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約定的暴雪,北京市氣象局說,這場雪下大了肯定不小,如果下小了肯定也不會大。沒想到,這場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雪,讓我這個老司機也翻了船。
本來周一大早期待一場白茫茫的大雪,讓北京變成北平的我,半夜看了三次,沒想到,空中還是似雨似雪又似霧,其實還是霾。第二天,雖然車上有了一層積雪,但遠遠沒有到暴雪的地步。
已經經歷了兩年冬季用電動車的我,早有準備。面對寒冷天氣,首先通過云服務,早早打開車內空調,溫度調到30度,吹化車窗玻璃上的積雪。然后,拿出掃雪刷,掃去積雪,用隨身攜帶的熱水,倒在門把手、雨刷和折疊的后視鏡上,融化凍冰,然后自覺地把續航里程打了個8折,打開座椅加熱,就美美的出發了。
然而,還是低估了這場凍雨的威力,還沒到五環,續航里程和電量就飛速下降,雖然還是保持了有節奏的省電腳法,盡量避免急加速和高速行駛。但是隨著溫度的降低、暖風的持續消耗,百公里電耗由剛開始的17-18kwh百公里,上升到了23-24kwh。根據預估,按照秦EV47度電的電池容量,那就不是20%的縮減了,而是續航由300公里變200公里了。
為了節省電量,我還是采取了半程暖風,吹暖了就關空調的做法,盡可能地延長里程。同時,密切關注續航里程的變化,我每天的行駛里程比較準確,都是65公里,然而周一當天滿電出發,跑完65公里后,只剩余了190公里的續航。總續航變成了255公里。相比沒開暖風的時候,耗電比接近1.7倍。可以說此時,我還是有一定心理準備的,因為身為屌絲,車輛長時間停放在戶外,也沒有地下車庫,車輛電池活性降低,耗電增加,續航縮水是正常現象。相比過去的E6,冬季續航下降到220,似乎也沒有相差太多。
沒想到,經驗主義害死人啊。
第二天一早,我還是按照過去的習慣,遠程打開車內空調熱車。啟動車輛沒一會,電話就響起來了,一位同時購買秦EV的同事給我打的電話,十分著急,他的秦EV啟動以后,一下從20%的電量跳到了0 ,續航里程和電量同時為0,按照過去e6的經驗,電量到0以后,還有20公里的續航。而且這種電量突然降低,我認為可能是顯示問題,于是仍然鼓勵他,慢點開,應該能堅持到單位充電。
放下電話,我猛然想起,我今天的續航怎么樣還沒看呢,沒想到,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的續航已經從190變成了147,這才出門不到十公里啊,怎么下降的那么快,而且吹出暖風的時間也明顯延長了,都接近3分鐘了,溫度調到了28度,還是不夠熱乎。這時,我心里開始有了一點點擔心,不過我又估算了一下,到單位也就50多公里了,就算按照1:2的續航,也應該足夠了。沒事,繼續往前開。
可是后面發生的事情告訴我,我還是太樂觀了。
由于早上出門路況較好,車速也比較快,加之我想著回到單位就可以充電,既沒有刻意省電,也沒有關暖風。當車行過半時,我看了看續航里程表,竟然下降到了80公里,很快就要接近20%的警戒線了。而前路還有30多公里。此時,我如夢初醒,不能按照過去的經驗,采用推斷法了,在0度以下開空調,后面的續航不禁用啊,電量減少的也太快一點了吧。沒辦法,咬牙繼續往前開吧,只能寄希望于最后的隱藏電量了。幸運的是,那邊同事告訴我,已經順利到單位了,一路都沒敢開暖風,在0續航0電量的情況下,最后開了不到20公里。
可是,還是傳統的套路,正當你看到希望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
正在三環主路上,突然,我的續航從12%突然到0 ,這就是傳說中的失去動力啊。我沒有看錯,就是突然到0,突然到0,突然到0,重要的話說三遍。在過去的兩個冬天里,我完全沒有遇到這種狀況啊,沒想到早上剛剛安慰別人,自己就碰到了,要不要來的這么快。。吐槽了一分鐘以后,我決定還是繼續向前開,拼拼人品如何。
車輛在三環擁擠的車流中緩緩前行。我間歇性的打著雙閃,為了省電,除了關暖風,關加熱坐墊外,我連廣播都關了,屏幕亮度調到了最低,停止所有可用的電子設備。從未有那么期盼堵車,我可以不那么顯眼。由于輸出功率的限制,我的輸出功率從最高10千瓦,降到9,再降到8。雖然離充電目的地越來越近,心和身體卻越來越冷。我還能到單位嗎,要不要去找個公用充電樁,但看著擁堵的車流,連變道都成為了無法完成的任務。想著同事能夠順利到單位,同樣是不到20公里,我想,我應該也可以。
沒想到,又一次的打擊來的還是那么突然。
車輛突然報動力系統故障了,然后自動切換成了N檔,速度逐漸降低至10以下,怎么辦,我還在主路上打著雙閃呢。。。按照過去的經驗,先重啟一下,也許是偶然的。在路上切換P檔,然后按住一鍵啟動,重啟。好了,暫時沒有出現動力系統故障,我又往前蠕行了一個橋區,艱難地爬到橋上,可以通過下坡滑行補點電。可是又出現動力系統故障了,可能是車輛保護電池的原因,我又被系統強制逼停,距離單位只有五公里,五公里了。
就在一遍遍重啟,向前行動個幾公里又報錯的循環中,我找到一個車少的路段,趕緊下了主路,借助輔路上的一個個紅綠燈,利用等燈等燈的時間,我關機,重啟,向前滑行,繼續關機,重啟,向前滑行,終于蹭到了單位。總續航也定格在181公里。
多么漫長的里程,多么心焦的一段路。還好,堅持就是勝利,我終于憑借頑強的重啟前行,沒有叫拖車到了單位。當然,希望大家不要這么做,對車輛和自身安全,其他車輛及行人安全的損害都是很大的,我也是在及其危險的情況下完成了這段里程。
為了讓大家不要重蹈覆轍,冬天行車,有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第一,正確預估續航里程。根據這幾天的經驗,最好結合百公里電耗,對續航里程有正確的認知,以秦EV為例,在全程暖風22度左右,總行駛里程不超過200公里。0度以下,續航要做好最后15-20%的續航里程突然到0的準備。
第二,有條件的車友,盡量把車輛停放在地下車庫,外界溫度對電池續航影響很大。停駛時,為了保持電池溫度,同樣在消耗電量。盡量多充電,將電池電量保持在50%以上的狀態。(我的老款e6去年冬天就是如此,今年大意了)
第三,行駛過程中,合理使用空調,冷車狀態開啟熱風,盡量調大風量。車內溫度上升后,及時降低溫度,切換模式,選用吹前擋風和向下吹風的模式,比較省電。
第四,遇到續航里程突然到0的狀態,不要著急,還有一部分隱藏電量,行駛5到10公里沒有問題。可在下坡時滑行節省電量。要注意輸出功率會下降到10kw以內。低車速時要注意及時打開雙閃,確保安全。
第五,建議車輛廠家要重視冬日車輛續航問題,采用更耐低溫的電池,設計合理的電池保溫系統,以及更為明晰的續航動態調整顯示,杜絕突然下降到0 的情況,盡量讓大家有更為準確的預估。
對于純電動車主來說,冬日難過,不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法海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4715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