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與法拉第未來那一場關于話語權的曠世爭奪之后,恒大要造車的夢想搞得全世界無人不知。
畢竟此事不僅在中國市場吵得火熱,就連遠在美國,也似乎如同登上了“頭條新聞”般引人注目。
不管結果如何,恒大造車事業算是向全世界發出了“邀約”。
隨后,恒大展現了其驚人的速度,在整車、電池、電機和銷售的汽車全關鍵產業鏈實現了布局。
我們重點關注恒大整車制造的核心——國能NEVS。
作為中國造車新勢力的一員,擁有獨特的優勢:原薩博汽車平臺和知識產權、已經下線的電動車型,新能源制造雙資質,瑞典和天津兩個現成的制造工廠。
雖然擁有這么多光環,在轟轟烈烈的造車新勢力浪潮中,國能NEVS似乎無法突破重圍,無法為業界和市場所了解和認可。
打開國能NEVS的官網,還找不到恒大的氣息,就連車型信息也無法找到。從其顯示的發展歷程來看,造車歷程看來是遇到了麻煩,這才引入了恒大集團:
2012年04月,國能瑞典NEVS公司成立;
2012年08月,收購了薩博汽車資產和核心知識產權,但無法使用薩博品牌;
2015年10月,NEVS天津工廠開工建設;
2017年01月,獲得發改委批準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同年11月通過工信部批復,獲得造車雙資質。
2017年12月,首款基于薩博鳳凰平臺的9-3EV下線,天津工廠正式量產;
2019年01月,恒大以9.3億元投資成為NEVS最大股東。
首款車型NEVS 93在其官網并沒有顯示,但是在京東商城卻有這款純電動汽車的相關信息。
外觀和內飾充滿厚重的歷史感,NEDC續航355公里,綜合補貼后預售價為16.98萬,如果這些都無所謂,但是看到汽車的內外設計,很難讓人有購買的欲望和勇氣。
恒大收購國能NEVS,無需從車型設計、工廠建設等等漫長的前期準備工作開始,可以直接將造車變為現實,可以直接對外發布新品牌和新車型。
恒大手上充裕的資金,也可以讓恒大造車的全產業鏈得以快速的配合。
恒大在與法拉第未來的合作過程中,法拉第未來的資金黑洞足夠讓恒大切身的體會到了造車的艱難。
法拉第未來是汽車界最黑暗的例子,進入過這個黑暗,造車對于恒大來說已經輕車熟路了,一句話說白了,錢就是頭等大事。
恒大與法拉第未來的合作除了反面教訓之外,還有意外的收獲:一個就是廣州南沙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一個就是原樂視超級汽車項目的原班人馬。
這個以原廣汽豐田副總經理高景深為領軍人物,源自廣汽豐田的制造團隊,法拉第未來高端汽車的研發經驗,將有望為這個恒大造車帶來全然不同的詮釋。
造車新勢力的蓬勃發展向業界釋放了一個信號,那就是只要有錢,車還是能造得出來的。
造車新勢力在車輛交付之后,不管是市場的偏見質疑,還是汽車使用上的體驗問題,暴露了造車新勢力的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車造出來之后,“怎么賣出去”和“賣給誰”,而這個問題尤為關鍵。
“怎么賣出去”的問題:吉利、廣汽、上汽等傳統車企采用經銷商的方式;蔚來、威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采用自營店的方式;威馬采用了合伙人的方式。
恒大手上已經擁有了“廣匯”這一強大的銷售渠道,只要車造得出來,銷售途徑已經不成問題了。
“賣給誰”的問題:傳統車企不管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是零售加大客戶并舉;以造車新勢力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在政策推動下,在政府采購、移動出行等領域開始磨拳擦掌。
跟恒大具有類似背景的案例就是寶能觀致汽車項目。
在收購完成之后,寶能在全國各地攻城略地,建設工廠,再通過自產自銷實現了觀致汽車銷量的重重突破。只是渠道過于單一,再加上寶能與萬科和格力的那一些紛爭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寶能汽車一直未能在銷量上擁有更大的突破。
與之對比,恒大的體量和市場基礎遠不是寶能所能夠比擬的,恒大品牌汽車的粉絲相信不會是少數。
唯一留待市場驗證的,就是恒大對汽車的審美觀是否符合大眾的標準。時間非常倉促,即將在6月份全球發布的恒大全新品牌的電動汽車,或許并無法給業界驚艷,或許更多的是類似于大眾寶來純電,真心希望不是這一款NEVS93。
2019年5月8日,廣州市南沙區政府官網公布了恒大新能源汽車項目的環評報告,或許這個基地投產之后,才能真正代表恒大造車的聚合成果。
根據公布的信息,項目名稱為“恒大智能汽車零部件項目”,建設單位為“恒大智能汽車(廣東)有限公司”。
項目源自曾經恒大與法拉第未來的合資項目——睿馳智能汽車。項目位于廣州南沙萬頃沙保稅港,總投資61億元,年產能10萬輛份車身部件,包括車身沖壓、鉚接及焊裝、涂裝,以及動力單元部件的裝配,計劃2020年1月建成。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書中指出“總裝車間(預留二期發展,本期僅進行建筑物申報)”,也就說在2020年投產的工廠僅僅只是生產車身零部件,而不涉及整車裝配。
這是怎么一個玩法,還不得而知。將這么多的車身零部件運到天津工廠組裝也不現實,難道是在南沙找個代工廠?又或者出于產業政策原因考慮,讓零部件項目先行開工,隨后整車裝配再旋即跟進?
放眼全球,恒大汽車形成了特羅爾海坦、天津和廣州鐵三角的制造工廠;在中國,恒大又有天津、上海和廣州鐵三角的研發中心。
從產業鏈來看,從NEVS、卡耐電池到廣匯,恒大汽車形成了整車、動力系統到銷售渠道的完整閉環。
瑞典特羅爾海坦工廠負責恒大的海外市場、天津濱海新區的全新工廠則是恒大造車的現在,而鐵三角的最后一環,南沙工廠將是恒大造車的未來。
當三個鐵三角形成疊加效應,恒大造車將無堅不摧,唯一剩下的就是時間。
有望在本月發布的全新恒大品牌汽車,究竟會帶來什么樣的驚喜還是驚嚇,還得看看恒大的收購速度是否能夠同步復制到造車上面來。
恒大會不會在“買買買”的路上越走越任性,最后把自家產的汽車給買回來,這個或許是目前最好和見效最快的唯一辦法。
以恒大手上的充足資金和產業鏈,首批車型或許不用擔心銷售市場,畢竟前期產能或許連自產自銷都無法滿足。
只是,恒大接下來怎么獲得零售市場的認可,這才是其收購的全產業鏈的最終歸宿。不談遠的,還是先看看許老板會不會將自己的座駕,換成恒大品牌的第一款電動汽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9234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