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篇中介紹了功能安全概念的目的是從安全目標(SR)中得出功能安全要求(FSR),并將其分配給相關項的初步架構要素或外部措施。
技術安全要求導出
圖1說明了通過分層的方法,從危害分析和風險評估得出安全目標,再由安全目標得出功能安全要求。
圖1 安全目標和功能安全要求層級
圖2給出了ISO26262相應部分中的安全要求的結構和分布的說明。將功能安全要求分配給初步架構要素。
圖2 安全要求的結構
技術安全要求(TSR)是對功能安全要求(FSR)提煉,細化了功能安全的概念,同時考慮功能性的概念和初步的體系架構。通過分析技術安全需要來驗證符合功能安全需求。在整個開發生命周期,技術安全需求是要落實功能安全概念的技術要求,其用意是從細節的單級功能安全要求到系統級的安全技術要求。
技術安全要求應根據功能安全概念、相關項的初步架構設想和如下系統特性來定義:
a. 外部接口,如通訊和用戶接口,如果適用;
b. 限制條件,例如環境條件或者功能限制;以及
c. 系統配置要求。
在第三篇文章中,從安全目標道出了BMS的一個功能安全要求,圖3是對功能安全要求FSR1.2a導出的技術安全要求。
圖3
系統設計
基于概念階段的基本系統架構,功能安全概念,技術安全要求和非功能性要求,按照ISO26262的下一步流程就是系統設計了。在這個階段,系統及子系統需要上面所定義的貫徹技術安全要求,需要反映前面定義的安全檢測及安全機制。
技術安全要求的應分配給系統設計要素,同時系統設計應完成技術安全要求,關于技術安全要求的實現,在系統設計中應考慮如下問題:
a. 系統設計的可驗證性
b. 軟件硬件的技術實現性
c. 系統集成中的執行測試能力
系統和子系統架構應該滿足各自ASIL 等級的技術安全需求,每個元素應實現最高的ASIL技術安全需求,如果一個系統包含的子系統有不同的ASIL 等級,或者是安全相關的子系統和非安全相關的子系統,那么這些系統應該以最高的ASIL等級來處理。
在系統設計階段,為了避免系統系失效,ISO26262針對不同的ASIL等級推薦了不同的分析方法,如FMEA,FAT等。如表1。由于內因或者外因而引起系統失效應當避免或者消除。
表1
為減少系統性失效, 宜應用值得信賴的汽車系統設計原則. 這些原則可能包括:
a. 值得信賴的技術安全概念的再利用;
b. 值得信賴的要素設計的再利用, 包括硬件和軟件組件;
c. 值得信賴的探測和控制失效的機制的再利用, 及
d. 值得信賴的或標準化接口的再利用。
為了確保值得信賴的設計原則或要素在新相關項中的適用性, 應分析其應用結果, 以及應在再利用之前檢查其基本設想。
ASIL A、B、C、D 規定:為避免高復雜性帶來的故障,架構設計應該根據表2 中的原則來展現下列的屬性:模塊化,層次化,簡單化
基于上面定義的TSR和概念階段定義的基本架構圖,圖4是精煉之后的BMS系統架構圖。
圖4
下一步是定義系統架構,分配TSR給硬件和軟件,同時定義好軟件硬件接口HIS。
軟硬件接口規范應規定的硬件和軟件的交互,并與技術安全的概念是一致的,應包括組件的硬件設備,是由軟件和硬件資源控制支持軟件運行的。軟硬件接口規范應包括下面屬性:
a. 硬件設備的工作模式和相關的配置參數, 硬件設備的操作模式,如:缺省模式,
b. 初始化,測試或高級模式, 配置參數,如:增益控制,帶通頻率或時鐘分頻器。
c. 確保單元之間的獨立性和支持軟件分區的硬件特性
d. 共享和專用硬件資源,如內存映射,寄存器,定時器,中斷,I / O 端口的分配。
e. 硬件設備的獲取機制,如串口,并口,從,主/從
f. 每個涉及技術安全概念的時序約束
硬件和其使用的軟件的相關診斷功能應在軟硬件接口規范中規定:
a. 硬件診斷功能應定義,例,檢測過流,短路或過熱
b. 在軟件中實現的硬件診斷功能
軟硬件接口規范在系統設計時制定,在硬件開發和軟件開發時被進一步細化。應使用表3列出的方法驗證系統設計對于技術安全概念的符合性和完備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129Lab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7929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