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在德國為8萬名員工提供短時工作。簡單來講,就是縮短員工的工作時間,鼓勵員工不加班,減少員工的薪酬。
大眾集團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將在其位于下薩克森州、黑森州和薩克森州的工廠內縮短工作時間,持續至4月3日。此外,大眾集團旗下的奧迪和保時捷品牌,以及其卡車部門也采取短時工作制。
大眾集團全球總部位于德國的下薩克森州,是當地最大的企業。下薩克森州經濟大臣兼大眾汽車公司監事會成員伯恩·阿爾薩斯曼(Bernd Althusmann)3月24日在漢諾威發表講話中談到,新冠疫情是德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挑戰,其對企業造成的影響遠遠超過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
而且,阿爾薩斯曼預計,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德國的短期工作規定,政府將為員工提供部分薪資補助。
疫情下無奈選擇
而對大眾來說,此舉實屬無奈,無疑是為了縮減成本。
德國目前的疫情情況并不明朗,雖然死亡率并不高,但是連日來感染的人數不斷激增。截至3月26日13時,德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37323例,死亡病例已從前一日的149例上升到206例,是目前歐美地區疫情最嚴峻的國家之一。
對車企來說,工廠內部由于人員流動較多,員工被感染的風險相當高。此前,已經有3名大眾員工被感染新冠病毒肺炎。前段時間,新冠疫情在歐洲蔓延開來,大眾已經暫停了數十家歐洲工廠的生產,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斯洛伐克等國工廠均位列其中。最近,俄羅斯的工廠也被迫停工,因為零部件供應不上,預計未來還將有更多工廠暫停生產。
事實上,除大眾之外,還有其他公司也選擇使用短時工作制度,比如貝塔斯曼集團。在這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疫情產生的影響并不針對某一市場或企業,沒有哪個市場和企業能夠獨善其身。
根據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2020年前兩個月,歐洲汽車市場銷量同比下滑7.3%,其中2月份德國同比下滑11%。中國、美國、日本、印度等市場無一例外,全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摩根士丹利預計2020年全球汽車產量將或因疫情影響下降到8250萬臺,下降幅度約為8%。
德國車企普遍認為,2020年汽車業的處境將異常艱難,突如其來的疫情令本就面臨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和自身轉型等挑戰的汽車業雪上加霜,因此有必要在停工期間為后續發展做好準備。
3月17日,戴姆勒集團開始暫停其在歐洲的部分生產活動,為期至少兩周時間。戴姆勒認為,停工停產能夠更好地保護員工,中斷病毒傳播并遏制疫情蔓延,也有助于企業為暫時性的需求萎縮做好準備。
此外,還有包括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FCA)和標致雪鐵龍集團(PSA)在內的12家車企也已停工停產,關閉工廠數量超過100家。
中國市場逐漸復蘇
但對車企來說也并不都是壞消息,中國市場的復蘇或許能夠給車企們帶來些許希望。近日,大眾集團發言人表示,隨著中國疫情趨于穩定,大眾集團在華絕大部分工廠已經復工,需求也在回升。
戴姆勒CEO此前也對歐洲媒體表示,奔馳在中國的工廠已經全面復工,絕大部分經銷商業已重新營業,消費者又重新回到了市場,消費需求正在回升。
類似的話也出自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之口,“盡管疫情對2020年,尤其是上半年帶來較大影響,但中國的整體形勢依然樂觀,寶馬集團非常看好中國的中長期發展,并將繼續推進在中國的所有投資項目,也正在討論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力度。”
值得肯定的是,中國市場正在逐漸復蘇,絕大部分的整車企業都已實現完全復工,即使是地處武漢的東風本田和東風風神也在3月中旬得以復工。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共計8000余家汽車經銷商的綜合復工率達到54.5%,門店的復工率約為87.4%,客流恢復率超過四成。
而且廣東佛山、廣州、珠海,湖南長沙和湘潭等地均提出了提振消費的具體措施。3月3日,廣州市政府發布了《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若干措施》,提出在2020年3月至12月底,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對置換或報廢二手車的消費者,并且新車為”國六”新車的,每輛給予3000元補助。
近日,乘聯會等不少機構和個人都在建議加大限購城市的汽車指標數量、全國范圍實施購置稅減免、6月新能源車補貼不退坡、購車抵個稅、實施微型電動車下鄉補貼、延緩國六標準的PN值(固體懸浮微粒質量/顆粒數量)實施等綜合措施,達到進一步刺激汽車消費的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此前稱,“消費者購車信心在3月底內很難回歸正常,購車需求短期內難以強力爆發。”他認為,3月上半月需求爆發增長的現象并不突出,各方刺激消費的作用或將到4月才能顯現。疫情對車市的影響時間比此前預估的要長,大家所期待的汽車消費“小高峰”可能也會來得更晚一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玉琴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12417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