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展的全稱是汽車工業展覽會。在若干年前,科技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發達的時候,車展突出的是汽車工業的發展。但隨著社會變革的日新月異,車展已經不僅僅是“工業”二字了,現代科技與汽車已經更好的結合在一起,并且在改變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所以,當2017上海車展開幕的時候,除了那些設計新穎、奪人眼球的新車,各種車聯網、人工智能、電動汽車以及無人駕駛等汽車相關領域的技術,都成為了車展上最搶眼的部分。而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技術,還有一些最新科技也在車展上一一亮相。
AR、VR、MR虛擬現實
在移動科技領域,虛擬現實一定是最火熱的技術。而在本屆車展上,虛擬現實也被應用到汽車上。但與普遍認知的VR技術不同,這次所展現的是AR和MR技術。
AR系統具有三個突出的特點: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信息集成;具有實時交互性;是在三維尺度空間中增添定位虛擬物體。而混合現實技術(MR)是虛擬現實技術(VR)的進一步發展,該技術通過在現實場景呈現虛擬場景信息,在現實世界、虛擬世界和用戶之間搭起一個交互反饋的信息回路,以增強用戶體驗的真實感。
在19日,上汽榮威正式亮相了一款概念車——榮威“光之翼”Vision-E Concept,這是一款純電動超級轎跑SUV,該車搭載了AR-HUD抬頭顯示技術,即通過AR技術將行車信息直接從儀表盤“搬”到前擋風玻璃上,使得駕駛員無需低頭即可看到重要信息,提高新車安全性。
據悉,AR-HUD抬頭顯示技術能夠在前擋風玻璃上產生影像,顯示包括速度、電機功率、導航路線提醒、前車距離、車道偏離警告等在內的多種信息,這些信息能夠與窗外的實景進行良好的結合,直觀的提醒駕駛員,幫助其更加安全的駕駛車輛。
此外,這款車的最大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0-100公里/小時加速僅需4秒,新車還配備了無線充電技術,并且充電15分鐘即可達到80%的電池容量。
生物識別技術
通常情況下,駕駛無鑰匙啟動系統汽車的車主除了要啟動車上的按鈕,有的還需輸入提前設定好的指紋才能啟動汽車,這不僅起到了防盜的作用,還能避免小孩子私自啟動汽車帶來的安全隱患。
生物識別技術則是在這個基礎上強化了安全性,這項技術包含面部識別系統,可更貼近車主的需求。通過這個系統,汽車能夠自動作出適合司機的后視鏡、座椅位置以及符合車主個人喜歡的車內溫度、媒體內容等,同時還避免了忘帶鑰匙的尷尬。最重要的是,除了你再不會有人可以發動你的車。
在4月19日上海車展媒體日上,Jeep品牌發布了一款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全新概念車“Jeep云圖”,這款車將搭載一套生物識別技術。
生物識別技術是JEEP基于無鑰匙進入打造的一套更具安全性和人性化的系統。通過全新生物識別技術(包括臉部、聲音等識別),車輛可以精準辨別車主和乘客,并授權駕駛,無需鑰匙或者其他設備,先進的軟硬件裝備的結合能夠識別任何乘客的指令,并同步進行如座椅位置等一系列專屬化的個性偏好設置,可謂“一人一車”。
石墨烯電池技術
石墨烯電池是利用鋰離子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開發出的一種新能源電池。經研究表明,以石墨烯為基礎的微型超級電容器,不僅外形小巧,而且充電速度為普通電池的1000倍,可以在數秒內為手機甚至汽車充電,同時可用于制造體積較小的器件。
此次上海車展,正道汽車帶來三款概念車,分別是之前在日內瓦車展亮相的正道H600以及首次亮相的正道K550和正道K750,正道汽車在三款概念車上均采用了“微型渦輪發電機增程器+石墨烯超級電池”的動力組合。
據了解,正道H600概念車以石墨烯電池、電機、電控、增程器為驅動核心,采用“微型渦輪發電機增程器+超級電池”的超級跑車,最大功率將達600kW,百公里加速僅需2.9s,極速為250km/h,續航里程最高可達1000km。而石墨烯超級電池可以實現10-15分鐘快速充電,電池壽命長達10年左右。此外,該車還可以隨時隨地為車輛運行提供電力或給電池充電,無須依賴充電樁或社會充電網絡。
夜視系統與駕駛員監測系統
汽車夜視系統主要使用的是熱成像技術,在這個輔助系統的幫助下,駕駛者在夜間或弱光線的駕駛過程中將獲得更高的預見能力,它能夠針對潛在危險向駕駛者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的信息或發出早期警告。
本屆車展上展出的DS全新旗艦SUV——DS 7 CROSSBACK搭載了這套系統。此外,在DS7的方向盤上還有一顆紅外攝像頭,即駕駛員疲勞監測系統,能夠采集駕駛者眨眼次數和頻率、閉眼時長、頭部是否偏離前方道路等信息,以此來判定駕駛員是否存在疲勞駕駛的情況,若出現疲勞駕駛,則會發出警報予以提示。
該系統還能根據道路標識,檢測到車輛運行的軌跡,如車輛偏離道路或者駕駛人員突然轉向。一旦DS駕駛員監測系統監測到任何異常現象,比如非線性或者不穩定行駛或者是疲勞狀態,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儀表盤上則會自動出現聲音警報與視覺警報,從而提醒駕駛人員提高注意力。
除了以上的新科技,本次上海車展還有包括自動駕駛、智能互聯以及電池能源各個領域的新技術發布。這些“黑科技”影響著汽車制造產業鏈,讓汽車“新物種”變得越來越聰明。只有技術才是驅動汽車生活美好的本源,未來汽車將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出行工具,而是將更多的融入我們的生活。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道哥說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145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