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我身邊關注電動汽車、購買電動車的人越來越多了。
2014年4月22日,特斯拉向中國市場交付首批特斯拉Model S,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親自飛到北京,向8位車主遞交車鑰匙。那時的中國,電動汽車還是新鮮事物。
三年之后,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占據全球銷量的50%還多。而我,作為電動汽車“老”司機,已經有一年的電動汽車駕齡,累計純電行駛11000公里。
電動汽車時代真的來了?
比如我最近認識的一位小伙伴,家里有3輛汽車,其中一輛就是比亞迪唐,最近感覺唐開起來很不錯,就打算賣掉一輛燃油車,以后要換車,肯定還選電動汽車。
我問他用車的感受,他說,短途用電,長途用油,很環保。但也給我說了兩個缺點,
1,有一些小毛病,他們家的唐發生過好幾次車窗關不掉的小毛病,重啟汽車才正常,而且到4S店,這個問題不能復現,也不好維修;
2,另外,唐的價格也比燃油版的貴很多,價格從10萬級別提升到25萬級別,而且他不太看重汽車加速性能等,對于唐的雙模三擎感覺不是很需要。
我的一位前同事S,就是被迫買的電動汽車,工作需要經常外出跑客戶,有一輛車方便,但是苦于不能拍中上海車牌,轉而考慮新能源汽車。
最后,入手了榮威e550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讓他分享這一年以來的用車感受,他說,因為滬牌通行權,為他帶來交通上便利,還節省了很多時間,對于業務增長也幫助很大,感覺物有所值。
S說,e550在純電模式下駕駛感受很好,如果沒有電了,切換到燃油和發電模式,體驗不好。
我還認識一位比亞迪唐車主J,購車大概1年半了,目前對唐總體滿意,同時還有幾點擔憂。
他是典型的理工男,在科技公司負責電子設計,對唐的參數和性能了解的很清楚,對其優缺點也心中有數。
J很喜歡唐的加速,超車并道,駕駛輕便特性。對于唐,J的抱怨是純電續航里程太短,燃油機介入后體驗不好,而且用車成本增加,希望以后能有純電200km左右的混合動力車型。而且燃油發動機噪音太大,體驗不好。J還指出目前充電樁設施不夠普及,而且公共充電服務的價格普遍較高。
在對汽車和電池長期使用后的擔心,體現了J的理工男特點,他擔心過了保質期,汽車工藝帶來的小問題會增多,帶來麻煩;還擔心電池出故障后,更換成本高;而且,擔心二手車的殘值會很低。總體來講,考慮到送滬牌,目前使用還算滿意,不滿意的就在幾個抱怨和擔憂上。
就我自己來說,我是電動汽車的堅定支持者,2年前轉到電動汽車行業,一開始對電動汽車行業發展也很迷茫,能夠看到各種態度和立場,有激進派,有質疑派。
為了體驗電動汽車,我在1年前也入手了一輛純電動汽車北汽EV200,一年下來,行駛11000公里,為我上下班代步,接送孩子上學,出門購物買菜帶來了很大便利。
家里安裝了充電樁,充電時間和經濟成本都不高,出行成本也不高。當然出門充電不便,而且續航不高,到了冬天只有150km左右,還是有里程焦慮的感覺。隨著我逐漸加深對電動汽車的理解,越來越覺得電動汽車是一個典型的顛覆式創新。
當汽車行業走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燃油車的機械基因已經無法進化到適應這個時代。而突變后的電動車具備了智能化的基因,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天然匹配。
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逐漸增加,市場上已經能夠購買從200Km到500Km的車型,在可以預測的未來,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還會很大程度的增長。
充電設施的建設,包括充電、換電、無線充電等能量補充方案的多樣化,會讓電動汽車使用的便利性大大增強。
電動汽車的零排放特性深受人們的歡迎,電動機扭矩大讓汽車操控體驗更舒適。
電動汽車和車聯網,無人駕駛天然匹配,汽車控制軟件的空中升級讓特斯拉汽車能夠持續進化,消費者買到汽車后,汽車的功能和性能還能持續增強,智能汽車和傳統汽車的對比就像手機行業智能機和功能機的對比。
這個世界,總有一些瘋子,來引領時代,創造未來。
這個世界,還需要一些小白鼠,幫助瘋子實現理想。做不了瘋子,咱就當當小白鼠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粉(by電車老司機)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2958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