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8月31日-9月2日在天津舉行)。論壇圍繞“改革開放40年,產業開啟新征程”的年度主題,為推動新時代的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保駕護航。
出席本次論壇的有來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政府部門,一汽、東風、上汽、長安、北汽,廣汽、豐田、日產、寶馬等汽車企業集團,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行業組織,國外汽車企業界、新聞媒體界的領導和嘉賓。
在2018泰達論壇上,被提到最多的就是補貼、智能汽車、高質量發展。從五部委領導的發言來看,補貼加速退坡是必然的,但是財政支持政策依然會存在,只是不會再像之前那樣粗放。智能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大趨勢,國家大力支持,企業積極響應,如果不想在下一輪競爭中被淘汰,汽車產業所有參與者都應積極布局,瞄準尖端技術。高質量發展則是我國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主管部門在制定政策時候也會朝著這個方向去,企業要盡快適應。
工信部:正明確下一階段積分管理制度 機動車企業和產品準入許可年內發布
9月1日,工信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瞿國春透露,為了深入做好雙積分制度的實施工作,切實加強政策實施情況的監督管理,工信部將明確下一階段積分管理制度,新能源汽車積分技術指標等內容,為行業企業提供穩定的發展預期。此外,從去年開始,工信部就啟動了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許可管理辦法的編制工作,今年4月份公開征求社會意見,目前辦法還在持續的修改完善之中,下一步將履行審核發布程序,預計年內會發布。
財政部:將對新能源車設立動態補貼機制
9月1日,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表示,今年新能源車預計銷售150萬輛,未來中央財政將按照國務院統一的動態調整機制,聯合有關部門作進一步的研究完善,一方面仍然堅持扶優扶強的政策導向,將繼續提高補貼技術門檻,集中精力、財力,支持優勢產品、優勢企業,促進優質企業和產品做大做強,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供給側改革;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增加更多通行層面政策便利,限行限號以及使用環節的低成本,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競爭優勢。
發改委: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將發布實施
9月1日,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年勇表示,《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將發布實施。除此之外,國家將盡快出臺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一是作為國家的產業政策,要充分發揮導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順應產業發展大勢,圍繞優化產能布局,突破核心技術,開展戰略合作等等,提高資本配置效率,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二是作為部門管理規章,將發揮規范管理的作用,在堅持簡單放權,深化改革的同時,嚴格產業投資項目管理標準,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防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科技部:新能源汽車發展要補短板、建優勢、強能力
9月1日,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續超前提出,盡管經過多部門、跨行業的合作和聯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其發展仍然面臨諸多嚴峻挑戰,特別是在動力電池領域仍然欠缺原始原創性的技術突破。新能源汽車下一步研究重點可以用九個字概括,即補短板、建優勢、強能力。其中,補短板就是要從戰略性產品當中找到存在的不足,政府不是什么短板都要補,政府將聚焦戰略性產品里涉及到國家安全、經濟安全、產業安全的技術短板。
商務部:推動汽車流通改革
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處長肖榮臣表示, 推進汽車流通改革對于促進汽車市場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未來,我國應全鏈條推進汽車流通體制改革。第一,發布實施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改革新車銷售體制;第二,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目前我國印發了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包括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優化二手車交易登記程序,取消了設定二手車鑒定評估機構的行政許可,以及加快修訂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等內容,促進市場競爭;第三,擴大汽車平行進口試點,有效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目前平行進口試點的年進口量已經超過了13.6萬輛;第四,推動修訂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目前修訂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已經列入了國務院2018年立法計劃?!?/p>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V芯視野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7619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