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乘用車在2024年起實現與燃油車平價。
這不是出行君的妄語,而是來自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最新報告《新能源汽車市場長期展望2018》。這份報告預測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保有量、占有率,及其對能源市場和電池原材料市場的影響。
BNEF最新預測顯示,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從2017年的110萬輛增至1100萬輛,而2030年將繼續攀升至3000萬輛。
中國將引領這場變革,2025年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比例將接近50%,2030年將達到39%。
美國SUV率先平價
“從2024年起,即便沒有補貼,新能源汽車的價格也將更有競爭力。” 彭博新能源財經先進交通團隊研究主管 Colin McKerracher說。
2028年前,中國、歐洲和美國都將出現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人出行需求且價格有競爭力的純電動車型,預計屆時需求S曲線的拐點會出現。”
當然,平價也有條件。“我們區分了不同車型,不同續航里程下的成本。從燃油車角度,它們因排放標準趨嚴等因素,每年的成本會有一定增長;新能源乘用車的成本則因銷量不斷上升分攤研發成本、電池價格下降等原因不斷下降。到2024年,就會出現和燃油車平價的新能源乘用車了。” McKerracher向“大出行下半場”解釋。
BNEF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寇楠楠向“大出行下半場”補充說:“我們說的平價指購買力平價,如果比較全使用周期平價,那將更早實現。”
其中,美國SUV和歐洲中型車2024年實現平價,第二年將是美國中型車和歐洲大型車。
“過去一年,車企推出了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政府頒布了控制污染的新政策,這都促使我們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更加樂觀。”McKerracher說,新能源乘用車2040年的銷量占比將達到55%,保有量占比將達到33%。
而中國將是主要陣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全球市場的50%。此后因新能源乘用車實現平價,其他國家銷量上升,中國市場份額將在2030年下降到39%。
“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很難成為主流。”McKerracher認為,混電只不過是車企應對政策的權宜之計,這類車再怎么降成本也比燃油車貴,從價格上就沒法與純電動比。
報告對公交的電動化進程的預測更為樂觀。2030年前,公交的電動化進程將領先于乘用車,屆時幾乎全部的新公交車都將是電動車。
“中國在新能源公交車市場的領先優勢非常明顯,去年占據了全球市場的99%。其他市場也會跟上,到2040年我們預計80%的全球城市公交都將是新能源汽車。”McKerracher說。
NCM(811)成主流
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毫無疑問需要電池的支撐。
過去三年,鋰電池模組價格保持著20%以上的降幅,2017年為209美元/千瓦時,還不到2014年的四成。McKerracher表示,2025年則將進一步下降到96美元/千瓦時。
這并非天方夜譚。特斯拉CEO馬斯克6月5日在股東會議上表示,預計特斯拉公司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突破100美元/千瓦時的鋰離子電池成本障礙,將在兩年內突破電池組100美元/千瓦時的成本障礙。
2030年電池需求會增長25倍,需求結構也將發生改變。“今年汽車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就會超過消費電子,車用動力電池才是鋰電池最大需求市場。”McKerracher說,到2030年,新能源乘用車的電池需求將超過1500GWh。
中國已占據鋰電池制造先機。報告預測,中國占全球產能的比例將從2017年的59%上漲到2021年的73%。
電池類型格局也將發生改變。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特別是鈷價上漲,將加速高鎳電池的普及。NCM(811)、NCA 、NCA+這三類高鎳電池,今年占比不到40%,2020年就會達到48%,2024年則到73%。
其中,NCM(811)將從2024年起超過NCA+成為高鎳電池中的主流。NCM(811)電池含鈷量僅9%,鈷和鋰的價格上漲將使其迅速普及,這有助于降低電池組的價格。但電池組的價格想明顯低于100 美元/千瓦時,還需要重大的技術進步。
不過,不要高興太早,實現千萬輛銷量存在兩個挑戰。先進交通團隊資深分析員SalimMorsy表示:“盡管我們對于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很樂觀,但我們認為有兩個障礙正在逐漸顯現。短期來看, 2020年后鈷的供應短缺將使得近幾年鋰電池成本快速下降的趨勢放緩。長期來看,充電基礎設施仍然是一個挑戰。”
共享出行也會影響新能源汽車的未來銷量。全球共享出行用車將從現在的500萬輛增加至2040年的2000萬輛。到那時,90%的共享出行汽車將是新能源汽車,因其運營成本更低。40%的共享出行汽車將具備高度自動駕駛功能。
McKerracher暫不看好氫燃料電池汽車。他認為這類車的量太小了,多出來電池、電機、電堆等設備,價格怎么有優勢?電動車的鋰電池早期在消費電子市場帶動下,吸引大量投資,價格下降;而氫燃料電池最早應用在航天領域,有什么應用場景能帶動投資、技術創新?
不過,他補充說會持續跟進氫燃料電池汽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大出行下半場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70078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