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為中保研的 " 復活 ",汽車圈又炸開了鍋,畢竟它一連發布了包括皓影(參數丨圖片)、帕薩特、哈弗H6、阿特茲、領克03在內的五款熱門車的成績,詳情可(點此查看),這可比部分車企發布年度重磅新車還受關注。
當然了,相比于公布五款車碰撞成績這事,中保研本身更加具有話題性和爭議性,而這些所謂的爭議,很大一部分來源A柱。
有目共睹,近年來在中保研撞彎A柱的車型越來越多,而經過測評車輛成績對比,大家發現有些車A柱彎了成績拿了 "M",有些車卻拿了 "A" 或 "G",這怎么看都有些解釋不通!我們來舉個例子:
首先是領克03:
然后是阿特茲:
即便是沒學過汽車構造的人,也知道汽車A柱的重要性,這可能是最常出現在駕駛員視野中的結構件,一方面它會遮擋視野,但從整車安全性來說,A柱又在碰撞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許久之前,很多車企就為優化 A 柱遮擋視野一事做了不少探索,比如把它做得很窄很細,比如把它做成蜂窩狀,為的就是能盡量讓駕駛員看到 A 柱后面的東西,但很多時候,這些探索都因為一句不能保證強度而付之一炬。
這也就不難想象,當消費者看到有些車在正面25% 偏置碰撞中,A 柱被撞彎是什么心情。更緊要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樣是 B 級車,為啥其它車沒有彎,就這臺彎了?
但就如前文所說,有些車在中保研撞彎了 A 柱,拿了 M 評價,有的卻是 A 和 G,這難道不是明顯的放水?
有些讀者可能對偏置碰撞的概念比較模糊,要理解中保研的評價規則,首先還是要對偏置碰撞有個初步了解,這里我們再簡單介紹下:根據中保研評價體系中的描述,正面25% 偏置碰撞即試驗車輛以64.4 km/h±1km/h 的速度、25%±1% 的重疊率(駕駛員側)正面撞擊固定剛性壁障。
中保研這一套規程與美國 IIHS 相同,而 IIHS 以嚴格著稱,大家也知道,中保研的正面25% 偏置碰撞要比 C-NCAP 的正面40% 偏置碰撞更嚴格、更有說服力,對于 A 柱來說,25% 偏置碰撞無疑是個 " 噩夢 "。
OK,我們再來看看中保研正面25% 偏置碰撞評價規程,詳細的解釋我們就不一一搬過來了,概括起來,評價分為約束系統和假人運動、假人傷害、車輛結構三個方面。
大家吵得不可開交的 A 柱彎曲,就屬于車輛結構。聰明的人已經意識到,車輛結構并不是中保研評價25% 偏置碰撞成績好壞的唯一標準,若要從這三個評價標準中選出最重要的一項,相信很多人的票會投給 " 假人傷害 "。
再進一步來說,觀察和評定車輛的變形程度也是相對復雜的,就拿下面中保研的乘員艙侵入量評定參考來說,侵入量指標除了 A 柱鉸鏈,還有門檻、轉向柱、儀表板和各類踏板,這其中有一些是我們從圖片上看不出來的,單憑一張圖就判斷一臺車絕對好或壞,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所以,有些車雖然在偏置碰撞中撞彎了 A 柱,但不意味著假人就有了大幅度的位移或受到了致命的傷害,因此即便是車輛結構一項沒拿到高分,但其余項為優秀,那么這款車的總體成績仍有可能是 "G",這樣的例子有不少。
此前被大家詬病的老款帕薩特拿了個不及格,不僅是因為 A 柱折了,還有很多其他項也被扣了分,比如氣囊沒有接住假人頭部。
但是,回歸問題本身,有些車確實是 A 柱折了,這是事實,大師認為,折了就是折了,有些人也沒必要解釋和掩蓋,為某臺車而辯解。還是那句話,你的競品拿了 "G",而且 A 柱沒彎,你雖然也拿了 G,但 A 柱變形了,雖說假人沒受到重大傷害,但這么一對比下來,觀眾肯定知道誰更用心,誰更有誠意。
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假設90分以上就是優秀水平,有兩個人都拿了優秀,但一個是95分,一個是100分,誰更好?也許一款車在車身安全結構設計上下了苦功,但到了 A 柱用料這里,或許就心疼了一下成本,覺得反正也夠優秀了,沒必要用更好的材料達到更高的強度,哪知一測試對比,細微差距還是被呈現在了消費者面前。
話說到這份上,相信大家都清楚為啥有些車 A 柱變形卻還能拿優秀評價,大師此文也是為了告誡大家,對于汽車安全性以及安全性評價要理性看待,不能道聽途說、人云亦云。當然了,因為消費者的汽車專業素養不夠、行業的透明度也有待提升,對于很多數據的公正與否仍無法準確判斷,就像中保研,經歷這一番輿論風波之后,誰又敢拍著胸脯保證測試結果一定公正、無誤呢?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消費者買車時,開始把車輛安全性擺在了重要位置,懂車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多,整個行業和市場有了這個不可阻擋的趨勢,未來的新車總體上就會越來越安全。
但話又說回來,雖說有人對中保研的公正性提出了質疑,但從宏觀上看,中保研畢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內汽車市場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有它勝過無它,畢竟沒人想看五星批發部的,對吧?
來源:紅星新聞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33705
以上內容轉載自紅星新聞,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