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汽車商業評論》推出了當月一期的封面文章,主題是:“殺死傳統汽車”。剛開始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像大多數一樣,我感到有點聳人聽聞,但是,最近一段時間花了一些功夫細致地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同時接觸了不少人和事,慢慢地,我開始意識到,一股勢不可擋的潛流正在悄然形成、匯集,一場革命性的浪潮在不久的將來完全有可能席卷傳統汽車產業,為我們呈現出更加動人的汽車新畫卷。
閑暇之余,我抽空讀了一些關于產業變革的書籍,從中再一次印證了我上面的看法不是一時腦袋發熱的狂言。
我發現,每一次產業變革,一般都源于技術的進步,由掌握新技術的變革者發動,而變革要獲得成功,除了這股力量之外,還需要有另外三大力量來助推:一是政府,二是資本,三是消費者。這些力量過去一般很難匯齊,要么政府限制,要么資本旁觀,要么消費者不買帳,這或多或少會給產業革命帶來這樣或那樣的難題,而這一次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變革(也可以說純電動汽車革命)中,這四股力量全部匯齊,因此可以預測,其推進的速度和力度會遠超一般人的想像,中國汽車產業也完全有可能通過純電動汽車實現由大到強的“汽車強國夢”。
這四股力量是如何協同推進的呢?讓我們來分別看一下:
第一股力量是政府。在中國,毫無疑問,政府的力量是巨大的。從去年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原則上不再核準傳統燃油車生產企業”,到今年9月9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態中國已開始研究制定禁售傳統燃油汽車時間表;從過去的強力補貼政策到今年9月底頒布的“雙積分”政策;從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研究新能源汽車發展問題,到馬凱副總理一次又一次召開各方參加的協調推進會議;可以說,政府態度之堅決,力度之大,國內少有,世界罕見。
回想八十年初有專家提出中國要發展轎車工業、要讓轎車進家庭時政府的態度,與今天相比,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今年4月,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聯合發布了《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在我看來,這個《規劃》可以說是新時代的《汽車產業政策》,與1994年版的《汽車產業政策》相比,其地位毫不遜色,但并未引起汽車產業界足夠的重視。在這個《規劃》中,重新定義了汽車,它將是一個“大型移動終端、儲能單元和數字空間”,這遠遠超過目前整個汽車產業大多數人的認知。可以說,二十多年前,專家的見識高過政府官員,而今天,新一代官員們的見識遠遠超過大多數汽車界的許多專家學者!
政府之所以力推純電動汽車,而且大有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勁頭,我想主要原因是兩個:一是能源安全。且不說石油枯不枯竭的問題,中國現在石油對外依存度的問題就已讓人整天提心吊膽,目前汽車保有量才2億輛,2016年的對外依存度就已達到65.4%(比2015年上升4.6個百分點),將來保有量達到4億輛或更多,怎么辦?二是移動互聯、人工智能技術及電動汽車技術的進步。這讓政府中的有識之士拋開利益的羈絆,看到了技術變革帶來的百年一遇的機遇。
第二股力量是革命者。這一場產業的變革者是造車新勢力,這股勢力有的是新技術的發明者,有的是新技術的使用者;有的是過去從來就沒有造車經驗的新兵,有的是“老兵新傳”。但不管如何,它們有兩個共同點:一是只造純電動汽車,二是從出行的角度來定義自己的角色。
9月28日,2017首屆汽車“四化”大會在江西上饒舉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為大會的題詞是:汽車“四化”,顛覆出行。起初我看到這八字時反復琢磨,作為領導中國電動汽車潮流的老汽車人,他為什么不直接寫“顛覆汽車”而寫“顛覆出行”呢?參加完這個大會,見到了電動化、智能化、電商化和共享化的各方新勢力,我才明白,從出行的角度看未來汽車的發展,才能從“汽車首先是出行工具”本源的角度看清未來汽車發展的方向。
第三股力量是資本。進行產業革命,資本的力量不容小視,而且大多數時候,他們比我們產業內部的人站得高、看得遠。
我有一位好朋友是IDG的合伙人,大約在五年前,有次他與我談起汽車產業的未來。當時他訂了一輛特斯拉,并買了不少特斯拉的股票,他對我說,你們這個行業未來就兩個方向:一個是電動車,另一個是自動駕駛。可那個時候,我還與他據理力爭,列舉一堆又一堆譬如電動車并不環保、電池續駛里程不夠、沒有充電樁等理由來反駁他,可如今呢?我只能承認,自己當時思考的慣性是從現在看未來,目光相當短淺。
現在,大家已經看到,資本追逐的已不是傳統燃油汽車,而是純電動汽車,以及具有汽車“四化”概念的公司,這一波又一波的力量持續推進,相信將來一定會在中國培育出超越特斯拉的汽車公司。
第四股力量是消費者。有人或許會說,目前消費者對電動車并不賣帳。是的,我承認,中國第一代新能源汽車大多只是將原有的內燃機驅動系統換成電驅動系統,其它變化較少。但第二代新能源汽車面市時,就有可能會全面改變我們原來的印象。
前幾天,蔚來汽車主管服務的一位副總裁來到我所在的中德諾浩公司,與我共同探討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高技能人才,他為我描述了若干銷售和服務的新場景,以及他們為今年底第一款產品上市所做的大量準備工作,讓我眼界大開。
我相信,這將是令人心動的,也是令人愉悅的。因此,我們公司決定訂購一臺,一位高管私人也準備訂購一臺。
在我與車和家、威馬汽車、愛馳億維、奇點汽車等諸多造車新勢力高管的交談中,我也充分感受到他們正在從消費者的角度重構商業模式,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汽車生活方式,從一個更高、更寬的角度來贏得與傳統燃油汽車的競爭。
對于這場正在到來的產業變革,我剛開始的態度是被動的、抗拒的,現在可以說逐漸在快速變化,朝著主動的、贊成的方向轉變。
說句實在話,最近幾個月來,身在變革中的汽車行業,我是非常不適應的:原先參加汽車行業的會議,都是熟面孔,大家談的都是自己駕馭的老話題;這幾次參加造車新勢力的會議,碰到的大多是新面孔,他們談的是操作系統、智能系統及最新“三電”技術的新話題;以前我還“倚老賣老”,談點經驗,指點指點,現在更多的是在臺下坐著,老老實實地聽,認認真真地學。
不過不這樣我又能怎么辦呢?畢竟,我還得在這個行業“混”十年才能退休。大家說對不對?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老孫論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7315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