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工信部正式下達了新能源汽車中國工況研究項目。在兩年的時間里,全國41個城市被選作數據采集的典型城市,搜集了大量的數據,逐步構建中國汽車工況。目前,該項目已進入工況驗證階段,計劃年底結束,明年將轉入成果的應用推廣。
實際上,中國工況不僅對傳統汽車產業進步有著積極作用,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還有著更大的促進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全球范圍內,還沒有一套包括工況檢測法在內的完整的國際標準,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工況法將使我們更全面地介入國際新能源汽車標準的制定中。
這兩年,汽車業正在進行的一件大事似乎被人們看淡了,那就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檢測工況研究項目(以下簡稱中國工況)。
該項目起步于2015年,由工信部聯合財政部、環保部、國家標準委、中國工程院共同組成項目指導委員會,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牽頭具體工作。這是目前世界上測試車輛最多、涉及城市最多、搜集數據最多的汽車工況項目。目前已進入工況驗證階段,計劃年底結束,明年將轉入成果應用推廣。
工況是汽車行業的基礎標準,直接影響到汽車的油耗、排放以及產品公告,其影響涉及到中國生產的所有車輛。
如果從1953年第一汽車制造廠奠基開始計算,我國汽車工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經走過了64個年頭,如今的產量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一哥”之尊。然而令人汗顏的是,一路飛奔的“一哥”穿的卻是從小弟處借來的靴子,越跑越覺得蹩手蹩腳的不自在。
工況法是評價車輛(或發動機)排放狀況的實驗方法,目前,世界上主要有歐盟的NEDC 、美國的FTP75、日本的JC08三種工況。我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從第一階段到第五階段,既從國I到國V,基本都是“等效于”歐盟的NEDC工況法。
歐盟的NEDC工況法,對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我國汽車產銷量爆發式增加,突然面臨嚴重的環境問題的時候,引進歐盟的NEDC工況法,對提高我國汽車工業整體技術水平,迅速降低汽車尾氣排放起到了立竿見影的積極作用。然而,當我國汽車工業從小學水平進步到高中水平、大學水平,擼起袖子準備與世界頂尖高手奮力一搏的時候,卻發現我們使用的還是對手的套路,這就有些尷尬了,而且難求一勝。
更重要的是,歐盟的NEDC工況法是按照歐洲的用車環境和用車特點制定的,帶有典型的歐洲特色。筆者曾聽到一種未經證實的說法:因為歐洲原油不能自給,所以歐洲人在原油提煉時,首先將一些有用的化工原料提取出去,然后才去煉汽油、柴油。由于這樣的油品性能不能滿足汽車的要求,所以歐洲汽車業發明了許多補救措施,比如提高發動機氣缸的壓縮比,由此產生了添加抗爆劑的高標號汽油;比如推廣廢氣再循環渦輪增壓技術,使油品的燃燒更加充分。而我們國家的煉油廠,是直接將原油裂解成汽油、柴油、煤油的,期間沒有設置提取其他成分的程序。
與美國的FPT75工況法相比較,歐盟NEDC工況法有一大特點,就是其怠速測試的時段少、時間短,穩態特別是高速狀態下的穩態運行測試的時段多、時間長。導致的結果是,排放的數據好看些,而用戶駕車實際行駛時的油耗與NEDC工況數據有較大差別。應用到中國之后,測試油耗與實際油耗之間的偏差更大。這就是我國2010年實施輕型汽車粘貼《汽車燃料消耗量標識》規定后,眾多消費者反映標志油耗與實際油耗差異大的原因之一。今年2月10日,中國工況項目組在天津舉辦的“中國工況”2016年度進展報告會上公布的一組數據十分驚人,國內多個城市采集的實際數據與公告油耗(可視為NEDC工況油耗)相差幅度高達34%。這說明,歐盟NEDC工況法與中國的國情不符。
作為汽車行業的基礎標準,工況測試標準和測試方法直接影響到汽車的油耗、排放,進而影響到汽車技術的取向,影響到自主品牌的發展。幾十年來,歐洲汽車技術一直主導中國汽車市場,一輪又一輪的重復引進也多為歐洲技術,自主品牌的發展也多與歐洲技術對標,甚至中國企業兼并重組的國外汽車企業也以歐系為主。我們不能不承認,以NEDC工況法為代表的歐洲標準,給中國汽車工業技術的發展框定了一條走廊,無論是中外合資企業還是自主品牌企業,都只有順著這條走廊才能順利前行。也許這也是市場換技術初衷未能實現,自主品牌企業奮力突圍多年而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吧。
前兩年鬧得沸沸揚揚的京VI排放標準之爭,雖然最終以北京放棄京VI,等待國VI標準實施而告結束,但可以看出,中國汽車排放標準最嚴格的北京,已經認為歐系排放標準不能滿足需求了。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歐盟也準備改變了。有報道稱,從2017年開始,歐盟將吸納WLTP汽車排放測試標準。WLTC的全稱是《世界輕型汽車測試循環》。歐盟的轉變恰恰說明,歐盟也認識到NEDC工況法有瑕疵需要消除,同時似乎也在告訴我們,中國也該變了。
中國工況項目已經進行了兩年,一億多元的投資,幾十個團隊的努力,41個城市、4600余輛車、3200萬公里,包括330萬公里新能源汽車的數據采集。此外,還有總容量達到300GB,包括 40個城市、30萬條道路GIS交通低頻動態的大數據。構建起輕型乘用車、輕型商用車工況,以及五大類商用車的工況曲線。目前,“中國工況”已經提交到國標委,新舊實驗方法之間的轉換也提上了議事日程。
中國工況對傳統汽車產業進步有著積極作用,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有著更大的促進作用。近幾年,我國出臺了許多新能源汽車政策,但多屬于財政性、階段性政策,且多于2020年結束。2020年之后的政策調整,應該可以依據中國工況標準,對車輛技術進步、全生命周期排放、能源消耗量、財稅政策、行政扶持手段等進行統籌,找到最佳的契合點,建立起科學、完善的政策體系。
總而言之,中國工況的制定和實施,或將起到引領中國汽車產業突破外國技術走廊的作用,促進自主品牌真正實現自主發展。對新能源汽車產業而言,在當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套包括工況檢測法在內的完整的國際標準的情況下,中國工況法將使我們更全面地介入國際新能源汽車標準的制定。
作者:沈承鵬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621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