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為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生物,它稀有而且高貴。起初這一詞匯是被美國投資界應用至商業資本領域的,那些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增長快的創業公司被稱為“獨角獸”。從這一商業詞匯誕生起,TMT等科技創新性企業就“霸占”著這個詞匯,而對汽車等傳統制造業公司并不會這么稱呼。
然而隨著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應用、新能源的研制和開發、新材料的廣泛使用、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等一系列創新技術的“入侵”,汽車公司被帶入了一波互聯網式的發展節奏。多方融合正在顛覆人們對汽車業的認知,也使得汽車公司有機會成為“獨角獸”。
“百度、高德、騰訊三大地圖供應商,科大訊飛智能語音供應商以及京東微聯智能家居供應商等不下百家的合作伙伴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來,它就是吉利。”雖然汽車公司要成為科技類公司那樣的“獨角獸”并不易,但吉利正通過平臺集合創新的模式嘗試著這個方向。
開放:吉客平臺的標簽
前面提及的平臺就是吉利打造的吉客智能生態系統(英文為“GKUI”,下稱“吉客”),它是由吉利控股集團子公司——浙江億咖通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億咖通”) 攜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合作伙伴,聯合打造的聚焦用戶每天車內一小時出行需求的車聯網生態平臺。
吉客有兩大特點,其一就是與手機的無差別體驗,即系統沿用用戶最熟悉的智能手機觸控交互的方式,實現好用、易用的APP化使用體驗;其二就是開放,百度、高德、騰訊三大地圖供應商同在一個平臺下應用就是最好的證明。
為什么吉利開始打造這樣一個平臺?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兼吉利汽車集團總裁、CEO 安聰慧表示,這是因為不同用戶有不同的需求,作為車企要完方位滿足這些需求,甚至要預知預判客戶的需求,要造出最懂用戶的車。這背后正是科技在改變著傳統的思維,吉利也要因此變成一家開放、包容的科技創新公司。
不過具體業務還需要有公司實體研發并運營,億咖通就是這樣一家公司,它成立于2016年,旨在圍繞汽車與生活在互聯網與物聯網領域打造最安全智能的移動產品。
有該公司內部人員對筆者介紹,這家在2017年初才僅有百人的初創公司,如今已有接近千人的規模,其中80%以上都是研發人員,管理層也都是比較資深的汽車行業和互聯網大牛。不僅是吉客平臺,未來吉利在無人駕駛領域的研發也將由這家公司承擔。
這家公司的帶頭人就是身為吉利研究院副院長,也是億咖通CEO的沈子瑜。針對吉客平臺,他表示:“平臺以安卓系統為基礎,可以搭載與之關聯的應用,而且未來公司不排除與其它車企合作的可能。”
目前該平臺首先應用到吉利全新的2018款博越(售價9.88萬元-15.98萬元)身上,讓這款已在造型、智能安全等配置、底盤調校等方面進行了優化升級的車型如虎添翼,而且未來吉利不只是對軟件升級,還會為用戶進行硬件迭代,坐實了其“更智能”的名號。
另外據沈子瑜介紹,吉客平臺未來還會搭載到領克,以及吉利旗下的東南亞品牌——寶騰身上,逐步開啟該平臺的國際化進程。
融合:吉利別樣的“獨角獸”
其實如億咖通這樣的公司,在吉利資金的支持下已有了“獨角獸”公司的潛質,但在筆者看來,吉利的“獨角獸”并不只是建立在這家科技公司基礎上的,而是整體方面的“獨角獸”。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現在吉利的發展模式(不僅限于在科技方面)已不同于其它中國自主品牌。
雖然如安聰慧所說,“吉利仍在艱苦前行”,但在集團海外業務方面已走出了不同于其它自主品牌的道路,即通過資本收購達到業務融合的路徑。今年年初,吉利通過二級市場收購德國戴姆勒汽車集團9.69%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就是最新的見證。
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與吉利成功收購沃爾沃,并成功將其運營至今,積攢“人品”有著很大的關系。因為在汽車業內人眼中,此次收購讓雙方成功取得雙贏(吉利在平臺與技術分享方面得到了沃爾沃很大的幫助,沃爾沃也從破產的邊緣到如今的連年盈利)。
從這一案例之后,吉利在國際上的擁有了良好的信譽,之后的收購案中也得到了眾多國際金融機構的支持(吉利還收購并控股了一家西方銀行,丹麥寶盛銀行),這也讓吉利相對于其它自主品牌在全球的路子更寬了。
目前吉利在集團層面已成為一個多元化的經濟體,除了傳統汽車業務,吉利控股還擁有移動出行的曹操專車、創新項目的太力飛行汽車,金融服務的易保保險,以及銘泰集團旗下的教育、體育、文旅等諸多汽車或運動的周邊產業。
而吉利與戴姆勒的合作也將在電動技術共享、出行數據共享、渠道共享等諸多方面進行(也涉及吉利的歐洲戰略)。
當然,造車仍是吉利的主業,只不過吉利將其注入了全新的屬性。在吉利提出的“20200”戰略中,2020年要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總體車型銷量的90%,因此新能源成為吉利未來發展的重點。
據了解,包括杭州灣在內的國內多個新能源投資項目將從今年開始,陸續取得成果。而今年也是吉利從一個傳統的汽車公司轉向新能源汽車公司的關鍵年份,大量的新能源產品將會投放市場。不僅是油電,從48伏HEV、PHEV,吉利的目標是提前完成“20200”戰略。
以上也只是對吉利針對全新時代(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引領下的時代)的全新業務的簡單梳理,吉利正在成體系、成建制的推行各項戰略規劃。從深層次的變革方面,可以說吉利已領先業內同行,更不用說就汽車銷量其已在業內進行全面超越(2017年124萬輛,自主第一;2018年目標為150萬輛,還不包括沃爾沃品牌)。
試問現在哪家自主車企兼具吉利目前的業務多元化、市場規模以及內在變革與創新精神,而這不就是從集團整體角度上,誕生“獨角獸”公司的基礎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事經典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6522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