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不僅是個地名,它在藏語中更是代表著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與現代詞匯中的“理想之國、伊甸園”為同義詞。
這么美好的境界似乎與我們世人相距遙遠,但在我國倡導、鼓勵環保、綠色出行的當下,這種境界正在變成實現。作為出行之中的重要一環,汽車及汽車企業更是把這種境界作為自身奮斗的目標。
日前長安汽車(下稱“長安”)在京發布了其全新的新能源計劃,取名就為“香格里拉”。在長安看來,這不僅是一種美好的期許,更是其腳踏實地的動力。
在這個計劃中,長安要在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專用平臺的打造;2025年,長安將開始全面停止銷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產品的電氣化。
此外,在2025年以前,長安通過全產業鏈千億元的投入,調動一萬人的研發資源,構建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圈,打造具備高品質和愉悅體驗的新能源汽車。
據了解,這個千億投入將通過新成立的“長安新能源基金”實現,這個基金不僅包含了寧德時代、博世、蔚來汽車、滴滴出行等產業鏈的合作伙伴,也包含了諸多投資機構的資金,共同來解決新能源的大眾化需求。
這種一系列轉變與合作也預示著長安將從產品公司轉向科技服務公司(與大眾汽車在今年提及的自身的“2025戰略”有些類似)。而在筆者看來,長安也正試圖通過產業鏈、生態圈的整合,嘗試解決當前全新的社會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雖然在今年天津泰達論壇上報出了國家有意在未來某一時間點停止燃油汽車的生產和銷售,但截至目前并未有官方明確的時間表。而長安此次確先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即2025年將開始全面停止銷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
不過細心者可以看出,長安所強調的是傳統意義的燃油車,而非傳統燃油車,這有什么區別呢?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對筆者解釋到,長安理解的傳統意義的燃油車是指不帶有能量回收功能、發動機燃燒效率低于40%的車型。針對2025年計劃,公司的目的是大力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技術應用比例,如48V、HEV等帶有能量回收功能的技術,并加快開發應用更高燃燒效率的內燃機。
據了解,長安計劃在2020年,燃油車48V節能技術的應用比例將超過10%,HEV、PHEV技術的應用比例將逐步提升,EV產品通過平臺化、譜系化實現規?;l展,到2025年實現全面應用。
關于這種轉變,其實長安早在2015年3月就已發布過一個新能源戰略規劃,當時規劃內容顯示,未來將投資180億元在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兩大技術平臺上,至2025年推出34款車型。目標是在2020年新能源車累計銷量達到40萬輛,至2025年,新能源車累計銷量突破20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售占比達到10%。
很顯然,如今的“香格里拉”計劃再次將新能源規劃提升一個檔位,即打造三大新能源車專用平臺;2025年前計劃累計推出多種形態的全新純電動車產品21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12款,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百公里”,續航里程將超過1000公里。
同時“香格里拉計劃”的開啟,將率先在新能源車上實現L3至L4級自動駕駛功能,應用7項領先的智能化標簽技術,來實現人、車、環境感應交互。據了解,目前關于智能化研究項目,長安已成立了專門的智能化研究院,近半年內就會投一個接近于L2的功能產品進行體驗。
而且就在“香格里拉”計劃發布的同時,長安也推出了四款成果性產品,其中CS15EV、逸動PHEV和新逸動EV300三款全新上市,而新奔奔EV的升級版進行亮相。
至此,長安新能源已經覆蓋轎車和SUV兩大領域,涵蓋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兩大技術,也實現了兩年多前對180億元新能源投資的階段性承諾。
相對于此前180億的投資,此次千億投資顯然更讓人興奮,這不僅是數量的差別,在性質與形式上對于長安來說更是一種質的轉變。
正如前文所說,這個千億投資是通過“長安新能源基金”實現的,這個基金的成員有汽車產業鏈,以及汽車生態圈的各經濟元素構成。長安將通過這一平臺在新能源產品研發領域、專有平臺打造、動力電池領域以及在共享、充電設施和服務等領域全面加大研發投入。
那么這千億元怎么花?據悉,其中,新能源產品研發領域的投入將超過400億元;新能源專有平臺打造的投入將超過100億元;動力電池領域的投入將超過300億元;共享、充電設施和服務等領域的投入將達到200億元。
同時基于“香格里拉”計劃,長安持開放性的態度,也產業鏈上的,如寧德時代、滴滴出行、蔚來汽車等實現合資參股、聯合開發、產業鏈合作等多種合作方式,讓其徹底成為一家出行服務性公司(長安還單獨成立了一家新能源出行公司---長安出行)。
這一些看似與大眾汽車在今年提出的“2025戰略”極為相似。據了解,自“柴油門”事件后,大眾汽車痛定思痛,決定企業從產品公司向移動出行服務商進行轉型,基于這一目標,大眾汽車也引入產業鏈上的不同投資人。
同時對于移動出行的載體,大眾汽車同樣選擇電動汽車,并且希望在2025年在全球電動汽車領域成為引領者。大眾汽車預計到2025年,集團銷售新車中約有四分之一為純電動汽車,最晚到2030年,集團內全部車型陣容將實現電動化。屆時,大眾集團旗下各品牌、覆蓋各市場的300余款車型都將推出至少一款電動版車型。
但無論是大眾,還是長安,都是要緊緊圍繞用戶需求,提供“最安全、最便捷、最智能”的極致出行體驗,解決用戶痛點,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那么這無疑切合了當前全新的社會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如今的中國老百姓需要高質量的生活體驗,但作為產業生態來講,還存在著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創新能力不強,區域差異大等特點。
朱華榮對此表示,長安解決的是大眾化的需求(汽車就是大眾化的產品),一是從產品角度,二是從投資布局及一些企業公益行為的角度,嘗試解決這一主要矛盾。
而據長安汽車副總裁譚本宏介紹,目前長安已將新能源汽車從研發到銷售的效率提升了50%。筆者認為,這無疑是從產品端試圖解決用戶的需求,而相信從未來的生態圈合作中,長安會有更多的機會這樣做。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事經典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771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