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近日向路透社透露,蘋果正與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進行接洽,就電動車驅動電池的供應問題進行初步談判。
據悉,相關合作的討論后續可能會有變化,目前還不清楚蘋果會否與這兩家中國電池制造商達成最終協議。
消息人士透露,蘋果已將在美國新建制造工廠作為選擇潛在電池供應商的條件。
但是考慮到中美兩國貿易摩擦的持續加劇,以及赴美建廠的成本問題,寧德時代方面目前并不愿在美國建設新工廠。
截至目前,我們尚不清楚蘋果是否還和其他電池制造商進行接洽,因為該公司尚未對造車計劃發布更新的細節公告,所以對電池供應鏈一事也拒絕置評。同時,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方面也拒絕對此事予以評論。
值得關注的是,蘋果方面現階段已贊成使用磷酸鐵鋰電池。該公司認為,磷酸鐵鋰電池的生產成本更低,鐵等關鍵原材料的價格要遠低于鎳和鈷,這在成本方面有很大的優勢。
一直以來,鎳和鈷高昂的價格讓汽車制造商們傷透了腦筋。麥肯錫曾做過一次統計,與傳統燃油車型相比,全球電動車的價格溢價平均為1.2萬美元,在早期,電池最大的成本在于復雜的組裝過程,但隨著技術和工藝的不斷完善,整個行業50%-75%的電池成本都取決于原材料。
為了鞏固銷量地位并進一步降低成本,特斯拉Model 3曾在去年更換了磷酸鐵鋰版本,價格也實現了再度下探。得益于價格,特斯拉也如愿的在中國市場拿到了新的銷量記錄。
去年年底,蘋果被曝將啟動新一輪的造車計劃,且該公司最新的電動車項目已在內部緊鑼密鼓地進行。
彼時,蘋果再度造車的消息一時成為輿論焦點,并引發了汽車業界的極大關注,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甚至表態說,現金充裕的科技巨頭加入汽車行業,給大眾帶來的挑戰將比豐田等傳統競爭對手大得多。
此前也有知情人士表示,蘋果的電動汽車項目可能會涉及自己創新的突破性電池技術,正因為此,目前尚不清楚該公司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的談判是否涉及蘋果自己的電池技術或設計。
蘋果選擇重啟造車項目的當下,正值美國政府試圖復興汽車產業、推進北美汽車制造新四化進程的關鍵階段。總統拜登已在此前提出高達1.7萬億美元基礎設施計劃,其中就有1740億美元的預算是針對汽車產業的重塑,此外,白宮還希望通過稅收減免和政策補貼等激勵措施,復興美國的電動汽車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電池生產和供應鏈已被拜登納入下一輪提振政策的重心,美媒上周援引白宮高級官員的消息,擴充電池原材料的供應源頭,并進一步推動電池回收利用的策略,或將最早在6月中旬對外宣布。
對于汽車制造商來說,電池供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慮到運輸成本的高昂,很多車企都希望電池供應商就近服務一線生產。
就在上周,路透社爆出寧德時代正計劃在上海新建汽車電池廠的消息。據悉,此舉是寧德時代產能擴張的一部分,選址就在特斯拉上海工廠的附近,如若新電池基地啟動施工,新工廠能實現每年80千兆瓦時的電池產能,超過目前69.1千兆瓦時的產能、以及在建的77.5千兆瓦時產能。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48615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