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國經濟時報、國研經濟研究院、百度聯合發布《中國智能交通產業生態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下簡稱“報告”)。
報告全文2.4萬字,分為《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產業生態》、《搭建平臺,明確方向》、《服務當下,智聯未來》、《重點突破,系統推進》五個章節,重點分析了智能交通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意義,并給出了中國智能交通路線的發展方向建議。
報告建議,在我國智能交通產業生態的構建中,要發揮自動駕駛技術平臺企業的引領作用。支持我國智能交通龍頭企業、技術體系“走出去”發展。將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制造業產業體系優勢、智能交通產業生態完整性優勢結合起來,構成我國智能交通參與國際競爭的綜合優勢。積極倡導“全球智聯、中國方案”。
報告以百度為例分析,百度堅持自主研發、合作開發、共建生態并行,產業投資和金融投資并舉,國內與海外布局并進,積極面向全球吸納創新要素、先進理念。通過投資Velodyne LiDAR、禾賽科技等激光雷達供應商,以及視覺公司中科慧眼、造車新勢力威馬等產業生態協作企業,主導組建智能交通產業鏈。通過Apollo基金,為Apollo生態的初創企業、小微企業提供支持,孕育孵化先進技術。2017年百度還與華為達成全面戰略合作。
報告提到,要引導社會公眾形成“自動駕駛不等于絕對安全、零事故”的觀念,對于自動駕駛發生的事故,進行客觀公正的報道和理性的輿論引導,強調“看長周期表現、用大數據說話”,而不以個案判定一款產品、一家企業、一套技術的安全屬性。
報告同時建議,結合老齡化社會特點,研究為60歲以上無機動車駕駛執照的老年人專設“自動駕駛車輛自乘執照”制度,允許老年人經過必要考試和體檢后,自行操控乘坐家用高水平自動駕駛車輛。
報告預計,得益于5G、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技術,我國智能交通將進入大規模商業化階段。到2035年,我國智能交通產業生態將保持全球領先水平。其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居于汽車生產銷售主導地位,以車路協同為基礎的高水平自動駕駛服務基本普及,大城市交通擁堵得以根本緩解等。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鳴幽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17294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