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東京舉行發布會,宣布將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等汽車動力電池制造商合作,以加速其在全球范圍內向電氣化轉型的需求。預計明年開始,在中國銷售的豐田品牌電動汽車,將使用中國本土的鋰離子動力電池。與此同時,豐田汽車也沒有放棄與松下、東芝、湯淺的合作。
“這應是豐田出于對中國市場潛力巨大的考慮。”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盡管有多種原因,但最重要的一條,是目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已經位居世界前列,豐田汽車要實現電氣化轉型和銷量的增長,就不能不重視中國市場。
看上去風光無限的豐田汽車,其實也有不少“傷心”事。
豐田汽車雖是全球最大的車企之一,但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一直與它在全球的市場地位不太相稱。2018年,豐田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總銷量達到147.5萬輛,為歷史銷售最好成績。但是看看銷量排行榜,不僅遠遜于大眾汽車,而且也不如通用、日產。
“豐田汽車2020年起將向中國正式投放自行研發的量產純電動汽車。”豐田執行副總裁寺師茂樹(Shigeki Terashi)在此次發布會上所言,似乎是“知恥而后勇”,更像是雄心勃勃。的確,有感于排放法規越來越嚴格,豐田汽車正加快向電動汽車轉型,計劃到2025年,其全球新車年銷量的一半將來自電動汽車,到2030年使電動汽車的年銷量達到至少550萬輛,比2018年多兩倍。雖然豐田自己也生產動力電池,但是,未來五年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量將超出自己的產能,尋求外援似乎合情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數十年來,豐田一直在開發自己的鋰離子動力電池技術,并與松下合作開發和制造方形電池。豐田汽車目前在混動及燃料電池車技術領域擁有領先優勢。其于1997年推出了首個大規模生產的混合動力車型普銳斯,該車型占據了全球混動車型銷量的80%以上。然而,在將純電動汽車市場化方面,它卻落后于日產、大眾及特斯拉等競爭對手。
同時,為減少電動汽車技術研發成本,豐田此前宣布已與斯巴魯合作,在一個共同研發平臺上開發一款電動SUV,并尋求費用平攤。將投放中國市場的純電動車型,應包括C-HR和奕澤兩款SUV。這兩款車已經在今年4月的2019上海國際車展上亮相。預計明年豐田汽車將到推出10款以上電動汽車。
“雖然不排除‘采購換市場’營造更加良好市場環境的可能,但按照豐田的計劃,動力電池的需求量的確很大。”鐘師分析,這里面肯定還有成本的考慮。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往往成本占據整車的30%甚至更高。因此,從采購成本、供應效率、時間保證、進口關稅等種種因素來看,與中國本土有實力的動力電池供應商攜手,減少了在中國市場的后顧之憂。
“中國最重要。”距離首次說這句話8年后,今年4月在清華大學的演講中,豐田社長豐田章男再次強調。在這背后,豐田汽車將發展電動汽車的市場重點看向中國,內部也經歷了矛盾沖突和曲折歷程。
此前,豐田汽車董事長內山田竹志,一直認為純電動汽車技術不成熟。2013年,他剛被任命為豐田董事長不久就公開表示:“豐田并未推出主要的純電動汽車,是因為我們認為沒有市場。”隨后多年,他反復強調,除非電池有突破性進展,否則純電動汽車不能發展。直到2016年底,豐田章男力排眾議,宣布親自出任電動車事業部負責人,并表態在2020年推出電動汽車,豐田電動車終獲機遇。
業內對于動力電池的擔心,這些年來也由于技術進步在逐步消解,僅在續航能力上,電動汽車已經從前幾年的100公里、200公里發展到近兩年常規的400公里到500公里左右。而且,之所以能為豐田汽車苛刻的眼光所看中,對比亞迪、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的綜合性能也未嘗不是一種認可。
“電動未來”一直是比亞迪的核心理念之一,壯大動力電池產量則是其“糧草先行”的體現。且不說其為國內較早生產動力電池及電動汽車的企業之一,從其動力電池產量的不斷擴容,也可看出其進取雄心。目前比亞迪在深圳市擁有兩個電池工廠,每年的電池產量可以滿足25000臺大巴車、60萬臺插電式混合動力家用轎車需要。比亞迪正在青海投資建設的新電池工廠,將形成10GWh的動力電池年生產能力,今年比亞迪動力電池產能已經擴產至14GWh。除了自足,還可供應市場。
成立僅8年的寧德時代,已與本田等國際汽車制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自2017年銷量超過松下以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電池供應商。今年5月,上汽集團和寧德時代宣布聯合成立動力電池公司。至此,寧德時代作為動力電池新秀,一舉收獲了一汽、廣汽、東風、吉利等整車廠的訂單,還拿下了寶馬動力電池大單。2018年,國內動力電池市場份額中,寧德時代占比約四成,比亞迪占比約兩成,是國內動力電池名副其實的兩大巨頭。
“中國的動力電池產業在飛速發展,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先進性、成本優勢和市場競爭力,市場占有率也是一種驗證。而豐田汽車一向行事謹慎,屬于看準了才動手的類型,所以,其與國內兩大動力電池供應商的合作,意義不凡。”鐘師認為。
與世界一流車企合作,是自主品牌汽車零部件廠商們所希望的,動力電池莫不如是。因為從中獲得的,不僅是經驗和能力,還有國際視野。此次,比亞迪與寧德時代成為豐田汽車的動力電池供應商,業內多有看好。但幾乎不為人知的是,比亞迪和豐田汽車早在今年2月就已經達成合作協議,并且除了供應動力電池,雙方還可能將聯合開發新車型,比亞迪的電驅以及全新“智造”平臺BNA架構也將參與其中,或許這就是豐田汽車計劃的六個全球合作開發車型中的一個。
“恰逢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政策環境與市場環境不斷改善,為國外品牌汽車進入中國市場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瑞向記者表示,今年《外商投資法》的頒布,近期推動消費政策的出臺等,都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以及產業向上帶來了重大利好。國外廠商紛紛涌入,自主品牌更應有所作為。
來源:新能源汽車新聞ev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9261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