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新能源積分與油耗積分并行政策征求意見稿之后,業界震動,各汽車廠家開始施展各種演技,有研究積分如何計算的,有研究積分如何出售的,有預測積分如何定價的。新政之下,我們看到的跨國公司縱橫捭闔,新進入者群雄逐鹿以及傳統國有大廠的呆若木雞 。
企業對ZEV+油耗的重視,從近期大眾江淮、上汽奧迪、小康跨界、雙龍通家以及風起云涌的新進入者:北汽新能源、長江EV,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實可見一斑。
根據9月22日工信部公布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對在中國境內 傳統 能源乘用 車年產量或 進 口量 大于 5萬輛的乘用車企業,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的年度比 例要求 。 2016和 2017年度 ,對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不做考核,2018只2020年,新能源汽車 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和12%。2020 年以后的比例要求另行制定。 單車分值以續航里程多少為基礎,從2分到5分不等。
以中國汽車市場“一哥”大眾為例,如果僅從新能源積分角度考慮,假設2018, 2019, 2020年大眾中國作為一個整體(國產和進口)燃油車產量為400萬、450萬、500萬的話,依據8%, 10%, 12% 的新能源積分比例要求,大眾中國三年所需要的新能源積分分別為32萬分、45萬分和60萬分。而根據大眾規劃的近期純電動車續航里程基本在300公里左右(使用江淮平臺的話,依據江淮平臺的規劃2020年前也都是300公里續航),依據新能源積分標準250≤R<350 之間每輛車有4分來計算,大眾中國至少在這三年里需要分別生產8萬,11.25萬和15萬純電動汽車才能滿足基本的要求。從目前大眾新能源汽車一年一兩百臺的水平來判斷(絕大部分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每輛產生的積分會更低的2分),2018-2020年要完成8萬-15萬的純電動汽車或者16萬-30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生產,壓力絕度不小。
反觀江淮,如果其汽油乘用車銷量2018年-2020年達到47萬-67萬,根據目前其300公里續航里程的純電動汽車和少量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規劃來粗略估算,其2018年-2020年可能產生大約20萬-50萬的新能源積分,遠高于其需要達到的4萬-8萬的ZEV積分要求,這樣就能產生15-40萬的積分冗余,這是巨大的金礦。如果參考美國加州一個積分罰款5000美元來算,就能產生數億美元的收益。而這足以滿足大眾差多18-30萬ZEV積分的缺口。
雖然這只是粗略估算,但足以從一個側面窺見大眾汽車急于冒突破產業政策之天下之大不韙,和江淮建立新能源合資企業。
具體這個政策如何執行,有哪些核心要點,還是看看政府主管部門的解讀吧,干貨見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海外并購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4699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