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踏上美利堅合眾國的土地。2019年5月16日,一大早,電視里在辯論給中國商品加稅之后,將給美國老百姓消費帶來的壓力。
汽車商業評論當天造訪一家中國造車新勢力位于底特律的研發中心。85名員工,絕大多數是美國人,作為各路專家,分別在9個部門,在這里為中國的電動車事業辛勤工作。
在美國東北部的底特律和西海岸的洛杉磯和硅谷一帶,和日韓車企一樣,已經有諸多中國企業,無論是國有的還是民營的,都在這里設立關于造型設計、關于前沿技術等各種研發中心,甚至干脆就是獨立的汽車公司。
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后起之秀廣汽集團2018年4月在洛杉磯正式設立前瞻設計中心,此前,2017年6月,廣汽硅谷研發中心已經開始正式運營。
同大多數在這里設立研發中心的中國車企不同,廣汽集團原本希望2019年就把產品賣到美國市場,不期而遇的中美貿易戰讓這家雄心勃勃的汽車公司不得不這個日期推到2020年初,但如今這個計劃卻因為局勢的突變又不得不再次放慢腳步。
最近幾年來,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一直強調企業要走國際化道路并在各種國際化論壇多次露面。他所領導的這家中國汽車公司如何應對當下這種局面?
箭一直在弦上
2019年1月15日,底特律Farmington Hills地區,廣汽底特律研發中心在這里正式揭牌運營。
來賓包括旨在充當與中國開展商務和投資的門戶的密歇根州中國創新中心執行董事布賴恩·康納斯(Brian Connors)和奧克蘭郡經濟發展局局長邁克·麥克里迪(Mike McCready),他們代表地方政府對中國投資的歡迎。
Roush工程集團總經理吉姆·亞格力(Jim Yagley)作為來賓代表上臺講話。這家成立于1976年的公司因為改裝福特野馬而聞名。ROUSH野馬介于公路車和賽車之間,將賽車的款型,性能及操控特點改造到普通街車上,達到最佳融合。它也就成為了廣汽乘用車產品順利達到美國市場要求的重要幫手。
廣汽集團方面來了四位領導,分別是廣汽集團執委會委員張青松、廣汽乘用車總經理郁俊、廣汽研究院院長王秋景和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他們請來了諸多世界級配套供應商代表和美國密西根大學迪爾本分校陳玉寶教授一起來參加這個揭牌儀式。
2017年6月,在陳玉寶教授牽線搭橋下,王秋景率廣汽研究院代表團到Roush工程集團訪問,雙方開始了緊密合作。在這次廣汽底特律研發中心正式運營前,他們已經為將車賣到美國作了大量準備。
第二年5月,廣汽在北美代號為A90(國內為傳祺GS8)的車型已經開始在位于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市西北的運輸研究中心(TR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enter)試驗場進行道路耐久與可靠性測試,這里是北美最大的獨立汽車測試試驗場。
2018年7月,廣汽中外認證團隊到美國加州艾爾蒙特的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哈根-斯密特實驗室(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 Haagen-Smit Laboratory)拜訪。這個實驗室是以發現1943年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真相的加州理工學院化學家名字命名。
同年8月,他們在全美最干燥、最炙熱的南加州東北部死亡谷(Death Valley)和科羅拉多埃文斯山(Evans)做夏季和高緯度測試,并在位于紐約Buffalo的獨立測試實驗室Calspan按照北美標準做碰撞試驗。
Calspan大量采用碰撞測試設備及其零部件制造領域的全球市場領導者Messring的設備,后者的MicroTrack軌道系統、推進系統和photo pit框架,能夠比傳統系統更精確和準確地執行碰撞測試。
同年9月,廣汽乘用車4臺北美A90代號的新車發往美國。11月,這些寫車輛在美國CRAB 監管的ATDS(Automotive Testing & Development Services)公司實驗室做排放測試。12月,又在位于美國紐約上州西部的Rochester的德爾福排放測試實驗室進行測試。
在廣汽準備緊鑼密鼓為進軍美國市場做產品準備的同時,2018年3月,廣汽集團執委會副主任、廣汽乘用車總經理郁俊率團和GS8、GM8、GA4、GS4共4款產品參加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會展中心召開的2018全美汽車經銷商(NADA)大會。這是NADA歷史上首個參與的中國汽車品牌。
2018年11月8日,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到訪即將正式揭幕的廣汽底特律研發中心。
11月29日,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2018年《財富》全球科技論壇上談到, 中美貿易摩擦對廣汽集團國際化造成一定的影響,此前,美國對進口汽車征收2.5%的關稅,而中美貿易摩擦爆發之后,美國一旦對中國汽車加征25%的關稅,對準備進入美國市場的廣汽乘用車有影響。不過,它還是準備按計劃于2019年年底進入美國市場。
隨后就到了2019年1月14日在底特律召開的北美國際車展(NAIAS)。這是北美國際車展第30年舉行,也是最后一次在年初舉行,而這正好是廣汽乘用車第5次參展,也創下了同一個中國汽車品牌能夠連續登陸同一個國際車展次數最多的歷史。
進軍美國市場,廣汽不是心血來潮,從一開始就成為廣汽國際化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廣汽乘用車總經理郁俊在活動現場用英語告訴來賓,他們已經構建起全球銷售網絡和服務網絡,在全球五大板塊的十多個國家落子布局,“朝著打造世界級汽車品牌的目標邁出了重要的步伐”。
特意捧場的北美車展組委會執行主席羅德·埃爾伯特(Rod Alberts)表示,這些年來廣汽帶來的明星車型在不斷刷新著美國人對中國汽車的認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就能夠為北美消費者帶來更新穎的優質車型。
此次參加北美車展,廣汽集團帶來的是一款命名為ENTRANZE的純電動概念車。在英語中它表示“入口”,而2018年他們在北美車展發布的概念車叫ENVERGE,英文的意思就是“邊界”。
廣汽研究院副院長、概念與造型設計中心主任張帆說:“如果說去年我們還在‘邊界’,今年我們就在‘入口’了,我們在一步一步很扎實地在往美國市場,或者說往國際市場邁進。”
10天之后,即1月25日,2019全美經銷商(NADA)大會在拉斯維加斯召開,廣汽乘用車常務副總經理詹松光率團前往,緊鑼密鼓與北美渠道商溝通,為2020年產品落地北美市場做準備。
生來“追尋偉大”
時至今日,已經有上海通用昂科威、凱迪拉克CT6混動版、沃爾沃S60、北京奔馳加長E級車,等等車型曾銷往美國。但這些車都不屬于真正的中國自主汽車品牌。
2005年年底,奇瑞掌舵人尹同耀說:“我們希望奇瑞汽車能開到美國去,開到曼哈頓大街,我們希望能和中國的家電行業一樣能夠走出去……”,但是總代理商美國夢幻汽車公司讓奇瑞的美國夢成為夢幻。
2018年7月,廣汽傳祺在十周年總結大會上發布了旗下全新品牌口號是這樣四個字——“追尋偉大”。這家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后起之秀當下確定了自己的“數字化、電動化、共享化和國際化”新四化目標,而顯然國際化是其“追尋偉大”的重要一環。
廣汽呈現出來的景象讓它的這一進程勢不可擋。
2007年4月,廣汽自主乘用車品牌項目組成立;2008年7月21日,廣州汽車集團乘用車有限公司成立。創下業界傳奇的是,它的自主品牌傳祺,年銷量由2011年的1.7萬輛快速攀升至 2018年的53.5萬輛。
銷量激增的廣汽乘用車從一開始就確定了國際化進程,而不能只是依靠本土市場就能夠成就偉大。
為此,它制定了這樣的國際化的發展規劃路徑:“雙軌并進、全球覆蓋”,即緊跟國家戰略,深耕一帶一路重點市場;高端切入,逐步開拓發達國家成熟市場;放眼全球,全面覆蓋新興市場。
有賴于領導人的遠見,廣汽集團確定自己的整體目標是成為“世界級品牌、全球化企業”,全世界沒有一家世界級企業不是全球化的。這是其一。
其二,中國市場的競爭已經到了新的階段。增長已經不可能再回到過往歲月,必須精細化運作,動別人的奶酪。國際化是一條重要道路。
同中國一樣,2018年也是全球汽車產業的一個拐點。2017年全球汽車銷量首次突破9000萬輛,但第二年就降到了8600萬輛,同比下降0.5%,這是自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但印度、巴西、俄羅斯和東南亞這些新興市場還是有巨大的機會。
2018年俄羅斯乘用車及輕型商用車總銷量為180萬輛,同比激增12.8%。同一年,印度的汽車產量增長了8%,達到517萬輛;巴西緊隨其后,銷量增長5.2%至287萬輛。
如今,印度已經超過了德國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市場,到2021年,它甚至有可能登上第三大市場寶座。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印度將成為未來十年內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
先前,中國車企已經有過一輪國際化高潮,以奇瑞、長城、吉利和江淮等企業為先導,有的四處出擊,有的專盯亞非拉,有的瞄準俄羅斯,有過成功,但是更多是短暫的輝煌之后的煩惱。
這是中國車企國際化的1.0時代,如今我們再次看到上汽集團在印度在泰國在澳洲布局,吉利在東南亞、俄羅斯也都在布局,長城也在俄羅斯建立工廠,奇瑞準備進軍歐洲市場。
這是中國車企國際化的2.0時代。就如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所說的那樣,在“一帶一路”帶動下,中國汽車品牌“走出去”已經從當初單一的產品貿易,開始向技術、人才與資本共同輸出的海外產業戰略布局轉變。中國車企融入全球價值鏈,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進而從“世界工廠”轉變為“全球公司”。
廣汽由此有了自己的三步走戰略。2018年9月,在珠海舉行的第二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傳播論壇上,馮興亞總經理在演講中具體提到了這個戰略。
首先,聚焦“一帶一路”重點國家市場,建立銷售與服務網絡。
其次,根據國際貿易形勢的變化,穩步推進北美等發達國家市場的拓展。
第三,結合全球各區域市場的消費者需求,完善全球商品規劃;持續提升品牌的海外知名度,逐步實現產品覆蓋全球主要汽車市場。
馮興亞在這次演講中進一步透露:用3-5年時間以新興市場為突破口,在各主要區域建設1至2個樣板市場,奠定基礎。后續再用3-5年的時間,以樣板市場為中心,擴大各區域市場覆蓋率,逐步進入成熟發達市場。
顯然,這已經是微調了的戰略,打造“樣板市場”,擇機進入成熟市場,否則北美等發達國家市場是生來就想成為傳祺的廣汽自主品牌的夢想。
截止2018年底,廣汽集團已在中東、東南亞、東歐、非洲、美洲五大板塊16個國家落子布局。
2018年10月31日,廣汽乘用車和迪拜卡爾卡什集團合作正式在阿聯酋開設第一個汽車銷售服務形象店。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專程前往開業儀式,阿聯酋外交國務部長安瓦爾·卡爾卡什應邀出席。
廣汽正在加速布局中東四國,除了阿聯酋銷售服務中心在迪拜開業,傳祺GS7隨后在科威特上市,沙特首度迎來傳祺品牌上市,同時在巴林舉行經銷商年會。
東南亞市場,廣汽乘用車成功在緬甸上市;在菲律賓總統的見證下,正式登陸菲律賓市場。同時,進入玻利維亞市場,繼智利之后,南美市場再落一子。
發現“更多可能”
因為中美貿易戰結果難測,廣汽集團進入美國市場的時間難以明確。廣汽研究院院長王秋景在2019年1月的廣汽底特律研發中心揭幕期間對汽車商業評論說:“現在關稅提高到25%,我們不可能進來,如果關稅能夠回到原來的狀態我們再進。”
現在更多可能是在俄羅斯,而且廣汽正在加快進入這個市場的步伐。
當地時間2019年4月4日,它就以“更多可能”為主題,首次亮相2019年圣彼得堡國際車展。這也是它繼2018年8月29日首次參加莫斯科車展后第二次參加俄羅斯當地車展。那次車展標志著廣汽正式開始考慮進入俄羅斯市場,相關車輛認證工作同時舉行。
此次圣彼得堡車展發布會后,立即舉行意向經銷商簽約儀式。而就在車展前一天,廣汽乘用車俄羅斯有限責任公司在莫斯科舉行揭牌儀式,正式啟動俄羅斯市場運營。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也特意蒞臨。這是廣汽首個在海外設立的銷售公司,是其跨國經營和屬地化運作的首創嘗試。
鑒于當地競爭環境和市場容量,俄羅斯市場值得廣汽這么一搏。
俄羅斯的汽車工業原本比較強大,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與世隔絕幾十年,集約型的計劃經濟無法滿足市場多樣性的需求,本土汽車企業僅能靠著隔絕于國際貿易保持穩定的銷量,車型多年沒有更新,生產更是沒有革新。
1990年代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市場上開始充斥著各種二手外國車,這些外國二手車雖然價格便宜,但由于同樣是以過時車型為主,面對本土品牌車型并無多少競爭力,本土汽車尚可勉強過日。
2000年代初期及之前,俄羅斯基本上就是本土品牌一家獨大。從2004年開始,各國際品牌開始進入俄羅斯市場,不僅僅是歐美日韓汽車品牌,更重要的是,這也是中國汽車品牌集體進軍俄羅斯汽車市場的時代。
搶占中高檔汽車市場的日本、歐洲品牌對俄羅斯本土汽車工業的沖擊尚不明顯,對俄羅斯本土汽車工業沖擊最大的就是主打中低端的韓國汽車品牌和低價位的中國汽車品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奇瑞2007年進入俄羅斯市場,首年銷量即達到3.7萬臺。
2008年俄羅斯出臺了《工業組裝政策》,也就是著名的166政策,對外國品牌在俄羅斯的生產和銷售做出明確的要求和規定,鼓勵外國品牌在俄羅斯設廠進行本土組裝,符合規定的品牌和車型享受優惠的關稅,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則需要交納較高的關稅。
后來更是出臺了升級版的工業組裝政策,做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比如汽車工廠年產能30萬臺,發動機20萬臺,零部件本地化率5年內要達到65%等各項要求。在政策的驅使下,大部分著眼于在俄羅斯長久發展的國際品牌都開始了本土化進程。
2011年12月,俄羅斯加入WTO,俄羅斯汽車市場又開始緩慢增長階段。2013年烏克蘭危機爆發,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了持續經濟制裁,導致盧布嚴重貶值,經濟萎靡,汽車銷量也隨之下滑,但開始已經重新進入上升通道。
歐洲商業協會(AEB)的銷量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俄羅斯乘用車及輕型商用車全年銷量為159萬多輛,年度同比增長11.9%,實現近5年來同比首次增長;2018年,俄羅斯汽車市場總銷量為180萬輛,漲幅為12.8%。
不過,因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先前一波進入俄羅斯車輛的教訓,目前,中國汽車在俄羅斯車市上的"地位"有點尷尬,現在需要靠新進入者或者新產品,重新扭轉其在消費者心中的不良印象。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假以時日,這應該不是問題。以長城、奇瑞、吉利和廣汽組成的新隊伍以全新產品,非常有可能一改以往中國車的品牌面貌。
廣汽宣布計劃向俄羅斯先期導入三款明星車型:傳祺GS8、傳祺GM8、傳祺GS5,首款車型傳祺GS8將于今年下半年在俄羅斯上市。當然,該品牌在俄羅斯市場上的產品名稱中將不會出現Trumpchi(傳祺)這個詞。
隨后,廣汽將逐步導入更多明星車型,計劃用3-5年的時間建成覆蓋俄羅斯汽車銷量Top 20城市群的經銷商網絡,成為俄羅斯市場的主流汽車品牌。
顯然,它要將俄羅斯打造成區域“樣板市場”,并以此為跳板,擇機進軍歐洲市場。當地時間2018年10月2日,兩年一度的巴黎車展開幕。廣汽乘用車首次參加,雖然下次不一定參加和巴黎車展交替進行的法蘭克福車展,但劍指歐羅巴已經不是夢想。
當務之急還是俄羅斯市場。對廣汽來說,進入這個市場,它的短板是尚不能立即國產。2019年6月,長城汽車在俄羅斯圖拉州投資建設的工廠就要投產,哈弗F7將是從這個工廠中下線的第一款產品。而廣汽即使從其新疆生產基地向俄境內輸送GS8,依然不如長城來得"便利"又便宜。
不過,馮興亞在這次圣彼得堡車展上已經公開表示,廣汽將整合更多的全球優勢資源,進一步支持和推動針對俄羅斯專屬市場的研發、制造和銷售服務。
渴望不斷突破
2018年,美國市場賣出1733萬輛汽車,同比微增0.6%。但它的銷量頂峰已經在2001年創下 ,一共1781.2 萬輛。未來,可能將不會再現。有預測認為美國市場到2025年將萎縮到1150萬輛。
美國咨詢公司貝恩合伙人馬克·戈特弗萊德森(Mark Gottfredson)說:“未來幾年汽車銷量的暴跌可能會與大蕭條時期一樣嚴重。但是這一次,需求的大幅下降將是永久性的。”
或許,現在進入美國市場暫時受阻并不是一件壞事。汽車商業評論認為,這樣,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觀察進入這個成熟且在變化的市場的需求,一方面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諸如俄羅斯這樣的新興的強勁增長的市場,因為國際化需要強有力的充分準備的前后方資源的配合。而且,畢竟,正如馮興亞所指出的那樣,目前廣汽的國際化尚處于起步階段。
2019年1月,曾慶洪在瑞士達沃斯小鎮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說,廣汽國際化戰略并不僅僅是市場國際化,還包括研發國際化和人才國際化等。汽車商業評論認為,這里可以更多適用于廣汽集團在美國的拓展。
2017年8月,張帆來到美國籌建廣汽洛杉磯前瞻設計中心。這可以說是真正開啟了廣汽研發國際化和人才國際化的大門。
為什么要大老遠從廣州跑到洛杉磯橘子郡來建立這樣一個設計室?
其一,這是行業規矩,張帆說,但凡要成為一個國際化公司,就一定要來洛杉磯建立一個前瞻設計室。加州受獨特的地域環境、汽車文化的影響,甚至是它的氣候、它的光照,對于一名汽車設計師來說都是很特殊的賜予。
其二,這是廣汽設計海外人才的一個集聚地,已經吸納了15名海外創新創意人才,如果在廣州基本上找不到,在上海也很難,除非付除三四倍的價錢,而且即使來了以后,生活環境是否適應,是否真正可以將水平發揮出來,都是不一定的。
其三,在具體項目中的支撐,今年北美車展的概念車就是由Pontus Fontaeus為總監的洛杉磯前瞻設計中心打造。張帆希望他成為廣汽設計的“麻煩制造者”,不斷挑戰既有的系統和思路,這樣才是一個有活力的設計創新生態。
Pontus Fontaeus是一個喜歡美國的國際知名汽車設計師,畢業于歐洲藝術中心設計學院,24年跨越8個國家,先后在大眾、起亞、沃爾沃、法拉第未來等知名汽車公司任主管設計師、設計經理及設計總監等職位。
2017年10月,Pontus Fontaeus入職,帶領團隊將一處先前的銀行辦公室改造成一個平等、開放的設計中心。空間內飾包含加州落日的橙色,反應太平洋的藍綠色和代表時尚的孔雀藍。還有很多來自東方的元素,比如盆栽或者雕塑,與現代西方氛圍無縫結合。這是張帆在廣汽未來汽車設計中所倡導的精神。
2018年4月,廣汽洛杉磯前瞻設計中心舉行簡樸的揭牌儀式。張帆說:“如果接下來中美關系的緊張得以緩解,我們的產品能夠在美國上市,那接下來的設計任務就交給他們了。”
加上去年11月成立的由David Hilton領銜的廣汽上海前瞻設計工作室,廣汽設計團隊已經超過300多人,內部分為16個專業領域,張帆心目中跨國運營的、國際一流的、有影響力的設計中心正在形成之中。
在廣汽洛杉磯前瞻設計中心成立之前,2017年6月,尚進領導的廣汽硅谷研發中。已經成立,同洛杉磯設計中心主要聘請外籍設計師團隊不同,也同楊尚華領導的底特律研發中心主要是以美國本地三大汽車公司研發人員不同,這里主要是以優秀的華人工程師團隊為主,聚焦于無人駕駛、新能源和信息安全方向的研究。
整車開發方大本營廣汽研究院總部現在有四大中心,包括新能源、智能網聯、設計和動力總成,加上第五大中心,就是美國中心(三個基地,加上一個隱形的美國總部),構成了當下廣汽研發的全部。
它們在“全球研發辦公一張桌”狀態下舉行研發工作,即所有的工作都是在一個信息系統上,不管在哪一個國家,不管在什么地方,所有的數據在這上面交互,可以大大提高產品開發的效率和技術創新的效率。
汽車商業評論了解到,廣汽集團正在考慮2020年或之后在德國和印度設立研發中心,所有海外中心則將成為其國際化進程中集聚國際高端人才的平臺、整合前瞻技術的平臺和對外開放合作的平臺。
這也將有力推動廣汽自主產品進入國際化市場,在這個意義上,進入美國市場大概也是遲早的事情。
“沒有什么比偉大的美國公路旅行這一著名傳統更能代表這些家庭價值觀了。概念車ENTRANZE是一款超級家用車,一款終極的公路旅行用車,也是一款多用途車型,可以自如應對海灘、山脈、森林、沙漠及城市等不同地形之間的長途旅行。”
2019年1月14日,北美車展上,廣汽洛杉磯前瞻設計中心總監Pontus Fontaeus在介紹意思為“入口”的全新概念車ENTRANZE時,用略微緊張的聲音如此說道。
這是一部為超級家庭用車設定了一個新的大膽標準的汽車,更是一個廣汽在國際化道路上渴望不斷突破的象征。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9158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