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寶馬,既不是野心勃勃妄想吞下大塊蛋糕的汽車公司,也不是為了應付中國汽車產業政策而敷衍了事的產物。
長城寶馬會是一家模式獨特的汽車合資公司。
與眾不同
來,仔細讀下長城和寶馬的公告。
寶馬:
寶馬集團不會在中國現有的網絡體系之外興建新的銷售和服務渠道。 華晨寶馬依然是寶馬品牌在中國發展核心業務的合作伙伴。 在中國籌建的合資企業也將純電動 MINI 車型納入計劃之中。
長城:
長城汽車或關聯方將是合資公司的多數股東。
中外雙方股比對等組建合資公司,是中國汽車業市場換技術的主流玩法。即便是新進成立的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江淮大眾,雙方股比還是傳統的中德各占50%。
寶馬同意讓長城做大股東,自然是有原因的。缺少自有銷售和售后渠道的「長城寶馬」,只能靠制造 MINI 電動車批發給別人家的經銷商獲得利潤。
好,銷售網絡不讓長城插手,能換來電動車技術也是好的。不過寶馬在公告里說了:
華晨寶馬在沈陽建立了動力電池中心,專供本土生產的寶馬電動車型。
要知道,MINI E 使用的電動車平臺來自寶馬 i3,電池系統更是直接照搬 i3。i3 的電動車技術不知道華晨寶馬能不能拿到,反正長城寶馬很難拿到。
長城寶馬看起來只是一家生產工廠,長城多占點股比,掙的真是個辛苦錢。當然,長城背靠寶馬獲得商譽和品牌背書,這筆生意各取所需。
長城寶馬的與眾不同之處不止體現在公司架構,第一款國產車型選擇 MNI E 之后,長城寶馬的商業模式也可以玩兒出新花樣。
MINI E
去年年底,MINI 全球老大 Peter Schwarzenbauer 接受 Automotive News 訪談時,明確表示 MINI E 的電動平臺源自 i3。其中電池技術照搬 i3,電池的布局會有點不同,同時會使用專為 MINI E 設計的電機。
他雖然沒公布 MINI E 續航里程,但號稱很有競爭力。廠商通常都會這么說。
出于技術、成本等原因,估計 MINI E 會直接用 i3 的 33 kWh 電池組。2018款升級版 i3 號稱在 NEDC 工況下,續航里程能達到290-300公里。
要知道 i3 為了實現輕量化可是用了碳纖維材料的一款小車(車價也高)。MINI E 肯定不會用碳纖維材料,所以車重一定會影響續航里程。我估計 MINI E 的 NEDC 續航會在200-250公里。真實路況開起來會更少。
按照這樣的情況,我看不到 MINI E 在中國電動車市場有特別強的競爭力。MINI E 的國產更符合寶馬在華獲得新能源積分的需要。但想要拿到積分,車還是要賣出去的。可在國內誰會買 MINI E 這樣一款電動小車呢?
出行業務是寶馬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寶馬的 ReachNow、DriveNow 已經在全球范圍投放了不少 i3 和 MNI。
寶馬計劃到2020-2021年,一些城市的出行業務全部使用純電動車型。長城寶馬的第一款車量產應該也差不多要等到2020年。
目前寶馬的 ReachNow 已在中國落地,大量使用價格昂貴的 i3 從商業邏輯上來說是不可持續的。相比之下國產的 MINI E 更適合成為出行業務的主角。
從這個邏輯來看,長城寶馬的核心商業模式可以不依賴傳統的4S店零售模式,主要靠批發給出行服務商的直銷模式。
難怪寶馬有信心公開表示不會新建銷售和售后渠道,原來真的不需要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于欣烈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6315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