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LiDAR 都被視為全自動駕駛系統的必要條件,但現在它開始 " 飛入尋常百姓家 ",為更低級別的部分自動駕駛系統提供支持。
Innoviz 的新款 LiDAR 傳感器 InnovizTwo 就是為此而來的。
目前,Innoviz 已經有了車規級別 LiDAR 傳感器 InnovizOne,明年將在寶馬的協助下進行正式量產。據悉,這款 LiDAR 將會成為一套 Level 3 半自動駕駛系統的核心。至于更高級別的系統,可能還要多等幾年。
也因為如此,主機廠和 Tier1 們打起了新算盤,他們或將在 L2 和 L3 自動駕駛系統上使用 LiDAR ,先收回一些投資成本。
市場調研機構 Guidehouse Insights 預測到,搭載 L2/3 半自動駕駛功能的車每年能賣出 6000 萬臺,因此 LiDAR 傳感器市場規模可達 3200 萬美元。
最近,歐洲委員會更是通過新規,要求 L3 級別的自動駕駛限速在 60 km/h 以下。也就是說,在走走停停的路況下,駕駛員可以解放雙手干點別的事,但時速超過 60 km 后,他們還是要接管車輛。
近日奔馳宣布,他們的首款 L3 系統將隨新款 S 級在明年年中亮相,寶馬的量產版 iNext 電動車也會在同一時間發布。不過,奔馳并沒有指定 LiDAR 供應商。
" 對于搭載 Level 3 系統的豪華車,主機廠心里 LiDAR 售價的上限通常是 1000 美元。"Innoviz 聯合創始人兼 CEO Omer Keilaf 說道。" 至于 Level 2,LiDAR 就更不能賣高價了,400-500 美元頂天了。"
需要注意的是,主機廠花這些錢可不只是買物理硬件,其背后的支持軟件及開發與驗證的相關成本都包含在內。此外,傳統巨頭們可能不愿意、也不敢將如此重要的零部件直接交給 Innoviz 這樣的新創公司,他們還是更相信一級供應商們的制造和整合能力。
這樣的背景下,Innoviz 干脆找來麥格納(Magna)合作,后者不但要負責制造 InnovizOne,還將整合上其他零部件,交給寶馬一套完整的 L3 系統(視覺系統為 Mobileye EyeQ5,雷達和計算平臺則來自安波福)。
當然,麥格納也不會陪本賺吆喝,未來他們肯定會在價格上給 Innoviz 不少壓力。
事實上,在完成 InnovizOne 的設計后,Innoviz 就開始搞新一代設計了。
Keilaf 指出,新的傳感器性能上可全面超越 InnovizOne,可用在 L4 Robotaxi 服務上。不過,現實情況是 L2 和 L3 才最吃香,所以他們干脆對設計進行了降級,在維持相同甚至更強性能的同時,直接把價格砍掉 70%。
LiDAR 傳感器的關鍵部件是控制芯片、專用集成電路(ASIC)、激光器、光束控制裝置和光電探測器。除激光器以外,Innoviz 已經掌握了所有關鍵技術的知識產權。
在 InnovizTwo 上,相同的 ASIC 得以保留,但用在光束控制上的 MEMS 機制和探測器都不得不全部重寫。也就是說,InnovizTwo 性能上肯定比之前的設計更強,但價格卻更低。
至于到底改了哪些點,Kelief 并未細說。
不過可以想象的是,InnovizOne 上四條激光的豪華配置肯定會有縮水,因此探測器肯定得進一步提升敏感性,同時用軟件加強對干擾的過濾。
與 InnovizOne 一樣,InnovizTwo 具有 256 線垂直分辨率和 0.1 度的角分辨率,能看到 200 米外只有 10% 反射率的物體。此外,其封裝尺寸也要小不少。不過,Innoviz 還是沒公布任何細節。
同樣,Innoviz 也尚未公布到底哪家一級供應商會代工他們的新 LiDAR。
目前,他們已經有了樣品交付計劃,時間定在明年第三季度。至于正式量產,則是要到 2023 年秋季。
如果 Innoviz 真能在超低價格上實現如此性能,未來幾年他們肯定能從 LiDAR 市場分走不少蛋糕。
(雷鋒網) 雷鋒網
翻譯來源:https://www.forbes.com/sites/samabuelsamid/2020/10/14/innoviz-claims-new-lidar-sensor-70-cheaper-better-performance/?ss=logistics-transport#5a1751d84777
來源:雷鋒網新智駕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29726
以上內容轉載自雷鋒網新智駕,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