擔的時候落入凡間的扁擔眼,晚上投宿密云,第二天再去老象峰去看看著名的老象吸水的異景。
說走就走,E6在車庫里早已經(jīng)把電充滿:
開電動車去密云旅游,第一站自然是位于京承高速旁的密云旅游咨詢處的充電站,距家63.9公里。
計算過路程之后,這兩天開E6基本上在旅游咨詢處把電補滿以后,后兩天續(xù)航就不是問題,可以放心大膽的開了。
有前方咨詢處的充電站保底,自然開車就百無禁忌,想加速就加速,想減速就減速,完全沒有里程焦慮,一路速度100+直奔密云。
到了充電站,63公里的路程花了30%的電量,任性開的結(jié)果就是320的總續(xù)航直接掉到210的當量續(xù)航(63/0.3=210)。
插上槍開始補電,30%的電量在75A的充電電流下需要44分鐘。
每次來這里充電人都巨少,齊刷刷的充電樁空著,任意充。
進充電站的路口有醒目的充電站標識,來充電的朋友看到這個標識大膽往里拐就是,標識上貼有收費標準公,1.2元一度電。
或者看到這個北京旅游咨詢的褐色牌子進入也行。
有40分鐘的充電時間,可以在咨詢處周邊隨便逛逛打發(fā)時間,還有附近云蒙山國家地質(zhì)公園的地圖和簡介,可以參考一下周邊的旅游景點:
旅游咨詢處的正門,旁邊還有兩個搖椅,一邊一個,供大家休息,環(huán)境還不錯。
進入咨詢處,里面的旅游資料琳瑯滿目:
這個必須要贊一個,因為真的很少有咨詢處資料如此齊全的,供大家免費取閱。可以就在旁邊的藤椅上翻閱,找到了今天要去的目的地天門山的資料:
拿了天門山的資料,踱步出來,坐在門口的木搖椅上翹起二郎腿慢慢翻閱,老媽和兒子則在對面的搖椅上玩耍,這電充的,就兩個字:愜意~
無聊的時候,老媽居然就在停車場打起了太極,兒子則在后面有樣學樣。
45分鐘很快過去,電充完了,充電樁顯示充到了99%:
而車內(nèi)則顯示已經(jīng)充到了100%:
接著出發(fā)去往天門山,從咨詢處到天門山有大約33.8公里:
路過密云市區(qū),天空湛藍湛藍的,還有路上不知名的野長城:
還有當年北京奧運會在密云留下的痕跡,遠處的山上一個碩大的08年奧運會標志:
密云的旅游景點相當?shù)亩啵飞系穆糜尉包c指示牌四個景點我居然還一個都沒去,看來今后的京郊旅游是任重而道遠啊……
進入山路后,經(jīng)常可以看到山壁上成片成片火紅的爬山虎,在藍天的襯托下甚是好看。
路過前段時間剛?cè)ミ^的黑龍?zhí)叮斍榭梢钥次抑暗挠斡洝?
之前一直聽說黑龍?zhí)陡浇€有一個小的充電點,這次特意留心找了一找,果不其然,順著路往前開了幾百米路右側(cè)的一個小停車場里,找到了這個有著兩個快充的小充電點。
這個是進入充電點的路口,大家只要看見這個藍色的“大客車停車場”的牌子右轉(zhuǎn),然后開到最里即可。
停車場里的樹下還貼心的設計了一圈木凳。
停車場旁邊就是密云著名的白河。
雖然我的電量足夠,但為了測試下這個充電點,我決定再在這里充一次電,順便去下邊白河河畔走一走,電量顯示,從旅游咨詢處過來走了30公里,還剩86%的電量:
順利充上電,顯示充電電流75安,需要20分鐘,穩(wěn)定:
來一張E6黑龍?zhí)冻潆妏ose圖:
充上電后,剛好可以周圍隨意看看。接下來是找路下去到河畔,充電站旁邊有一個橋洞,旁邊有周邊農(nóng)戶養(yǎng)的羊群。
在停車場有橋洞的這一邊找到了一個羊腸小道似乎可以隱約通到河邊,順著小道往前走,果然來到了河邊,還碰到了剛才在橋洞處看到的那一個羊群:
這一段白河好淺,碰到石頭泛起了白白的水花,河畔有一塊平整的巨石,剛好可以用來留影,背景還有一個小瀑布。
然后心情大好,各種自拍:
給小瀑布來一個特寫,青山、綠水、藍天、白云,一樣都不能少。
河畔張了很多這種不知名的帶刺的野果,來游玩的朋友也要留意不要被扎到。
逛了一圈之后回到充電處,發(fā)現(xiàn)充電到96%就自動停止了,看來充電樁和旅游咨詢出的有些許設置差異,不過總的來說不妨事:
車內(nèi)的電量也顯示一致,96%:
繼續(xù)前行,路過一個棒河灣風景區(qū)。[page]
特意下車把這個風景區(qū)的介紹拍下來,可以看到這個景區(qū)是依照白河在此處的兩道彎而設,風景應該也不錯。
路旁還有一個旅游的指示牌:
按照導航終于到達,可是第一眼竟然是京都第一瀑的牌子。
本以為導航出現(xiàn)錯誤,發(fā)現(xiàn)旁邊有一個指示牌。
指示天門山風景區(qū)需要從第一瀑的牌樓進去500米停車購票。原來第一瀑和天門山是共用一個入口。進入牌樓,里面是一個大院子。
內(nèi)側(cè)的墻上也有第一瀑的介紹。
看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兩個景點一起玩。按照指示穿過小院從一個小道進,沿路都有醒目的標志指示你往里走。
終于到達天門山景區(qū)的正門,有點小。
進入以后有一個小停車場。
旁邊有天門山的介紹,天門山地處燕山山脈,其主景點是一個一億兩千萬年前形成的一個穿山巖洞,高60米寬40米,稱為天門洞,俗稱"扁擔眼"。傳說是當年二郎神挑山填海時用來穿扁擔的扁擔眼,另一邊的扁擔眼則落在了張家界天門山上的天門洞,據(jù)說這里每天早晨太陽巨大的光柱從天門洞中照射出來,就是有名的"天門神光"。
來到售票處,上面顯示門票為32元含保險2元,老人和學生半價。我們已經(jīng)集體購買了年票,出示了年票后順利進入了景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木制游覽導示牌。
導示牌顯示在入口處回望可以看到伏爾泰雕像,但是很可惜,也許是我想象力不夠豐富,望眼欲穿也沒有看到傳說中的伏爾泰雕像...天門山比較適合自駕游,因為從門口到里面的景點還有比較長的一段路需要走,進入以后會有一段小路:
不一會,就到了一個小的二叉路口開闊地,邊的游覽導示牌顯示這里是天門山第一觀景處:
有了這張具體的導示圖,很容易就找到了一一對應的景點:長嘯巖,圖中那個突兀的巖石。
肖像崖,仔細看可以看到一個側(cè)面的大鼻子人像:
猩猩頭,這個景點特別像,我還沒看介紹,我媽就指著那個巖石對我喊"快看,那里有一個猩猩!",我定睛一看,果然有一個猩猩抬頭望著天,誦經(jīng)崖。
紫屏風,不知道為什么叫"紫"屏風。
二叉路口一條是車道,一條是沿溪步行小道,把車打開雙閃停在路邊,準備沿著小溪小走一段,繞過一個大磨盤似的石頭:
溪水清冽,里面有好多小雨在游弋,相信,如果正夏天來脫了鞋在這個小溪里面走一走一定非常涼爽。
路旁很多農(nóng)民種的棗樹摘了一個嘗,很甜。回到車里,往左邊的車道繼續(xù)前行,不久就會到一個內(nèi)部的小型停車場,空蕩蕩的停車場沒有多少游客,給景點帶來了幾分靜謐。
旁邊的介紹牌,介紹了天門山的野生植物,據(jù)說有野生獼猴桃,另外還有野生紅丁香、荊條、核桃、榆樹、杏、山楂、棗、柿子、桑、映山紅、白樺、錦帶花等植被。
停好車,電表顯示天門山距離黑龍?zhí)冻潆婞c有5公里的距離,耗電5%(估計是上山的緣故,耗電偏多)。
其實在停車場已經(jīng)能看到天門洞的側(cè)面了,不過需要特別的注意:
剩下的路程就需要步行了,先把帶來的自熱飯拿出來解決中飯,然后找到進山的路,開始步行,路邊遺棄的舊時的石磨。
路邊農(nóng)家樂的招牌:
找到爬山的游覽導示牌,天門山景點的路非常簡單,基本上就是一個環(huán),比較喜歡這樣的布局,不會錯過任何一個景點。
一旁對天門洞的詳細介紹說,"天門奇觀"分"日出天門"和"天門懸月"兩個奇觀,"日出天門"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而"天門懸月"則需要每月的13日到17日夜間來此觀看,月亮猶如一面明鏡懸掛于天門之中,如同二郎神的神眼注釋著人間,看來我們來得不是時候,就算住在這里今天也看不到"天門懸月"了,不過可以遐想一下,應該非常震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掐著日子來這里的農(nóng)家樂住一晚,觀賞此奇景。
繼續(xù)往前走過一段小路。
路一轉(zhuǎn)彎,便初看到位于路左側(cè)著名的天門洞的正面。
繼續(xù)前行,路過一個水池,正中居然長著一簇茂盛的不知名的小草:
路過一個廢棄的石頭房屋,可以看到整個房屋和院子都是用原始的,沒有加工過的石頭壘砌而成:
當時有一個當?shù)氐霓r(nóng)民路過,詢問之后得知,這里原是當?shù)剞r(nóng)民的家,后來這里成為景點之后村里把他們安置到外面去了,剩下這個房子早已荒廢.不過身在現(xiàn)在這個農(nóng)村已經(jīng)基本上都住上小洋樓的時代,能看到這個純手工純天然石頭壘砌而成的房屋,還真是不多見呢。好奇心驅(qū)使我上前端詳,用石頭砌成的小院子。
用石頭砌成的取暖用的炕,和戶外的煙囪,中間有煙道使屋內(nèi)和屋外相連。
不一會又走到一個岔路口,導示牌顯示往左是景區(qū)。
從這個導示牌開始,便開始了爬山了.剛開始爬山,又碰到剛才給我們介紹石屋的農(nóng)民,這個農(nóng)民對我們有一老一小來爬天門山表示驚訝,勸阻我們不要繼續(xù)上爬,說山里由于山高會遮住太陽,一般到了5點,山路就會黑下來(當時已經(jīng)3點了),難以行走.不過他哪里知道,我們是爬山專業(yè)戶,有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概,我和我媽簡單商議過后決定繼續(xù)前行,兒子開啟纜車模式,坐在我的肩頭以提高速度。
正要爬山的時候,那位當?shù)厝私o我們指了一條小路,和我們介紹,來到天門山,天門泉凈心池的天門倒影不可錯過,這可是一個隱秘的景點,一般人會直接上山錯過這個景觀.在天門泉可以看到,天門洞和其倒影同現(xiàn)的景觀,在他的指引下,找到了天門泉,并拍到了這張?zhí)扉T洞和倒影同懸的景觀,雖然天門泉滿是落葉,可是落葉卻好像通人性一樣鬼使神差的讓出了那么一塊小小的地方,讓我們剛好可以清晰的看到天門洞在水中的倒影。
當然,這里也是遠觀天門洞并拍到此一游的絕佳角度的地方,兒子來了一招黃狗撒尿。
繼續(xù)前行,來到一個空地,這里有一顆三百年的紅梨樹。這棵紅梨樹需要兩個人才能將其抱住:
據(jù)說這棵紅梨樹還有一個傳說,說有一個孝子和老娘相依為命,娘病入膏肓,孝子在此樹下哭泣引得一個神仙出現(xiàn),從樹上摘了一個梨子,讓其回家讓老娘每天晚飯后吃一個梨.孝子依言行事,結(jié)果老娘月余之后竟然痊愈,從此此樹就被封為神樹,受鄉(xiāng)親們的供養(yǎng)。繼續(xù)往上爬,離天門洞也越來越近。
途中還偶爾會有些小景點,比如說飛來石。
旁邊的一些植物還會掛上介紹的牌子,讓游客了解這里的植物資源,暴馬丁香。
快到天門洞的時候,路旁還貼心的掛著鼓勵語("加油啊,距天門洞還有200米")。
快到天門洞的時候出現(xiàn)了鐵質(zhì)階梯,這個階梯可以帶領游客從天門洞穿過到達上面的觀景天臺。
旁邊有文字介紹天門洞,這里詳細介紹了二郎神替哥們大力神挑山,留下兩個扁擔眼的故事(說大力神去會嫦娥去了,看來大力神還真是那啥...)。
來到天門洞正下方,仰望天門洞。
穿到天門洞正中仰望天門洞,天空的藍色和洞體的巖石相互輝映,好像一眼掛在天空的泉水。
這是,太陽開始西下,金黃色的陽光灑在巖石上和天空對比,煞是好看。
來到天眼的上部透過洞往下看。
爬到階梯的盡頭來到一個小平臺,看天門洞,好像一座天橋。
而另一面則可以看到密云水庫。
從平臺一側(cè)的一個小道可以繼續(xù)上爬,爬到天門洞的頂上,沿著懸崖峭壁有一段鐵質(zhì)護欄,走在上面,俯瞰群山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慨。
頂上插著一個殘破的紅旗,估計原來是寫著"天門山"幾個字,現(xiàn)在只剩下一個"天"字了。
站在天門洞的正上方往下看天門洞。
這時,已經(jīng)差不多4點40了,突然想起上山時當?shù)剞r(nóng)民的5點天黑的提醒,趕緊下山。下山從另一條道下山,下山路過一個老窯臺的景點:
這個不起眼的老窯臺距今居然有上千年,傳說是云蒙山王禪老祖孫臏發(fā)明,用來燒炭供皇親貴胄們冬季取暖所用.而今孤單的坐落于荒草叢中。[page]
從天門山下來,直接原路返回開往密云城內(nèi)文錦世博大酒店落腳,一共約31.4公里。
到達文錦世博大酒店:
由于當天密云有網(wǎng)球賽事,酒店只剩下最后一間標準間,價格是280一晚,被我們幸運拿下。餓得發(fā)慌的大家,就在酒店的餐廳美美的點了一桌菜:鮮果三文魚48元、冰汁海膽38元、千頁豆腐鍋28元、雞汁糯米筍38元:
另外一盤餃子(38)加西瓜汁(48),共花費219元,房間一覽,衣帽間有睡衣,衛(wèi)生間也是一應俱全,一夜無話。
第二天清晨,大家集體賴床,挨到11點才退房出發(fā),電表指示電量還剩79%。
續(xù)航足以支撐今天的行程,不用再進行充電,直奔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老象峰。
一路路況良好,車速維持在50-60之間。
路上一片紅葉簇擁下的觀景臺吸引我們駐足。
觀景臺和其他的觀景臺明顯不同,這個觀景臺是一個兩層結(jié)構(gòu),四周有紅葉植物的簇擁,顯得特別精致。
上有一個木質(zhì)的涼亭,可以供來往的游客歇歇腳,從觀景臺可以看到遠處另外一個景點,我在網(wǎng)上一查才知道叫“丫髻山”。
小家伙要求照相,自創(chuàng)的各種搞怪pose。
繼續(xù)前行,路過平谷桃花林海的景點:
最終到達老象山景區(qū),門臉特別不怎么樣:
一路往里,又出現(xiàn)一個石質(zhì)的牌坊,上書“老象峰景區(qū)”:
繼續(xù)往里開,一路上還有些農(nóng)家樂的招牌,有喜歡農(nóng)家樂的朋友可以就在景區(qū)歇腳(農(nóng)家樂一般可以用充電器給車充電。。。)。
來到一個院子,好像是老象峰景區(qū)以前的大門,但是現(xiàn)在貌似改了,旁邊的一個牌子顯示“景區(qū)大門上移三公里”,三公里,還好不是坐公交來的,走上去估計能把人走郁悶了。
繼續(xù)往前走,路兩旁的桔子樹改成了柿子樹,熟了以后,自己落在地上摔爛的柿子,對于喜歡吃柿子的我來說好可惜。
藍天背景下的柿子
路邊停車摘桔子的游客,沒好意思旁邊停車拍,走過了以后偷拍了一張:
北京的秋天,紅葉是特色。
荒草叢中一點紅,野生月季。
終于,順著小路走到頭,到達了一個大停車場:
停車收費5元不限時:
景區(qū)售票處,售票大媽瞇著小眼看著我,旁邊價格公示顯示成人30元,老人學生軍人15元,20人以上團購25元,可惜我用的是風景年票,不用另外交費,給停車交費了以后繼續(xù)往前。
神象峰的景區(qū)簡介:神象峰因深谷內(nèi)的一個酷似雙象吸水的天然石峰而得名,雙象巨石高51.8米長82米,宛如兩頭連體神象東西遠眺,傳說這兩頭象是道教天神碧霞元君的心愛座騎,給老象峰平添了幾分神化的色彩。
老象峰景區(qū)的導覽圖:
停車后顯示電量還剩65%:
路旁的一棵梧桐樹引起了我的注意,梧桐樹上居然結(jié)滿了紅色的果子,甚是奇怪,走進一看,居然是人工所為。
路旁的水井蓋生出一束手捧花,我想這肯定是人工所為,走進一看,居然是天然生根于水泥縫中。
[page]
終于的終于,到達了景區(qū)的真正的大門口:
進入老象峰之后才知道,這里每一個景點居然都有一段傳說相伴,整個游玩仿佛置身于傳說之中。第一個景點,犀牛望月:
傳說此頭犀牛來自月宮,因偷飲吳剛釀造的桂花酒被玉皇大帝貶落凡塵。吳剛則于心不忍,便每晚對犀牛孜孜教誨,并命它為當?shù)匕傩崭亍Ⅰ勎锸怪缛斩苫H諒鸵蝗眨陱鸵荒辏P逕拡A滿成功,玉皇大帝便召它重返月宮。雖然很思念自己的主人吳剛,但犀牛此時已對當?shù)匕傩蘸蜕硖幍拿谰坝辛松詈竦母星椋谑欠艞壛丝梢灾胤翟聦m的機會留在凡間,后碧霞元君感其真心悔過,將犀牛化為巨石,頭朝月宮,永留人間。山坡上的一個松樹林,據(jù)說每當起風之時可以聽見松濤,故名松濤吼。
景點古堡浮云,指的是山峰像一座古堡,掩映在植被之間:
走到前面出現(xiàn)一個小岔路,叫福骰溝,據(jù)說里面放著當年碧霞元君和盤山老祖為了爭奪神像而用的神骰,由于不知道里面需要走多遠,我們打算先徑直走到神象峰,最后如果有多余的時間再折返回來一探神骰的風貌。繼續(xù)往前可以看到“菊花仙臺”,菊花仙臺是一座小山包,上面長滿了黃色的小菊花,相傳這些小菊花為當年菊花仙子敬獻給碧霞元君,碧霞元君拋灑在此處。
虎爪峰,傳說中碧霞元君的坐騎神象在此處化身為一個年輕獵人打敗一只惡虎拯救了一名少女,后碧霞元君點化該虎,惡虎終大徹大悟,自斷一爪于此成為該峰。
隨手拍下的鳥巢:
一路順著大路走到盡頭,初見老象峰,只能看到神象的一個額頭。
老象峰下的牌樓:
穿過這個牌樓有一條小路可以蜿蜒上山:
小路旁有很多異石,鐘乳石構(gòu)成的香爐洞:
據(jù)說該香爐洞雨后初晴之時洞口常有紫氣升騰,傳說是太上老君爐中的一束火焰被踢下凡間所致,不過我很奇怪,為啥西游記里面成了火焰山,這里卻成了香爐洞呢?再往前走,地上出現(xiàn)了一個貌似硯臺的景觀,名為“天硯”。
開始以為只是之前下雨,雨水在此未干,看介紹才知,里面的水居然是泉水,而且終年不竭。據(jù)說是玉皇大帝賜給碧霞元君的神硯。后有文人多聚于此以此神硯之水作文,以博取功名。正準備走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有蜜蜂前來吸水,難道泉水是甜的?如果你以為這是人工用石塊壘砌而成,你就大錯特錯了,這是純的自然景觀。傳說是二郎神用趕石鞭將附近的石塊都趕到一處而成用來保護神象。接著往上爬,會有一個三岔路口,選擇最右邊的路上爬(路牌顯示往神象峰),是一個又長又陡的石階。
爬到頭就來到了老象峰的象鼻子旁邊。
路一直延伸到象鼻子下面并繞神象一周,象鼻子洞的內(nèi)側(cè)有老象峰傳說的介紹。
原來前面介紹虎爪峰時的那個少女居然瘋狂的愛上了那頭神象,碧霞元君將少女點化成象,二象合體于此!沿著老象峰而建的小路。
仙人洞,據(jù)說是神仙的驛站,為云游的神仙臨時落腳之處。
仙人洞很淺,就是一個大石窩,不過從巖石縫里長出的一小株植物正在為看見陽光而默默努力著。
從巖石下面往上看,斑駁的巖石還是挺震撼。
又到一個仙人洞,不同的是這個仙人洞是雙象交合之處。
快走完一圈的時候,就到了“清涼界”,這就是傳說的象峰之巔的無形之門,走過清涼界靈魂會受到洗禮。門內(nèi)為凡間,會感到溫熱,門外為仙界,會頓覺清風撲面。
不過我感覺應是老象峰的陰面和陽面造成。再往前走有一個人工搭建的觀象臺,這個角度可以看到一只神象(仔細觀察還有一道彩虹在象頭!)。
太師椅,當年照看神象的仙童坐的地方。
建造在巖石上的蜂巢。
再往前走,山路往下,回到了剛才的三岔路口中間的路,自然再選擇最左邊的山路。
走了大約一兩百米,到達觀象亭,在這里,終于第一次看到老象峰全貌,真的是鬼斧神工的兩頭大象。
群象壁,據(jù)說是兩只神象的子嗣們,有很多小象或坐或臥,或正或側(cè),不過缺乏想象力的我瞅了半天啥也沒看出來。
繼續(xù)往前,路的出口又回到了剛才進入景區(qū)的主道上。剛才一路走來忽略了兩條支線,回去的路上正好補上,一個是夫妻吟,據(jù)說是有一對夫妻前來云游,碧霞元君出了一個上聯(lián)讓他們對,結(jié)果至今未對出,便化為兩個石頭在此。上聯(lián)是“象峰像象非凡象實神象”。不過順著夫妻吟的山路爬到頭卻是個死路。
沒有看到傳說的夫妻巖,倒是看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山洞。
各位腦洞大開的看官自己琢磨吧…往回走,居然還看到一個來的時候看漏的一個怪石景點,由于這個洞是背對著來時的路,自然也只有回去的時候比較容易注意的到了
又回到福骰溝:
為了不留遺憾,決定進入福骰溝,又是一通爬山,不過爬山過程中有幸看到了虎爪峰的全貌(下圖紅圈處),之前在山下由于樹木遮擋無法看清全貌:
繼續(xù)往前,走到路的盡頭,一個告示橫在路中間,禁止通行,正納悶怎么就不讓走了,一轉(zhuǎn)頭,就看到了路旁的一個方方正正的福骰巨石掩映在野草之中。
當然,爬上巨石,各種自拍+亂拍。
原路返回,從景區(qū)出來,結(jié)束一天的游覽,回到車里,時間已經(jīng)下午4點半,續(xù)航還有200公里,足夠直接回家了。
沿著昌金路一直往西,一路微堵,路過牛欄山鎮(zhèn),在紅菜坊吃晚飯。
電表顯示,從景區(qū)出來行駛了42.3公里,用了14%的電量。
飽餐過后,飛奔回家,到家的時候電量剩下31%,總里程255.5公里,完美收官兩天的北京奇峰異石之旅。
總結(jié):該線路可以兩天游也可以分成兩次一日游,只要能順利到達密云旅游咨詢處的電動車主,續(xù)航在120公里以上的電動車都毫無壓力,兩個景點都屬于路線簡單,但需要稍許體力爬山的類型。不過不愿爬山的朋友,就在山下觀望一下主要的景點,天門洞和老象峰也是可以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九天塵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4095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煟^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本文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ǎng)(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zhuǎn)載需得到雙方授權(quán),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