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初開始,各大車企紛紛在微信中曬出自己新年第一個月“靚麗”的成績單,不少企業產銷增幅之大、之猛讓人猝不及防,朋友圈中許多人也為此不斷刷屏,分享這份喜悅。人們不禁要問,難道中國車市風向已變,即將告別低速長、“零增長”,今年要迎來了一個“大年”?
2月9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信息發布會提供的數據為我們給出了真實的答案。
據統計,2018年1月份全國汽車行業完成產銷268.8萬輛和280.9萬輛,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13.6%和11.6%,實現了近幾年少有的兩位數增長。猛一看,成績喜人,但仔細一分析,這個成績單還是會讓人出一身冷汗!
第一,這個成績單是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個工作日的基礎上實現的。去年春節在1月底,今年春節在2月中旬,如果算上去年臘月29基本上不賣車,今年同期工作日應該比去年增加了5個。從此推算,今年1月份銷量應該同比增長22%才算合理。
第二,這個成績單中產銷環比分別下降了11.6%和8.2%。由于今年春節晚,1月份可以看作消費者能完整、安心購車的一個月,加上春節前購車也有一個小高潮,所以與去年12月份更具可比性,但結果是環比大幅下降,這令人關注。
第三,這個成績單是在經銷商庫存大增19.5%的基礎上實現的。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18年1月份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顯示,2017年12月份,經銷商庫存指數為47.7%,達到近年來較低值,而2018年1月份猛增至67.2%,為三年來最高值。
看完這三點,大家還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嗎?這還沒有完,各位繼續往下看,還有更重要的信息:
一、主要汽車集團中,在工作日增加產銷本應大幅增長的背景下,長安、奇瑞、北汽三大汽車集團居然是負增長。
二、中國乘用車品牌中,吉利、比亞迪、廣汽、上汽等,在較高的基數上實現了與工作日增加對應的增長或高增長,而江淮、長安、一汽、奇瑞、華晨、東風竟然下滑或大幅下滑。
三、中國乘用車品牌市場份額為43.5%,同比下降了0.5個百分點,環比下降了5.3個百分點,下降幅度之大、速度之快令人震驚!
看完這一組信息,我想大家就更清醒了。
2018年,中國車市形勢會很嚴峻,對自主品牌,特別是已開始走下坡路的自主品牌來說,會格外嚴峻,大家千萬不要被所謂的“開門紅”沖昏了頭腦!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老孫論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6274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