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浙江證監局官網披露,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汽車”)上市輔導工作已完成,將申請科創板上市。該公司距離“A+H”上市的目標越來越近。
此前,8月17日,吉利汽車(00175.HK)披露2020年中報。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總收入368.2億元,期內下跌23%;實現凈利潤23.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43%。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外有“攪局者”特斯拉,內有一眾造車新勢力的崛起。對于自主品牌而言,自然也不愿意錯過發展新能源的“風口”。
2015年吉利汽車宣布“藍色吉利行動”,在一眾傳統自主品牌車企中率先進軍電動化領域。然而,五年時間過去了,吉利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仍未顯現出明顯優勢。
全年銷量目標下調6%
年初的2019財報發布會上,吉利汽車總裁安聰慧說:“2020年雖然形勢更加嚴峻,但越是市場寒冬,頭部車企的優勢越能顯現。”他還表示,暫時不會下調設定的141萬銷量目標。
不過“改口”來得很快,吉利汽車中報宣布將2020全年銷量目標下調約6%,并坦誠表明了公司目前的艱難處境,稱“2020年為有史以來最為困難的一年”。
就整體銷量而言,吉利汽車上半年共銷售53萬輛汽車(包括領克品牌汽車銷量),同比下跌19% 。盡管銷量出現下滑,但在所有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制造商中,吉利汽車銷量仍名列第一,市占率從年初的6.1%提高到了6.5%。
此外,受汽車市場不景氣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的去庫存之路仍在繼續。吉利汽車在中報中稱,自2019年便向其經銷商提供較高的折扣與優惠,今年上半年平均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約6%。
降價讓利經銷商舉措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幫助吉利汽車緩解了部分庫存壓力。截至今年6月末,吉利汽車存貨賬面金額為42.3億元,同比下降約12%。
不過,哪怕在廠商讓利的前提下,庫存難以消化仍是汽車廠商要面臨的潛在經營風險。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調查結果顯示,今年7月全國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91,同比上升9.4%。一般而言,庫存系數越高,經銷商的經營現金流更緊張,相應的運營風險越高。而吉利汽車7月庫存系數為2.97,在所有品牌中位列第三。
針對上述問題,吉利汽車有關人士向《投資者網》回復稱對于該協會的統計數據存疑,并表示:“庫存系數較高是公司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選擇較低成本的運輸工具,再加上部分地區受水災影響,整體導致耗時相對較長。”
新能源汽車業務陷困境
早在2015年,吉利汽車通過“藍色吉利行動”宣布向新能源汽車轉型。按照計劃,到2020年,吉利汽車應實現新能源及電動化汽車銷量占總銷量90%以上。不過,就目前來看,吉利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似乎陷入了困境。
2019年年報顯示,吉利汽車當年新能源及電動化車型銷量為11.3萬輛,僅占全年總銷量的8.3%左右。今年上半年,汽車市場受疫情影響打擊加重,吉利汽車僅出售2.92萬輛新能源和電動化汽車,較去年同期下降約49%。
上半年吉利新能源和電動化汽車銷量相對較好的共有5款車型,分別是ICON MHEV、帝豪EV、星越MHEV、博瑞GE MHEV、嘉際MHEV,占新能源和電動化汽車銷量約80%。
在吉利汽車體系中,主攻純電動市場的“幾何”品牌被寄予厚望。然而,自2019年4月幾何品牌發布以來,市場表現卻不及預期。幾何A是幾何品牌的首款車型,上市后最高月銷量也才2500輛左右。今年1-6月份,幾何銷量更是暴跌至1165輛,同比減少72%。
汽車分析師張翔認為:“市場推廣預算有限,吉利無暇多品牌發力。吉利汽車目前主要推廣領克品牌,對幾何投入相對較少,可能會出現銷量下滑。”他進一步表示,“高端汽車品牌太多,市場競爭環境激烈,對于吉利來說仍是挑戰。”
屋漏偏逢連夜雨。8月20日,有微博網友曝出一則領克新能源汽車“自燃”視頻,引發了用戶對領克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的擔憂。吉利汽車表示,該事件仍在調查中。
根據車質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今年該平臺上有關領克汽車的投訴已有94例,投訴內容集中在車身附件及電器、銷售承諾不兌現、發動機等。
在國內一眾造車新勢力以及特斯拉兇猛攻勢的映襯之下,吉利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無論是在產品品質還是銷量上都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TSLA.O)僅憑Model 3一款車型銷量就達4.5萬輛,穩居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首。國內造車新勢力“龍頭”之一的蔚來汽車(NIO.N),上半年銷量約1.4萬輛,同比增長88%。
吉利汽車與比亞迪(002594.SZ)同為傳統自主品牌車企標桿,后者堅持走技術路線,通過大規模的研發投入,力圖搶占新能源汽車技術制高點。比亞迪獨立研發的“三電”技術,在國內甚至全球也是處于領先地位。
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吉利發展新能源汽車仍將任重道遠。
擬回歸科創板上市
5月29日,吉利汽車發布公告稱,通過折讓約7.85%配股,凈籌64.47億港元的資金。得益于上半年的新股配售,吉利汽車資金充裕程度有所提高。截至今年6月底,吉利汽車總現金水平為202.1億元,較年初增長5%。
隨后,6月17日,吉利汽車發布公告,擬在科創板發行人民幣計價股份。這一舉動再次引起市場熱議。
4月末,證監會發布《關于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將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回A股上市的市值門檻降至200億元,此前則要求市值必須在2000億元以上。這一監管規定的變化,為吉利汽車回A股上市提供了良機。據Wind顯示,截至8月28日,吉利汽車市值約1544.58億港元。
根據吉利汽車6月24日公告,此次擬在科創板發行人民幣股份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5%。募集資金中,約40%投向新車型產品研發項目;15%投向新能源等前瞻技術研發項目;15%用于產業收購以及30%用于補充營運資金。
8月28日,浙江證監局官網披露,吉利汽車上市輔導工作已完成,擇日將正式遞交科創板招股說明書。這也意味著,吉利離實現“A+H”雙平臺布局又近了一步。吉利汽車方面亦向《投資者網》表示,“目前正在努力推進科創板上市計劃,仍需等待相關部門審批,具體進展會在公告中披露。”
來源:投資者網
作者:宋詠婷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2478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