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如果沒有萌生進軍新能源行業的念頭,魏銀倉或許還是珠海有名的房地產大佬。
十年后,魏銀倉被自己親手創立的公司告上法院。
01
11月13日,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隆”)通過官方微信發布一篇長文,控訴公司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占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元。
目前,銀隆已向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珠海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進行報案,相關機構已正式受理。
“自曝家丑”的銀隆已不是第一次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了。此前銀隆被曝拖欠供貨商貨款逾10億元、南京銀隆產業園又出現了“查封又解封”事件。
有董明珠的光環加持,銀隆為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02
能讓董明珠另眼相看,為其站臺,魏銀倉當然不是一般人。
年輕時的魏銀倉就很有冒險精神,會銷售會來事兒。早年在老家邯鄲辦過鋼廠、承包高速公路、買過礦,后來在珠海從事房地產開發。
尤其是房地產事業,讓魏銀倉賺了不少錢,他在珠海開發的“山海一品居”和“山海一品別墅”,幾乎是當時珠海最貴的房地產項目。
“不差錢”的魏總萌生了進軍新能源行業的想法,雖然彼時的他對這個行業一無所知。
2009年底,銀隆正式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元,魏銀倉的銀通集團為控股股東之一。
在講究技術積累沉淀的汽車產業,沒有技術的銀隆怎么辦?那就從其他公司買過來。
2010年,銀隆收購美國奧鈦53.3%股份,并宣布掌握了制造鈦酸鋰材料的核心技術。
2013年底至2014年初,銀隆面臨嚴重的資金鏈危機,融資需求非常迫切。然而業內都不看好鈦酸鋰技術,實現產業化比較困難。
但是幾年后,董明珠非常看好銀隆的鈦酸鋰技術,也就有了后來的風波。
03
2016年,董明珠和魏銀倉也有過“蜜月期”。董明珠極力說服格力電器收購銀隆,進軍造車領域。
在被格力的股東大會否決后,董明珠個人聯合萬達集團、中集集團等4家企業共同增資銀隆30億元,并持有后者22.38%的股權。
此后,董明珠繼續參與銀隆的融資。到了2017年5月,董明珠在銀隆的持股已經增加到17.46%,為第二大股東,銀隆也被稱之為董明珠事業的“自留地”。
不過,董明珠入股之后,其與魏銀倉之間的矛盾也逐漸顯露,并于2017年下半年開始亮起了紅燈。
在央視的一檔節目中,董明珠將兩人的矛盾直接公開化。
對銀隆的產品質量,董明珠提出了質疑,并且要求銀隆不惜一切代價快速提高產品質量,而當時魏銀倉是希望董小姐再給他一些時間,所以他的回復是“盡力而為”。
聽到這個回答后,董明珠火了:“什么叫盡力而為?作為公司一把手,必須做到!除非你不在其位。在其位,謀其政,必須用極致的眼光要求你的隊伍,這沒有什么盡力而為的事情。”
節目播出后不久,一手創立銀隆的魏銀倉宣布辭去董事長職務,董明珠成為這家公司的代言人和實際操盤手,并完成了一次高層的大換血。
魏銀倉辭去董事長職務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孫國華。作為公司的第四大股東,孫國華一直以來都是魏銀倉的搭檔。
不過,上任不到半年時間,孫國華迅速就被架空,“格力系”高管陸續登場。
2018年4月4日,銀隆的法定代表人由孫國華變更為盧春泉,盧春泉為普潤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普潤資產為銀隆的第五大股東。
4月19日,法定代表人又變更為賴信華。在加入銀隆之前,賴信華曾經擔任格力電器(鄭州)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是董明珠的得力干將。
在管理層大換血之后,新任高管對于公司創始人之前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毫無保留的尖銳批評。
而公司管理層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公司與大股東之間有些“秘密”。于是從7月底開始,銀隆委托律師事務所和會計事務所進行盡職調查和審計。
2018年11月7日,銀隆發布《致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各股東的函》,稱該公司新一任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公司與大股東之間存在頻繁的關聯交易,部分交易存在異常與疑點。
這里的大股東指的是魏銀倉、孫國華。
估計是外界對這份《致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各股東的函》將信將疑的原因,11月13日銀隆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向外界確認這份函件的真實性。
04
“用我的公司告我!你覺得真實嗎?”魏銀倉十分氣憤,并立刻反擊,順勢開啟了一場訴訟的攻防戰。
根據騰訊新聞《一線》的報道,魏銀倉也“已經起訴她(董明珠)了”,律師已經在走法律程序,“在近期向社會有個交代澄清事實”。
顯然,大股東和二股東雙方已經水火不容。究竟誰對誰錯,局外人恐怕一時無從知曉。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8116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