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汽大眾首款ID.系列國產車型ID.初見在其位于上海安亭的新能源工廠正式下線。新工廠基于專為電動汽車打造的MEB純電動車平臺進行生產,未來還將投產多個品牌全新一代的純電動汽車。官方表示,上汽大眾將會在2020年正式引入ID.系列,意味著新車將會在2020年正式投放市場。
新車特點
ID.初見的原型車于2019年10月31日晚的大眾品牌活動上首發,它是大眾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車型,同時它也是上汽大眾在國內推出的首款ID.系列車型。
車頭部分它有著明顯的ID.家族基因,仔細觀察其采用了大眾全新品牌LOGO,其次LOGO兩旁的燈帶代替了傳統車型的鍍鉻裝飾條,大眾官方表示燈帶設計象征著未來。
側面觀察可以看到ID.初見并未采用隱藏式門把手,而是采用了傳統門把手,后視鏡造型也比較普通,雖然看起來不夠炫酷,不過從側面也能說明它可量產化程度很高。C柱前方配備了面積可觀的三角窗,相信后排乘客的視野通透性應該是不錯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ID.初見充分考慮了實用性。
此外,ID.初見配備了五輻式雙色輪圈,該輪圈看起來也具備一定的低風阻效果。輪胎則配備的是米其林PILOT SPORT 4 SUV輪胎,前輪胎尺寸為235/45 R21,后輪胎尺寸為255/40 R21。
市場分析
一直以來,傳統車企對純電動車的布局速度都相對較慢,下一代純電動車型的計劃公布的更是少之又少,ID.系列是大眾集團未來純電動車型的產品線。首款國產的產品ID.初見定位為緊湊型SUV,國產后它將面對眾多中國品牌高端純電動車以及新興車企產品的挑戰。
工廠介紹
位于安亭的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是其在國內布局的首個純電動汽車工廠,也是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首個專為MEB純電動車型生產而全新設計建造的汽車工廠。新工廠基于專為電動汽車打造的MEB純電動車平臺進行生產,項目總投入170億元,規劃年產能30萬輛。工廠總建筑面積約61萬平方米,具備沖壓、車身、涂裝、總裝和電池裝配車間,擁有車體分配中心、自動化立體高架庫、試車道等設施。
大眾的新能源規劃
根據官方公布的規劃,大眾在2023年之前將會投資300億歐元用于汽車的電動化,2030年其在歐洲與中國生產的汽車中電動車占比將超過40%。支撐大眾電動化未來的,是MEB和PPE兩個電動平臺。
其中MEB平臺由大眾開發,將會供應給大眾、斯柯達、西雅特、奧迪等品牌,平臺的共享能夠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短的生產時間,也能帶來更低的原材料成本和分銷成本。根據規劃,在2022年之前,大眾將會在歐洲、美國、中國共建設8個MEB工廠,中國擁有安亭和佛山兩個工廠,分屬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而PPE平臺則由奧迪和保時捷聯合開發,會支撐起奧迪高端車型、賓利和保時捷的電動化發展,模塊化生產與規模效應也能降低30%左右的開發成本,而且其他品牌未來也將分享PPE平臺架構。
總結
中國市場對于大眾集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隨著新能源政策退坡,產品本身綜合實力成為了影響銷量的核心因素。在這個時間節點下,大眾快速將未來全新電動家族ID.進行國產,足可見其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大眾的品牌溢價能力加上全新開發理念的產品讓ID.初見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當然,未來具體市場表現如何,還要看最終的定價、產品的口碑以及后續的售后表現。
來源:汽車之家
作者:唐朝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02864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之家,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