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一年的汽車寒冬之中,眾多車企為了生存采取相應的政策,尤其是4-6月,對于燃油車來說是痛苦的日子,然而在此期間,新能源趨勢抬頭,市場對新能源車型的需求越來越大,所以造車新勢力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崛起,欲想借助新能源趨勢促進企業崛起。
然而造車新勢力發展并不是非常順利,在起初的階段,市場對新勢力擁有極高期望,但是表現卻不盡如人意,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57萬,而造車新勢力占到5%左右的份額,所以銷售結果令人大失所望。
在上半年交付的車型中,威馬汽車卻奪得桂冠,這個品牌逐漸被消費者發現,原來他一直在低調發展,市面上沒有他的負面消息,然而小鵬汽車和蔚來汽車卻飽受小鵬G3車主維權事件和蔚來ES8自燃事件,兩個車企也為此想破了腦袋,但是始終抵擋不住輿論的強大攻勢,如果沒有這些負面影響,興許兩虎相爭的是這兩個車企。
側面反映出,現今的造車新勢力雖然非常需要資金,但是還需在產品層面多下功夫了,尤其是在企業起步的階段,更需要消費者信任,那么如何做到?就需要充分完善產品層面的技術,如果有優質的產品質量保證,那么對于市場來說,更加會受到消費者青睞,而且蔚來和小鵬雖然在迎合互聯時代做出了升級,但是一個是因為產品質量,一個是因為客戶信用,卻成為輿論的眾矢之的。
現今造車新勢力的發展,雖然在續航里程上做出升級,在動力電池上聯合寧德時代等優秀電池工廠,但是還有眾多網友表示,這些造車新勢力一點自主技術沒有,東拼西湊怎么持續發展?企業在長期發展中,當然需要自己的技術,但是面對現今的環境,還是以適應消費者需求為主,更貼近企業實際,因為造車新勢力需要賣車維持現金流,支撐企業的持續發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9567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