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的兩個主要新能源汽車市場,這里有四張來自美國的學術研究圖,從圖解可以給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政策帶來一些啟發。
第一張圖是關于電動里程
加州大學戴維斯交通研究院的兩位研究員Mike Nicholas和Gil Tal根據他們對美國11個州4500多名新能源汽車使用者的調研和對其它相關調研的總結發現,純電動車不管電池多大每年平均最多開12000英里。也就是說實際續航里程達到100英里就足夠了。補貼超過超過這個續航里程的純電動車沒有意義。
日產聆風的實際續航里程為80英里,每年的電動里程少與一萬英里(黃色的在一萬英里以下的那團點里)。而通用汽車的插電混合動力車沃蘭特盡管實際續航里程只有40英里(藍色的最高點),它每年的電動里程居然與聆風的不相上下。也就是說,在保證能充電的情況下,現在加州的政策向純電動傾斜是需要調整的。
對于中國政府來說,同樣需要給予像比亞迪秦這樣的電動池插電混合動力車應有的重視。某些地區拒絕給插電混合動力車應有的激勵政策是需要根據事實來調整政策的。
第二張圖是關于補貼
他們問了美國十一個州4500名新能源車車主假如沒有聯邦政府的高達七千五百美元的補貼,他們是否還會買新能源車,71.5%的特斯拉車主說照買,而只有一半的聆風車主說他們還會買新能源車,這張圖說明補貼特斯拉車主,基本上是浪費。補貼小電池的插電混合動力車也遠不如補貼大電池的插電混合動力車。
中國也存在著過分補貼的情況。許多上海和北京的車主只要給牌照就愿意買新能源車了。
第三張圖是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員做的一個研究
在考慮了美國各地區當地氣溫,電網碳密度,和當地駕駛工況(鄉村或城市);純電動的日產聆風居然在除了氣候溫暖的加州,弗羅里達州和得克薩斯州南部以外,比傳統混合動力車普銳斯排放更多。可見氣溫對新能源車節能減排的影響。
這樣看來,中國政府是否也因考慮在中國南方鼓勵新能源車的推廣?而且在上海與北京的新能源汽車政策的爭議中,是否說明寒冷的北京更適應插電混合動力車而氣候溫和的上海相對來說更適應純電動車?
第四張圖是加州大學戴維斯交通研究院博士后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讀博士時寫的一篇論文
他發現在公司平均油耗標準中給新能源車加了鼓勵加分后,如通用汽車這樣的公司整個車隊的車變得更污染了;因為新能源車加分可抵消更污染的車。上面涂紅的部分就是因為給了加分后增加出來的污染部分。
這個圖對中國也有借鑒意義。現在有一種方案是把油耗標準與新能源車積分政策放在一起,這個圖恰好證明了,假如新能源車積分與油耗標準混在一起的話,整個車隊會變得更污染而且新能源車的發展也會受到限制,希望一定要慎重。
作者系加州大學戴維斯交通研究院中國交通能源中心主任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云石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43759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