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援引彭博社報道稱,從2010年來,特斯拉通過向其競爭對手,包括通用汽車和菲亞特克拉斯勒汽車公司出售聯邦溫室氣體排放額度創造了近20億美元的收入。
今年2月,通用汽車和菲亞特克萊斯勒向特拉華州首次披露,他們與特斯拉達成了排放額度購買協議,而這些交易以往都是保密的。
證券時報·車資本記 者聯系到了在美國通用汽車工作的汽車工程師,對方表示,這并不是什么秘密。國家是鼓勵企業之間進行碳交易的。在加利福尼亞州,企業銷售皮卡車型就是要消耗“清潔能源”積分的。特斯拉通過碳交易獲取收益,是很公開的事情。
根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規定,在該州銷量超過一定數量汽車的企業必須使其中新能源車比例達到ZEV(Zero Emission Vehicle,零排放車輛)法案的規定。
CARB按照EV、PHEV、HEV的種類,為每種車制定了“積分”系數,規定了與銷量掛鉤的積分基準。未達到ZEV法案規定標準的企業必須向CARB支付每輛車5000美元罰款,或者向其他公司購買積分。
據悉,由于CARB的規定具備較為完善的法律基礎,因此美國ZEV法案在執行過程中非常嚴格,如果企業應對不利,將面臨巨額損失。
事實上,特斯拉自起步之初,就非常重視ZEV交易,從2012年開始,伴隨著特斯拉汽車產量的飆升,也帶動其在碳交易上的收益。據知情人士透露,在特斯拉內部,擁有獨立的工作組,會按照CARB的規則制定相應的交易策略,并隨著市場的變化而改變策略。此外特斯拉還與二級市場的經紀機構和交易機構保持了詢價聯系,從而掌握了交易的主動性。
在查閱了特斯拉近年來的財報之后,發現其中高頻次提及了ZEV。
根據特斯拉2018年的財報顯示,由于特斯拉沒有與企業簽署長期的碳交易協議,因此公司在ZEV上的收入是隨著季度而波動的。
雖然這種交易并不穩定,但無疑令特斯拉這樣的純電動車企,成為全球排放法規收緊下的受益者。事實上,近年來,特斯拉在碳交易方面的收入早已不僅集中于美國,在歐洲也有很大的市場。
近年來,中國也在積極研究和推進碳交易制度。
2016年,《新能源汽車碳配額管理辦法》征求意見正式發布,該管理辦法正是借鑒了美國加州ZEV政策,并結合中國現有的燃油汽車油耗管理政策,將兩者合并實施對汽車碳排放進行管理。
2017年9月,工信部牽頭制定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雙積分”政策),進一步推進了我國車企向新能源方向的轉型。
不過,有專家提出,在嚴格執行油耗標準和“雙積分”政策的同時,應適時將“雙積分”轉化為碳交易機制。或許,伴隨著中國碳交易機制的逐步完善,特斯拉的“賣炭”事業或許也將延伸至中國市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9251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