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及“汽車”的內容,出現在報告第三部分《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中。其中,第七項“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提出三大措施——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強化水、土壤污染防治;推進生態保護和建設。在闡述“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時,報告提出“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相比以往的報告汽車關鍵詞匯,今年報告中所用“清潔能源汽車”則為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讓我們回顧《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那些汽車措辭:
2016年:大力發展和推廣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充電設施。
2015年:推廣新能源汽車,治理機動車尾氣,提高油品標準和質量,在重點區域內重點城市全面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
2014年:推廣新能源汽車,以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進節能減排,促進大氣污染防治。
2013年: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21.5輛,比2007年增加15.5輛;清潔能源、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2012年: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
2011年:大力推動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
2010年: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三網”融合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
2009年:在信息、生物、環保等領域新建一批國家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成功研發支線飛機、新能源汽車、高速鐵路等一批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
2008年:著力突破新能源汽車、高速軌道交通、工農業節水等一批重大關鍵技術。
由此可見,除2013年和2017年外,政府幾乎每年都在關注“新能源汽車”并強調其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2013年首次提出以每百戶家庭汽車擁有量的增加并確清潔能源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大力發展。2017年則是提出“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縱觀近幾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措辭”,2014-2016年,連續三年強調“推廣新能源汽車”,2016年更是強調“大力推廣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同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然而,到了今年,為何報告中不提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而是說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呢?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與清潔能源汽車,兩個概念是不盡相同的。新能源汽車通常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具體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氫動力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而近些年,隨著中國關于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推出與引導,行業內普遍將之定位于純電動汽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相比之下,清潔能源汽車的范疇要廣得多。它是以清潔燃料取代傳統汽油的環保型汽車的統稱。它可采用各類技術,有效降低汽車的能源消耗和尾氣中有害物質的排放,使得汽車在使用中對環境的影響大為降低。簡單說,除了一般意義上的新能源汽車外,天然氣汽車、甲醇汽車、乙醇汽車、太陽能汽車等多種帶有“環保特質”的汽車,理應都屬于清潔能源汽車。
那么,從新能源汽車到清潔能源汽車一個字的轉換,政府到底給企業在釋放怎樣的信號呢?
首先,引領我國新能源領域發展的技術領域將更為多元化和均衡性,除了電能,還包括了氫能、天然氣、甲醇等技術方向。如果以電的來源為依據,電能也不能成稱之為清潔能源,我國70%的電都來自于火力發電,如果鼓勵純電動車的發展意味著電能的消耗量更大,煤炭發電污染更嚴重。
其次,鼓勵新能源汽車動力更加清潔化,引導企業以“清潔了多少”作為提升新能源汽車效能的主要方向,真正實現新能源汽車的清潔化可持續發展。“是否清潔”、“清潔多少”不能只看表面現象,關鍵還得看動力的源頭和終端。比如,目前國內純電動車中的電均為電網供電,而電網又依賴于煤炭發電,此外鋰電池在生產和回收的過程中也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風險。
由此可見,一字之差很可能是政府在呼吁社會要看到污染的本質,并鼓勵企業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廣東合即得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054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