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的年度賽程已經走過,但上汽集團至今卻只完成四分之一的銷量進度,這顯然是不夠的。于是,在“人倍忙”的五月,上汽開始了新一輪的銷量沖刺——五五購車節。
五一勞動節期間,上汽集團在上海博覽中心啟動了新一屆的“五五購物節”。十三個品牌齊發力,征戰5月的終端銷量。
上汽的“五五購物節”已經連續第二年舉辦了,去年,在疫情防控成效漸顯的五月,購車節最終只給上汽帶來了0.3%的同比增長。反觀今年,這一屆購車節似乎同樣沒出現太大驚喜,活動結束后,官方甚至沒有公布購車節的戰報。而集團最近披露的銷量數據,又再次證實了這一點。
從上汽集團官方披露的銷量來看,過去這個月的銷量為40.67萬輛,同比下滑14.02%,而1-5月累計銷量則為196.87萬輛,同比增長25.42%。
漂亮的累銷數據并沒有太多參考價值,主要原因還是去年受疫情影響,車企生產和經營的停滯導致銷量滑坡,那么,今年銷量同比大幅上漲也是必然的。而單月銷量同比下滑兩位數,卻意味著連續多月正增長態勢的終結,月銷量同比首次轉下。
分板塊來看,各大品牌表現各有喜憂。
合資,早已不是那個合資
數據顯示,5月份上汽大眾銷量為11萬輛,同比下滑16.03%,相比4月9.83%的同比下滑數據,跌幅進一步擴大。連續兩個月銷量出現下滑,也預示著上汽大眾今年二季度的市場表現很大程度上不及去年。
現階段,上汽大眾旗下的朗逸、途觀、途岳等依然熱銷,帕薩特也隨著新款車型的加入實現銷量的恢復,但斯柯達的情況卻不容樂觀。斯科達的銷量滯漲,從去年初就開始顯露出來,上汽大眾也對其產品定位作了新的調整,但效果并不明顯。盡管經典車型明銳Pro換代而來,但它真的救得了斯柯達嗎?
同時,為了縮小銷量差距,上汽大眾也在主動求變。
一方面,是產品攻勢。包括全新途昂、途昂X、ID.4X、以及未來即將推出的全系途觀、全新帕薩特、全新凌渡等車型,都是上汽大眾今年要打完的產品牌。
另一方面,是高管調整。前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于4月接任上汽大眾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兼上汽大眾銷售公司總經理。最近也有媒體曝出,上汽大眾還將迎來新一輪的大規模人事調整,共涉及40人,涉及營銷、生產、審計等多個板塊。
對于批發端的下滑,上汽大眾表示主要原因是芯片短缺所帶來的產量降低,并強調其庫存充足,終端零售量所受影響并不大。
相較上汽大眾,芯片短缺對上汽通用的影響可能更為嚴重。5月份,上汽通用銷量為8.04萬輛,較去年同期的13.62萬輛下滑了40.99%。根據產量數據,5月份上汽通用產量僅為8.12萬輛,而去年同期為12.98萬輛,同比下滑37.43%。
自去年銷量逐漸復蘇后,上汽通用的表現一直穩中有升,其單月銷量連續多月超過10萬輛,在體量上超越上汽大眾,躍升為上汽集團旗下的合資“一哥”。但是從4月開始,上汽通用就結束了連續7個月的增長,在批發上踩下了“急剎車”,連續兩個月單月銷量不足10萬輛。好在由于庫存相對充足,其零售量并未減少,5月零售12.85萬輛,同比增長1.4%。
上汽通用五菱則在宏光MINIEV的助力下,延續著良好的勢頭,5月銷量達到了12.5萬輛,同比增長2.46%。上汽通用五菱官方數據顯示,宏光MINIEV在過去5月的零售銷量為2.97萬輛,已連續9個月位居中國新能源市場銷量冠軍。
但對于上汽通用五菱來說,如果長期依靠宏光MINIEV和五菱征途撐起銷量,其品牌的高端化之路似乎又走到了一個微妙的岔路口。
我們都知道,上汽集團體系之大,主要是由三個“200萬輛”撐起來的。如今,合資品牌里的“尖子生”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似乎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所向披靡”的存在,在銷量表現上也一路磕磕碰碰,從產品問題到公關危機,從疫情影響到芯片“卡脖子”……
合資板塊的疲軟,直接拖累了上汽集團5月的銷量,而集團元氣的恢復,還需要這“三駕馬車”快馬加鞭才是。
自主板塊,不能只是“但求無過”
5月,上汽乘用車銷量5.30萬輛,較去年同期的5.2萬輛略微有增長。不過,據上汽乘用車官方提供的零售數據,其5月銷量接近7萬輛,同比增長39%。而同比漲幅部分,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場的增長,5月上汽乘用車海外銷量超過2萬輛,同比漲幅超300%。
進入三品牌運營的上汽乘用車,正試圖用多樣化產品和差異化定位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用車喜好。其中,榮威品牌依舊主打家用和品價比,這也使得售價相對更經濟的榮威i5持續熱銷,上汽乘用車提供的數據,榮威i5系列車型今年前5月累計銷售5.3萬輛,在自主品牌轎車也算占據了一席之地。
名爵品牌主打運動和年輕化,其旗下產品名爵6、名爵HS,名爵ZS大都符合這一調性。另外,在前不久舉辦的MG Live活動上推出了首個官方個性運動改裝子品牌XPOWER,且MG6 XPOWER正式開啟預訂。
作為上汽乘用車的高端新能源品牌,R汽車旗下兩款車型MARVEL R和ER6的的交付量也可圈可點。數據顯示,以上兩款車型5月交付量環比分別增長28%和15%,雖然上汽方面并沒有透露R汽車5月銷量的具體數據,但從環比增幅來看,其正處于銷量爬升階段。
再來看看上汽大通。
上汽大通在過去的5月銷售2.01萬輛,同比增長24.90%,1~5月累計銷售8.58萬輛,同比增長67.50%。在話語權較重的寬體輕客領域,上汽大通由V80、V80PLUS、V90組成的產品矩陣產品表現亮眼,穩居行業單品牌榜首。另外,上汽大通在MPV、皮卡以及房車市場也持續發力,產品矩陣不斷豐富,試圖改變很多人對上汽大通“只做輕客”的固有認知。
平時受較少關注的商用車領域,南京依維柯5月銷售整車3000輛,同比增長13.59%;1~5月累計銷售整車1.57萬輛,累計同比增長73.77%;上汽紅巖受到重卡市場“降溫”影響,5月產量出現較大下滑,1~5月累計銷售整車3.97萬輛,累計同比增長32.30%。
從同比數據來看,自主板塊的整體表現似乎要比合資板塊好很多,但從銷量數據來看,相比合資板塊,自主板塊的銷售體量簡直不值一提。雖然合資板塊的表現一直被人詬病,但另一方面,這也凸顯出了合資板塊影響力過大、自主板塊體量與影響力相差懸殊的事實。
較小的體量和常年不溫不火的表現,已經成了上汽集團自主板塊的代名詞,如何突破銷量瓶頸、如何打破消費者的固有認知,是擺在自主板塊前面的一道難題。
試想一下,如果上汽乘用車能將去年單月月銷闖入“10萬+俱樂部”作為起點,順利沖出區域市場,如果上汽大通能繼續保持月銷2萬+,沖刺22.6萬年銷量目標......那么,自主板塊的整體影響力會在未來的日子里進一步提升,上汽集團的整體表現也不會過分受制于合資板塊的表現。
因此,上汽的自主板塊不能溫水煮青蛙似的“但求無過”,而是要主動承擔更大責任,追求銷量表現,追求市場話語權,追求品牌影響力!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48614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